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的交流與探討中,時間總是流逝得悄無聲息。
轉眼間,一個多小時已翩然而過。
而黃河在航空領域展現出的深厚底蘊,更是以絕對的技術高度,令所有北方的設計師們深感欽佩。
待整理完需要上報給冷風城的材料後,來自雅科夫列夫設計局的領隊嘆了口氣,緊接著語氣很是惋惜地說道:
“未能把握住黃這種頂尖的科學家,簡直是我們北方難以彌補的遺憾。如果您當初沒有離開,想必現在的戰局一定不會如此糟糕。”
“哎,不過好在問題總算是有了解決方案。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聽到盟友領隊的感慨,黃河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幾年前,在第二特別設計局工作、學習的日日夜夜驀然浮現。
那段難忘的歲月裡,他和幾名外國科學家都受到了毫無保留的指導與關懷,讓他真切體會到了國際主義精神的崇高與溫暖。
想到這裡,黃河將目光投向了拉沃奇金設計局的代表,隨即婉轉地問道:
“斯米爾諾夫同志,我記得第二特別設計局跟你們局的合作一直很密切吧。戰爭爆發以後,你有沒有見過我的老師和朋友們,他們現在還好嗎?”
“等戰爭結束後,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再去見見他們。”
此話一出,來自拉沃奇金設計局的工程師略微有些吃驚。
只因他們局與第二特別設計局的合作始於1941年,屬於高度機密,盟友本不該知曉這一情報。
不過考慮到對方先前的工作履歷,以及上級在整個團隊出發前的再三叮囑,他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瞭解的情況。
“同志們現在都過得很好,所有人都平安無事。”
“因為技術的特殊性和戰時的貢獻,SDL同志甚至親自簽署了第227號命令的補充條款,明確禁止逮捕任何局裡的航空工業高階工程師。”
二戰時期,OKB-2是為數不多沒有高層被處決的部門。戰時所有幹部,均正常履職至戰後,無突然消失的記錄。
不過這位代表不知道的是,當初局裡的NKVD駐廠特派員,早在1941年年底就被大鬍子送上了前線。
沒辦法,誰讓他是唯一一個不沾親帶故的人。
SDL同志的偏執度不小心超過了25,總要有人負責啊。
在得知自己的恩師與摯友皆安然無恙,黃河不自覺地長舒一口氣。但設計師領隊顯然是知道一些內情,於是他趕忙岔開話題道:
“同志們,敘舊的話不妨改日再說,咱們當前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需要處理。”
“黃局長,您看能否為我們安排一場試飛演示?雖然您提供的效能資料令人信服,但作為需要向冷風城彙報的關鍵事項,還是嚴謹一些為好。”
“我們此行帶來的試飛員是東線戰場的王牌,相信他一定能高效地完成,對暴風和怨恨兩款戰機的實戰化評估。”
聞言,黃河神色一肅,立即收斂心神。
他向一旁待命的王亥隊長打了個手勢,這位八路軍空軍最強的戰士,正是招待老毛子試飛員的最佳人選。
“王隊,接下來的事就拜託你了。”
“條件允許的話,你可以帶盟友去戰場上找一找日本人。都是王牌飛行員,想必用華北方面軍陸航來練練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會見,我等你的好訊息。”
······
目送VVS代表團的車隊駛向萬全野戰機場後,黃河立即折返回會客廳。剛一推開門,數道如狼似虎的目光便如探照燈般鎖定了他。
環視著滿屋躍躍欲試的工程師,黃河省去所有客套,直接從公文包裡掏出了一個牛皮紙袋子。
“咚!”
厚實的袋子砸在會議桌上,發出了沉悶的響聲。可就在下一秒,紙袋中的設計圖便被老毛子們一掃而空。
“去去去,擠什麼擠,別瞎湊熱鬧!這重量這口徑,不是重坦圖紙難道是拖拉機?你們OKB-183看得懂嗎?”
“給我給我,看清楚武器編號啊。T-3485,中型坦克的專案歸我們管!自行火炮的圖紙在我的左手邊,別把圖扯破了!“
“我的我的,都讓開!這開放式戰鬥室配重炮,分明就是我們局的業務。”
經過一段近乎械鬥的“分贓”儀式,老毛子們總算是按設計局歸屬分妥了資料。
可僅僅只是看了五分鐘,會議室裡此起彼伏的翻頁聲突然沉寂。所有人齊刷刷抬頭,用疑惑且不解的目光看向了黃河。
這神情,這感覺,簡直與一年前英國代表團,訪問武宿機場時如出一轍。
啊,不是!到底誰是蘇聯人啊?
我成替身了?你這中坦重坦,怎麼看起來毛裡毛氣的?而且很多設計,怎麼跟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呢。
意思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面對老毛子們一臉懵逼又充滿探尋意味的眼神,饒是久經沙場的黃河也有些不好意思。
但問題不大,咱臉皮厚。
只見黃某人戰術性清了清嗓子,隨即面不改色地丟擲一套精心準備的技術解釋:
“眾所周知,全民國的裝甲部隊最開始都處在萬國造的狀態。而我們八路軍更是集百家之長,以蘇系坦克為基礎,研製出了一系列新型坦克。”
“至於那些重坦,原本是為本子關東軍準備的秘密武器。”
“不過我們發現對付日本人並不需要重坦,所以就把這些圖紙拿出來,用以支援深陷戰火的盟友。”
很顯然,黃河的解釋並沒有什麼說服力。不過老毛子們也不在乎這些,他們現在只關心新裝備的兩個硬指標:效能引數與實戰資料。
戰局已到存亡之際,誰還會在意不重要的細節?
似乎是察覺到了盟友的急切,黃河直接從公文包裡掏出了幾張電報,上面詳細記載著T-3485在北非與豹式坦克的交戰細節與交換比。
當老毛子們看到1:1.3~1.5的毀傷比時,整個會議室沸騰了,幾乎每一個人都發出了不可置信的驚呼。
無他,只因裝備76炮的T-34只能交出3.5~4.2:1的答卷,而盟友給出的資料,他們做夢都不敢這麼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