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劇情很簡單,就是一對戀人所經歷的危險和奇妙的經歷。似乎從故事一開始,女主人公就經常身陷各種各樣的危險之中,蜜月旅行裡她坐船溺過水,散步被搶過劫,還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暴徒的襲擊,還有超自然力量加入一些失憶之類的劇情來讓兩人之間出現種種裂痕。而更有趣的是兩位主人公似乎都沒有長嘴,總是因為一些小事產生摩擦,進而發展成誤會,一番身心疲憊後發現誤會解決誤會後和解,然後再次重複。
“現在的言情都搞得這麼刺激嗎?”
拉彌亞小聲嘀咕,但手裡還是忍不住往下翻頁——因為這樣的劇情安排確實很能勾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讀者希望誤會解開,又好奇誤會解開的過程,就這麼不停地飛快地看下去。
書本很快被她翻得只剩下了最後十分之一,而這個《上卷》的最後一個劇情又是一個誤會,男主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彷彿之前的一切都是女主人公自導自演,而她別有目的。
就在拉彌亞以為作者又又又故技重施的時候,她忽然發現好像不對,自己把整本書翻到了最後一頁,兩個主人公之間的誤會還沒有解決。
故事最後的畫面是男主難以置信地看著那些證據,女主的形象變得撲朔迷離。《上卷》就在這種彷彿有著重大陰謀的山雨欲來感中結束了。
“……這樣吸引讀者嗎?這樣賣書?”
拉彌亞無奈又好笑地來回翻書,她對兩個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不太感興趣,因為這種故事太多了,千篇一律地像是王子公主的樣板戲,並且無聊地一直在重複危險——誤會——和好——新的危險這樣的情節。女主人公最後的詭異反轉才真正地引起了她的興趣,但《上卷》完結了。
有那麼一瞬間,她動了買書追更的念頭,但想想自己赫密斯語還沒學好,再去學一門因蒂斯語純粹是給自己添麻煩,拉彌亞又放棄了這個念頭。
等等吧,這本書看起來挺火爆的,等個一年半載說不定就能看到出版的下捲了。
抱著點遺憾的心情,拉彌亞又把書翻到最開始,重新看了一遍,然後開始去研究這本書裡的遣詞造句和對於一些場景、心理活動的描寫,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
當蒸汽列車忽然發出尖銳的汽笛的時候,拉彌亞被嚇了一跳,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到站了。
-149-
按照卡蘭的說法,只要是有著“交易錘”標記的店鋪,做出一些自己懂非凡的暗示,就可以去進行交易。
“唉,之前沒注意問是哪條街上的,現在只能自己碰碰運氣了。不過以他走在街上就能看見這類店鋪的情況來看,應該不會很難找。”
拉彌亞身上掛著包,帶著自己身上的錢先去了國際銀行。
在銀行裡,她把自己帶來的一部分錢換成了魯恩金鎊和費爾金,畢竟派洛斯城有個大港口,換錢很輕鬆。
拿著嶄新的紙幣硬幣離開銀行之後,她開始左右張望,試圖從那些五花八門的商店門牌和門口的宣傳立牌上找到“交易錘”的標誌——然後幾乎是立刻就發現銀行對面不遠處的一個當鋪的門上掛著印有黑色交易錘的木牌。
“直接開在銀行附近啊??”
她驚呆了。
“真知道非凡賺錢是吧!”
拉彌亞表情複雜地摸了摸口袋裡還沒焐熱的錢,朝著那個掛著木牌的當鋪走去。她湊近看了看,發現對方使用的“交易錘”圖案很眼熟——跟當初港督舞會的請柬上那個交易錘的燙金標誌幾乎一模一樣!
不對,仔細看好像還是有些差別的。
這個元素並不常見,她又沒去過拍賣所之類的地方,只看過兩次“交易錘”,於是一下子就比對了出來。
港督用“交易錘”,派洛斯港的“地下交易所”連鎖店也用交易錘標誌。港督的燙金印花更精緻,而這個當鋪用的是簡筆畫……雙方都在派洛斯港,港督還是管理者,那幾乎可以確定了,如果不是雙方很不巧地撞了商標,那就證明“地下情報交易所”和港督大有關係。
“會是什麼關係?合作者?管理者?上下級?”
“交易所很明顯有非凡者坐鎮控制,難道港督也是非凡者?甚至就是這個組織的非凡者?”
“畢竟普通人不太可能接觸了非凡力量卻不成為非凡者。”
派洛斯港是一個非常商業化的城市,交易在這座城市裡至關重要,拉彌亞猜測港督和“交易所”應該是合作關係,畢竟——從港督處理事情的方法來看,對方就算不是非凡者,也跟非凡有不少牽扯。
想了想,拉彌亞敲了敲當鋪的門,然後推門走了進去。
現在是傍晚,店裡還沒有開燈,有些昏暗。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坐在櫃檯後面,藉著旁邊窗戶的亮光,用放大鏡仔細地桌上的衣服和書本。
見有客人來,他抬起頭看了一眼,問道:
“幹什麼?”
拉彌亞沒說話,她想了想,拿出隨身攜帶的紙筆,在撕下來的一張紙上用赫密斯語寫上了“交易”這個詞,然後放在了老人的面前。
老人看了一眼,然後放下了手裡的放大鏡,翻到反面,寫了些東西,遞了回來。
拉彌亞拿起來一看:
“出門,去儲藏室那邊”
這句話也是用赫密斯語寫的,而且被對方故意寫得難以辨認。不過拉彌亞還是順利看明白了,她說了句謝謝,拿出2費爾金放在櫃檯上,轉身推門出去。
TBC
——————
當鋪的後面有一小塊草地,草地的角落就是看起來三四平方米的儲藏室。
周圍圍上了半米高柵欄,拉彌亞伸手推了一下,發現柵欄的門沒有鎖上。
她走進去,然後徑直走向那個小儲藏室,敲了敲門。沒有回應,她便自己走了進去,順手把門關上。
裡面沒什麼特別的,甚至角落裡還真的堆放著拖把和掃帚之類的雜物,貼牆擺放著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上方十多厘米的地方有個和櫃檯的玻璃視窗差不多的凹槽,看起來像是壁龕,但裡面卻漆黑一片。
桌子上有幾支筆,和一摞名片大小的白卡。
周圍沒有人,照明全交給一個小煤氣燈。好在地方不算大,也能看得清楚。
桌上擺放著紙筆,拉彌亞猶豫了一下,她緩緩坐下,然後在面前的紙上用赫密斯語寫下自己的問題。
“和‘心理’方面有關係的非凡途徑的資訊,金鎊和費爾金付賬”
洗完之後,她檢查了一遍,然後將紙片捏著,把手伸進了那個一片漆黑的“壁龕”裡。
裡面異常陰冷,胳膊伸進去之後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雖然還能看到在外面的部分,但是一層特殊的陰影擋住了壁龕裡面的部分。
等待了大概十幾秒,拉彌亞忽然感覺到一個冰冷的、還帶著些潮溼的東西碰到了自己的手指!
她的胳膊肌肉瞬間繃緊了,這下拉彌亞真切地感受到了——就和卡蘭說的一樣,那隻手不像是活人的手,它沒有體溫,面板也很光滑,還帶著一股潮氣,但那也不是死人的手,因為它的伸展和抓握很靈活,在這那個黑暗的小空間裡摸索著尋找紙片,摸到了之後迅速就抓住,然後帶著紙片後退。
“這隻手後面……有東西嗎?”
自己的紙片被帶走之後,拉彌亞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這隻手是某種非凡能力的體現,那會不會……只有一隻手,沒有連線在後面的手臂呢?它是忽然出現的,還是從深邃的隧道那邊一路用手指“爬”過來的?
她決定待會兒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