盛唐劍聖

第86章 插曲……工部 兵部搶人

常浩這件事情並沒有徹底完結,還有一個小小的後續插曲。

常元楷得知兒子讓欺負了,想著賀知章一個小小的從六品敢欺負他這個正三品握有實權的大員,無論如何也要在面子上找回這個公道。

而科舉的結果,也惹惱了幫常浩作答的崔湜。

崔湜出生於天下第一豪門……崔家,崔家自漢迄唐蜚聲延譽,聞人達士先後相望,無出其右。凡崔氏子弟,莫不以身在如此豪門為榮。在崔氏子弟眼中,崔家人的榮耀,甚至超過皇室。畢竟即便自有史記載起,國運最長的周亦不過八百年,而崔家的興盛卻超過千年。這千年來,崔家為相者竟不可思議的多達三十餘人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員四百餘人,堪為一時之盛,因此崔姓也被稱為“宰相之姓”。民間甚至流傳有“崔家醜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卻愁”的說法,可見崔家盛名。

崔湜作為當朝宰相,當今崔家最顯赫之人,自有超於常人的自傲。

既然應了常元楷的請求,崔湜便是衝著狀元去的。除了詩賦以外,經史、策問這兩科他都是一邊翻閱古籍一邊參考例證做出的解答。結果成績出來,莫說狀元,連榜都沒上,崔湜只覺得自己的臉給打的生疼。

常元楷上疏彈劾,將賀知章告上了李旦面前。

崔湜發動自己的心腹,展開了對賀知章的攻勢,說他科舉徇私。

面對質疑,賀知章問心無愧,直接調出兩份卷子在朝堂上與群臣對質。

裴旻所作的《錦瑟》讓滿朝文武都為之震撼,即便是太上皇李旦,口中也念著:“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好詩,好句!只憑此詩此句,裴旻之才,便可見一般,狀元之名,當之無愧。”

但真正引起巨大反響的還是治理黃河的束水衝沙法,工部侍郎陶彥一大把年紀,激動的涕淚縱橫的叩拜道:“陛下,老臣奏議,立刻依照裴旻提議,派人勘察地形,準備建立堤壩石料,木材束水衝沙,規避來年洪災。裴旻大才,可調我工部聽用。”

太上皇李旦動容道:“依愛卿所言,裴旻這束水衝沙的方法可行?”

陶彥萬分肯定的道:“可行!奇思妙想,字字珠璣。”

陶彥能夠做到工部侍郎這個位子,靠得正是在水利上的政績。先秦之後,荊襄境內的雲夢澤逐漸解體,江湖關係轉變,影響到洞庭湖的演變。漢晉以來,長江流域人口逐漸增長,墾殖活動強度增大,自然植被破壞嚴重,長江的含沙量開始增高。到了唐朝,長江中游的水位上升過了警戒點,嚴重已經威脅到了荊襄一代的百姓生計。也因如此荊襄一地洪災氾濫,陶彥荊襄人氏,飽受洪災之苦,為治理洪災,苦心研究,嘔心瀝血,成果斐然。武則天時期,黃河決堤,損失慘重。名相狄仁傑將陶彥調入朝中,當任水部郎中,負責治理黃河。經過考察,他也發現治理黃河重在治沙,展開了黃河清淤行動,取得了極大的成效,因此晉升為工部侍郎,成為工部的第二把手。

李旦深深的看了陶彥一眼,深知他在水利上的權威,正想答應。

兵部尚書郭元振趕忙道:“陛下,裴旻於與邊患策問中直指我朝如今府兵弊端,遠見非凡。正如他所言國無強兵而不能威震四夷,四夷不懼則邊患不止……如此人才,用於工部,大材小用,不若調我兵部,臣有大用。”

陶彥氣急,怒瞪著郭元振道:“郭尚書這是何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