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他太穩重了

第91章 87七品三才閣全滿

“火龍鱗……”

徐永生看了諦聽帶回來的訊息,心中頓時一動。

這是拓跋鋒所需之物。

他所學武道,源自南聖赤龍。

火龍鱗或許是相當重要的寶物。

純武夫修行,除了主要修持精氣的武夫,不似儒家修行者那般需要需要大量寶物和繁瑣禮儀。

但有少數特別的存在,同樣可能起到大作用,這火龍鱗對拓跋鋒來說,或許便是如此。

想到這裡,看著漸漸亮起來的天色,徐永生當即著手準備,然後離開學宮出城,向城北邙山而去。

龍馬峰相較於雲遮峰等山嶺,距離東都城更遠。

好在徐永生如今修為實力也非早年可比,又修成麟趾步和雲雀縱,腳步輕快,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趕到龍馬峰南麓。

只是諦聽帶回訊息中提及的璟泉具體位置,他有些模糊,唯有尋找一番。

找著找著,徐永生忽然發現奇異情形。

眼下正是盛夏時節,但山中居然有一處溪流泉水斷流的痕跡。

徐永生見狀,頓時留意。

他當即逆著那泉水原本流淌的方向,向泉水上游找去。

走著走著,徐永生很快發現,泉水似乎又重新流淌起來。

他沒有停步,依舊向山間水源方向尋找。

遠遠望去,密林間開始隱約能瞧見山泉。

徐永生這時反而放慢腳步,仔細觀察和聆聽周圍動靜。

不見有異常,不見有旁人。

他從高處向下望,可以看見山泉隱約繼續成池。

而在泉池底部,隱約有些微火紅光澤閃爍。

徐永生再觀察四周一番。

所謂火龍鱗,不會是這個地方忽然天生天養造化蘊育而成。

事實上,徐永生左右旁顧眺望下,已經可以看到周圍山嶺間,似是有高手大戰交手的痕跡,轟塌山岩,折斷巨樹。

但當前不見交手雙方,亦不明他們身份。

徐永生觀察片刻,不見有其他人出現,終於當機立斷靠近並下水。

泉池不深,水底些微火紅光芒的來源,正是一塊彷彿鱗片模樣的存在,只是頗為巨大,彷彿蒲扇。

觸手之處,便是陣陣溫熱傳來,離開泉水,則明顯感覺溫度更高一些。

徐永生大約檢視後,先將之收起,然後立刻離開這璟泉,離開龍馬峰。

走了一段時間後,來到另一處山溪邊上,徐永生卻又主動停下腳步。

他取出那巨大的鱗片,將之放在山溪中。

過了片刻之後,陣陣白氣在水面開始大量向上蒸騰。

徐永生見狀,暗自點頭的同時,卻也微微蹙眉。

這寶物,確實是火龍鱗無疑。

當中獨有神妙,蘊含的靈力會散發出高溫。

先前徐永生之所以能發現璟泉準確位置,恰恰是因為這火龍鱗位於其中,大量蒸發泉水,璟泉又不大,以至於泉池中蓄積的泉水大量減少,使得下游溪流甚至短暫中斷。

不過,散發一段時間的熱力之後,這火龍鱗便又重新安寧收斂,泉水於是很快恢復正常。

徐永生也是趁此機會,將此寶物拿在手裡,安然取走。

這並非火龍鱗的靈力就此耗盡。

恰恰是因為其中靈性富足,一收一放之間彷彿有獨立生命的個體在呼吸一般。

於是,先前熱力收斂,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熱力又開始釋放。

徐永生白翳綾裹著此東西,心中有所預料,專門挑靠近山間溪流的地方走,感覺到這靈物溫度越來越高後,便馬上停下來,主動借水降溫冷卻。

他處置自然及時,眼前這條山溪的水勢也比璟泉流水要大得多,所以不至於就此斷流。

只是如此一來,這靈物如何收藏,如何帶給拓跋鋒他們,徐永生就不得不費一番思量。

他倒沒有放棄的想法。

這寶物麻煩是麻煩,但如此有靈性,反過來也說明其中珍貴。

徐永生思考之後,很快有了主意。

他沒有回東都城,而是一路帶著火龍鱗,快速從城北繞往城南。

目的地,曾經在那裡得到過錦繡泉心和玄黃石的冷月湖。

錦繡泉心被取走後,玄黃石也不再蘊生。

但這裡仍然一年四季都寒冷刺骨。

即便夏天,湖面沒有凍結,湖水仍然森寒。

徐永生觀察之後,這裡仍然人煙罕至,周圍山野頗為荒涼。

對眼下的他來說,這時再下冷月湖,沒有任何難度。

下水之後潛到湖底,徐永生用白翳綾將火龍鱗整個包裹起來,然後妥當收藏在湖底。

如此一來,冷月湖的湖水幫火龍鱗降溫的同時,可以進一步避免火龍鱗的靈氣散發引起外界關注。

此地雖然人跡罕至,但當初仍然有曹宏、韓振等人在附近偶爾出沒。

如果是感應靈敏的人,便可能察覺湖底火龍鱗的靈性散發。

現在白翳綾遮擋這種可能。

沒有冷月湖降溫,單純靠白翳綾,可能導致白翳綾被火龍鱗燒燬。

而沒有白翳綾,縱使沒有武者路過發現火龍鱗的靈氣,冷月湖水溫變化,也可能引起路人詫異,繼而走漏風聲。

現在兩者相合,當可維繫較長時間。

當然,如果出現意外,那就是兩樣寶物一起丟了。

所以徐永生從冷月湖上來後,第一時間按照拓跋鋒、常傑他們留的秘密通訊渠道,給二人發信緊急聯絡,等待他們儘快回信。

然後換過乾衣,徐永生沒事人一樣,繼續去自己的義塾給童子們上課。

學宮東、西兩監交流期間,他也會稍早下課,然後如常返回學宮,身份從塾師變回學生。

不過,東、西兩監學宮的這次交流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到六月下旬,帝京學宮的趙司業便帶著西監師生們告辭,將要踏上重返關中帝京的歸程。

總體而言,只是一次成功而又平平無奇的東西交流會。

兩監各自的出色學生,在各自師長和對方師長心中基本都掛上號。

徐永生、石靖邪等人,也同時聆聽兩監講師授課,對比之下,自有另一番體悟。

而東都方面,在去年的千秋節事件後,也透過這種種交流,全方位恢復生機和活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