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初然、許媛,乃至於內裡雖然尷尬但表面終究出身韓氏的韓振,都得到凰陽公主厚重賞賜。
餘下少數幾人如徐郎君,自是成了陪襯。
倒是宋王秦玄一視同仁,雖無厚賞,但不論謝初然還是徐永生等人,都溫言勉勵一番。
時玉河立在秦玄身旁,作為學宮師長,亦是同樣態度。
至於東都留守尉遲淵的態度,較為耐人尋味。
對許衝胞妹許媛乃至於韓振,他倒也顯出長輩風範。
但對謝初然,這高大老者則態度淡然,雖然守著禮節,但區別對待明顯。
以至於他們同凰陽公主那裡出來後,連韓振都有些奇怪。
徐永生猜到原因,但沒有開口。
謝初然則不以為意地笑笑:“沾了老爹那麼多年便宜,今天難得受了池魚之殃,也算是一重新體驗新滋味。”
其父靈州郡王謝巒,當前正值壯年,坐鎮邊關,正是大乾中流砥柱之一,與之相對尉遲淵資歷更老,但相應的卻也年事漸高。
最重要的是,在修為實力上尉遲淵可以俯視秦真、秦玄等皇室貴胄不假,可靈州郡王謝巒乃是和他一樣的二品武聖,並且,沒他那麼深重的暮氣。
“青春正好,景色正好,咱們繼續。”謝初然並不把方才事放在心上。
許媛隨她兄長許衝留在凰陽公主那邊,徐永生等人則把方才事拋之腦後,該幹什麼還繼續幹什麼。
不過,沿河走了一段後,徐永生、謝初然視線都朝一邊林中望去。
韓振晚些時候也覺察。
初時他還有些不好意思,以為是青年男女在其中那啥那啥,但很快發現不對。
動靜有些大,然而卻是一個人搞出來的。
並且,勉強也算是個熟人。
居然是當初上元夜,從冰河裡撈上來的那個少年。
對方手持一把粗陋的鐵劍,正在林中獨自練劍。
但是,時不時他動作就變扭起來。
“是他有心自己矯正動作偏失?”謝初然好奇:“不僅僅是左右不分,還有上下前後,都亂了章法,卻不知到底什麼原因?”
於是,這名叫寧山的少年練劍,看起來就格外變扭,彷彿瞎舞一通,還時不時卡頓停滯。
徐永生靜靜旁觀。
雙方非親非故,但三次偶遇,也算有緣,再想到當初那面具背後可能有些相關牽扯,徐永生出聲說道:
“不要拘泥於劍法標準,劍適應人,莫要人適應劍。”
*********我是分割線********
本章正文內容夠兩千字,看到之前有朋友反應本書升級體系有困惑的地方,這裡簡單介紹幾句,為了醒目寫在這裡,公眾免費章節沒有收費字數問題所以大家不用擔心:
截止當前已釋出正文,關於本書升級,其實記住三個基本條件就行。
其一,這是個武道世界,大背景框架都是武學,已經提到的,可分為儒家武者,道門武者,佛門武者和純武夫四類,升級體系完全相同,九品最低起步一路向上,已出場人物中二品最高,大家都是每升一品,多三個“格子”,以儒家舉例就是天地人三才閣,以純武夫舉例就是三骨堂,叫法不同內裡細節有點差異但大框架一樣。
其二,每個大境界,大家都是五選三,儒家便是仁義禮智信五常中選擇,但同一個大境界,這三個“格子”必須各不相同,否則無法升級,同時也沒有多少迭加增強效果,於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以“仁”舉例,九品武者最多一層仁,八品武者最多兩層仁,七品武者最多三層仁,依此類推。
其三,七品到六品,武者到武魁是個門檻,所以儒家七品武者必須五常至少都有一層,才能升六品武魁,而在此之前九品、八品武者自由,只要不違反同境界三才閣各不相同的原則即可。
方便記憶的話,就是每個大境界內三個小“格子”必須各不相同,然後七品必須五常至少全一層,五品必須五常至少全兩層,三品必須五常至少全三層,只要不違反這兩個大原則,餘下的選哪個選多少先學後學,都自由,隨練武的人自己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