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所言極是。”朱棣點了點頭。
隨後看向了眾將道:“諸位將軍,到了各地府域後,攜本王旨意,接管各府域兵權,你等自身任命接管,除兵權接管外,其餘政務諸事無需去管,待得本王根基穩固之後,再行定奪。”
“末將領命。”眾將齊聲道。
“郭卿。”
“你替本王擬定幾封昭告天下的旨意。”
“第一件,建文皇帝朱允炆自知寵信奸佞,勾結元人,引火自焚而死。”
“此事必須全面,將建文皇帝罪責寫出來,昭告天下。”
“第二件,本王登基繼位之事,言明本王乃是太祖皇帝嫡子,高皇后嫡子,如今建文皇帝隕,本王作為唯一嫡子,理當繼承大統,當於應天繼位。”
“第三件,召天下藩王入京覲見,不來者,視為謀反。”
朱棣凝視著郭資,直接就說出了三道聖旨根本。
至於詳細擬定,自然就需要郭資這等文臣來動筆了。
聞言!
郭資自然是沒有任何猶豫,當即恭敬領命:“臣領旨。”
“諸位。”
“如今是非常之時。”
“應天雖已經歸於本王執掌,建文也已經死了。”
“可天下還未曾大定,本王希望諸位仍繼續全力以赴,儘快凝大明之天下安穩。”朱棣掃視朝堂群臣,大聲道。
這自然也是充滿了期許的。
他也不希望如今剛破應天,眾臣就產生懈怠驕縱之心了,如此,驕兵必敗。
“吾等謹遵王爺詔命。”眾人齊聲道。
“好了。”
“本王與大將軍商議的都已經說了,現在也輪到諸位暢所欲言了。”
“正是非常時期,諸位有什麼就說什麼,無需顧忌。”朱棣緩緩開口道。
“啟稟王爺。”
“應天城已掌控,但經過昨日那一殺,朝堂近半數也都被我軍血洗,這也造成了朝廷六部幾乎已經癱瘓,甚至於京都府的官吏也是如此。”
“所以有關於六部重定,官吏任免,皆需要王爺來定奪。”郭資一臉嚴肅的啟奏道。
昨日一殺。
雖然痛快,也是殺了應天城內忠心於建文皇帝的大臣。
可終究是讓應天不少官吏缺失了。
“此番郭卿自應天帶來了多少官吏?多少文吏?”朱棣想了想,看著郭資問道。
“回王爺。”
“燕王府所屬的官吏全部帶來了,還有北平府的一些文吏。”
“人數足有兩百多人。”郭資恭敬回道。
“六部乃是國之重。”
“自不能有失。”
“自今日起,郭卿你便是吏部尚書,其餘五部尚書之位可暫行空置,郭卿你自我王府屬官內甄選五部侍郎,主持另外諸部事宜。”
“在六部徹底穩定之前,本王賜予你節制六部之權。”朱棣想了想,對著郭資說道。
節制六部之權。
這要是擱在以前,便是丞相之權。
只不過大明自胡惟庸之後,已然不設立丞相,而是設立殿閣大學士。
畢竟丞相的權柄太大了。
可以說是權傾朝野,讓當初的洪武皇帝都不得不忌憚,所以廢了丞相之位。
如今讓郭資暫且節制六部,這並非是要恢復丞相之權,而是朱棣為了穩定朝綱,當然這也是對郭資的信任,能夠信任到了如此地步,自然是極為少見的。
或許。
這也是因為郭家滿門,還有朱正盡心竭力之舉所付出的吧。
“下官,定不會讓王爺失望。”
郭資也是面帶激動的一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