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他太穩重了

第108章 104趙二郎斬龍劍入手(三更萬字到!

尚軒心中驚疑不定。

秦池東則已經不客氣地邁步上前。

武魁層次的道門靈氣四方通達鼓盪之下,化虛為實,形成條條流水在秦池東身體周圍環繞,展開名為流水功體的道家絕學,攻防一體,如流水不腐,向尚軒席捲而去。

尚軒壓下心中猶疑,先認真對付眼前的敵手。

他腳下後退避讓秦池東的同時,雙掌合十。

腦袋上梳成髮髻的頭髮快速掉落,很快便顯出一個光頭,他頭頂彷彿有佛光閃過一瞬。

下一刻,秦池東視野內,顯露佛門絕學手段的尚軒,身形就開始變得飄忽不定。

秦池東出手,往往總是落空。

而尚軒進退間,卻變得極為迅速,往往一步之間,就到了秦池東面前,然後凌厲出手。

只是秦池東的流水功體頗為玄妙,卸力防禦柔韌周全不說,縱使短暫被尚軒攻破防禦,水流也馬上流轉修復。

只是尚軒便只得身形後退,避開秦池東的反擊,令反擊又落在空處。

雙方一時間誰都奈何不得誰。

尚軒見狀,便生出退意。

秦池東眼中,對方身形猛地遠去,令他追之不及,遙遙放出幾道水箭飛射,結果也全部落空。

眼看尚軒將要離去之際,這座佛寺中響起另一個人的聲音:“虛空花樹,名不虛傳,也著實練到幾分火候了。”

但說話同時,這座寺廟的院子裡,不論秦池東還是尚軒,眼前景象都為之一變。

諸般變化,都彷彿被抹平,彷彿泛著漣漪的水面,忽然平整如鏡,一切靜止不動不變。

在秦池東眼裡,尚軒位置猛然再變。

其實,對方距離他並不遠。

難怪方才飛射遠方的水箭全部落空。

聽聞“虛空花樹”這門佛法絕學的名字,秦池東當即恍然,面現愧色。

方才,並不是尚軒的身法、速度比他快,而是他被這位佛門武魁干擾了精神,以至於對尚軒的位置、遠近、方向等等,都產生了誤判。

哪怕他修持相當於儒家五常之信的道門之金層數不淺,精神堅韌,但還是著了尚軒的道兒,對方在精神力量方面的造詣,超出他預計。

還好他這趟多做了一手準備,請動宗師境界的道門南宗高功長老為他壓陣,否則縱使不傷在尚軒手下,也可能給對方跑了。

尚軒有些絕望的轉身看向身後。

就見寺廟門口緩步踱出一個身著紫色道袍,身材瘦小的老道士。

論外觀,此老遠不如時玉河仙風道骨。

但他方才一式道門絕學明鏡止水,已然將尚軒的虛空花樹破得乾乾淨淨。

此番由道門南宗中人,親手將潛藏的反賊揪出來,情形總算主動了許多。

他們也沒有瞞下此事,第一時間向官府報告。

針對女帝殘黨的搜捕,很快在東都內外再次展開。

事後,徐永生從王闡那裡聽說當晚事情大概經過。

“尚軒供出來個通瑾和尚,但對方已經潛逃,沒能在東都將其拿住。”

王闡言道:“審問尚軒之後,提及一個名字,喚作‘六道堂’,似是女帝殘黨中更深層次的存在。”

徐永生若有所思:“六道輪迴麼……前年冬至,拓跋逃亡前曾經提及,有瘋狂的女帝餘黨,竟提出想要復活女帝的口號,當初我們只以為他們瘋狂,但現在看來,似乎不像是空喊口號,他們當真有所圖謀?”

王闡頷首:“當初還在鎮魔衛的馬兄,還有常五郎,便曾經向鎮魔衛彙報過相關事,不過這還是第一次聽聞六道堂之名,兩者確實對上了。

此番尚軒也吐露了六道堂有心令坤朝復辟,令女帝重臨的願景,他們已經在暗中展開行動。

通瑾和尚給他的東西,正是要他晚些時候帶回巴蜀後從,沉入渝州三江口。”

徐永生:“會是什麼效果?”

王闡:“尚軒本人亦不知,東西已經到了鎮魔衛手裡,任大將軍在親自處置。

除此之外他的職責,便是緊跟在秦池東秦觀主身邊,隨時彙報道門南北二宗溝通的訊息。”

徐永生沉吟不語。

王闡看他一眼:“想說什麼就直接說吧。”

徐永生:“學生以為,不能以此斷定道門南北二宗裡,就一定沒有六道堂中人。”

王闡頷首:“不錯,正是這個道理,按照尚軒的交代,那六道堂中最核心有內六道外八部之說。”

徐永生了然:“外八部,是取自佛門天龍八部的說法?有一說天龍八部者又稱八部護法,佛門護法往往都是自外道吸收,皈依佛門。

如果是按照這個說法,那六道堂的外八部,很可能並非佛門武道高手,而是他們吸收其他修行路數的高手?”

王闡認可徐永生的猜測:“這確實是一種可能。”

他又問道:“之前你遇上秦觀主一行入東都,可注意到他們左近,除了尚軒外,有沒有其他值得注意的人?”

徐永生認真思索後,搖頭:“學生當時沒有更多發現了。”

王闡微微頷首,沒有讓徐永生多猜,直接說道:“有訊息表明,秦池東觀主此前也被尚軒矇蔽,此人通曉佛門秘法小他化自在咒,偽裝道門武者,不動手幾乎沒有破綻,鎮魔衛那邊的訊息,似乎有旁人通知秦觀主,方才迫使尚軒露出真面目。”

徐永生眨巴眨巴眼:“學生聽聞,之前有些案子,也有告密者。”

王闡頷首:“嗯,有關……唐影、嚴芷君她們的案子,有不止一次告密,我也有所耳聞,內情不明。

之前的告密者和這次揭曉尚軒秘密的人,尚不能確定是同一個或者同一批,如果是,那他或者他們的意圖就更加費思量了。

只能希望他們是純粹警惡懲奸,扶保社稷百姓了。”

徐永生:“先生說的是。”

從王闡那裡出來,徐永生心境安然。

再過幾天,等秦池東、尚軒那邊風聲過去,徐永生出城,將通瑾和尚與六道堂、女帝餘黨以及六道堂裡可能分為內六道外八部的訊息,隱秘傳信給先前打聽通瑾和尚的常傑。

傳信之後,徐永生就不再關注此事。

他當前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自己腦海中的神兵圖上。

身處城外,尋個合適的荒山野嶺,徐永生正式開始嘗試把不斷變化的三尖兩刃刀或者斬龍劍,從虛幻挪移到現實中來。

在他的心念催動下,神秘書冊第二頁翻開,神兵圖上三尖兩刃刀的光輝為之收斂。

然後其模樣形態便開始變化,由近似棹刀的銀白長杆兵器,漸漸化作酷似古時斬馬劍的烏黑長兵。

其外形相比棹刀,更接近如今大乾皇朝的制式陌刀。

刀杆頗長,刀刃筆直,似刀又似闊劍,兩面開刃,刀身厚重。

徐永生腦海中生出極為沉重的感覺,彷彿如山壓力撲面而來。

這長杆大劍竟當真從虛幻的書頁上落了下來,然後直接就出現在現實中的徐永生面前。

徐永生伸手接住,這次是感覺到實實在在的沉重。

這長杆大劍全長在五米左右。

一般來說,類似兵器分量對普通人來說雖然沉重,但對徐永生而言無需擔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