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他太穩重了

第104章 100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才怪

當前是白天,眼下雖然已經離開人流車流極大的主幹道定鼎門大街,但徐永生眼下所走的路上仍然有很多人。

這麼多人的聲響交雜在一起,以徐永生的聽覺最初也很難有所察覺。

都快要走到學宮正院所在的新德坊了,因為時間推移的緣故,他才漸漸有幾分察覺:

身後有人走路的節奏,與他非常接近。

其人腳步甚輕,乃是有心控制下的舉動,同時還謹慎地走走停停,避免被前面的他發現。

其人水平相當高,如果徐永生只得儒家聽風訣,在這個白日裡嘈雜的環境中,還真有可能漏過。

但徐永生儒家聽風訣結合武夫順風耳,到底還是把這個人找了出來。

他腳步沒有放緩也沒有轉頭,繼續向前。

徐永生一路進了新德坊,乃至於進了學宮正院。

跟在他身後的鄧家武者終於停下腳步。

此人退往新德坊外,但沒有就此直接離去,而是站在遠處又等了片刻,始終不見徐永生再出來,這才終於離去。

但此時,其人身後,也多了個尾巴,無聲跟上。

………………………………

歐陽樹回城後同徐永生告別,他一邊和手下一眾鎮魔衛帶著向雨亭的屍身秘密返回衙署,一邊則吩咐人回自己家,準備酬謝徐永生。

官方的賞格還沒有下來,不影響歐陽樹自己墊上相關酬勞,直接先給徐永生送去再說。

同歐陽樹一起前往鎮魔衛衙署的還有右驍衛的一名軍候。

歐陽樹將人打發了,自己第一時間面見今日執勤的右鎮魔衛郎將和挺。

和挺看過向雨亭的屍首,聽過歐陽樹的彙報後,沉吟著問道:“右驍衛那邊,向郎將是什麼情況?”

歐陽樹面對和挺,沒有隱瞞:“一直以來包庇向雨亭的人,多半就是他爹向旭,這趟如果不是湊巧遇上大妖,結果恐怕難說……”

和挺微微頷首:“嗯,你們做的很對,這次的事,就按照向旭本打算大義滅親,結果意外因公殉職來定奪,給右驍衛和鄧氏留些臉面好了。”

歐陽樹應道:“是!”

禁軍十八衛之一的右驍衛,近年來一般有一位將軍在河洛東都常駐,此前因為千秋大亂的緣故,雖然沒有受罰或者去職,但被調離東都。

接任者,正是河洛名門世家鄧氏的一位四品宗師。

一般而言,河洛名門世家有高手投身禁軍,極少在河洛一帶常駐,只是因為此前千秋節大亂,禁軍這些年來又缺乏人手,故而破例為之。

鄧將軍走馬上任剛一年,好不容易東都太平些許,忽然右驍衛麾下向旭就又再搞個大新聞,事情捅出去,難免引得右驍衛再次動盪。

是以對外公開方面,向旭接下來便成了一筆糊塗賬。

當然,在中高層方面,事情自然要講清楚。

“得了學宮太學徐恆光相助?”和挺看著歐陽樹微笑道。

“確有此事。”歐陽樹老實地答道:“這次屬下能破案,還能平安回來,都是託徐先生的福,不過徐先生有言,他不想過多糾葛……”

和挺微微頷首:“嗯,我會處置,你先下去休息吧。”

歐陽樹告辭後,和挺轉身回了後堂。

那裡有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儒生正在等候。

正是學宮四門學助教王闡。

和挺見到他便笑道:“慎重處置向旭的主意,應該不是歐陽自己想出來了,看來是你們學宮那位高足教他的。”

王闡微笑:“如此處置也好,東都上下好不容易太平些,接下來少些風浪也好。”

說到這裡,他笑容消失:“雖說,向旭、向雨亭父子,就是破壞這份太平的人。”

去年東都千秋節大亂後,和挺才調來東都,但他同王闡卻是老友了,說話沒多少顧忌:

“徐永生徐恆光,天賦不俗的同時,處事也很妥帖啊,這是將來要入朝為官的人才?”

王闡則搖頭:“從我平時與恆光聊下來,他看上去並無此意,將來更可能留在學宮任教,或者四方遊歷。”

和挺言道:“那還是希望他留在學宮好了,人才難得。”

兩人正聊著,歐陽樹卻又重新來報:“將軍,有案子!”

和挺同王闡面面相覷。

………………………………

鄧同終於等到人回報:“郎君,姓徐的市井兒返回學宮後,不再外出了,今晚應該住在學宮。”

鄧同點頭不語。

過了片刻,另有人回來,並帶來一個包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