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
城東一處佔地極廣的老宅門前。
“篤篤.”
上前輕敲了兩聲青銅門環後,張伏虎朗聲道:
“殺身武館張伏虎,今日攜弟子前來拜見。”
話音落下,原本緊閉的玄青色大門自動緩緩開啟,彷彿有著兩個無形的門童前來開門迎客一般。
張伏虎一馬當先大跨步的走進其中,李希君跟在這位張爺子身後,
他一路看著這偌大園子,有蜿蜒曲折的溪流穿梭於亭臺假山之間,或隱於石下,或顯於廊邊,水聲潺潺,時隱時現。石峰嶙峋峭拔,孔竅通透,假山或臨水兀立,形成崖岸之險;或堆迭成嶺,營造峰巒起伏之勢。
在感慨清幽絕倫、是個修養靜心的好地方之餘,李希君也自然意識到,張伏虎所說的大機緣是什麼了。
能夠在津門有著如此隱居宅院的,能夠憑空開門的,恐怕最有可能的便是前幾日歸鄉的內閣大臣李伯衍了!
他不斷在腦海之中觀想《二十四品白蓮渡滅圖》讓自己的心境逐漸平復安靜。
直到他跟著來到了一處臨湖而建名為‘退思軒’的廳堂前。
巨大的落地槅扇門窗敞亮通透,將四周湖光山色盡數納入其中,
但同樣的,廳堂那一方茶桌旁,坐在藺草蒲團上喝茶的清瘦老者,也是與四周景色一同完美協調,天人一體的呈現在兩人面前。
明明肉眼所見對方很是自然的坐在此處,可神魂與感知,卻是讓李希君感覺眼前空蕩蕩的只有山水廳堂。
“昔年京城一別,伯衍公風采依舊.”張伏虎上前恭敬行禮,“前些日子不過剛來津門,便搓了那洋人教會的謀劃,三教心相,真是千古無一,獨佔風流。”
“呵老朽之身,何談風采.反倒是元戎(張伏虎字元戎)你許久不見,倒是依舊健壯。”
看到當初東西大戰之時所交好友,李伯衍神情緩和許多,他搖頭輕笑,做出一個請的的手勢。
張伏虎上前落座,接過對方遞來的茶水,表面上依舊沉穩,但心裡也是大大的舒緩一口氣。
兩人當初因西陸洋人入侵大戰結識,因都是主戰激進觀點,一同參與的那次大戰,的確算是曾經戰場經過生死的情分。
只是,隨著幾十年過去,時過境遷。
對方早已是位極人臣、權勢滔天的內閣大臣,煉神顯聖真君,自己也不過是個比肩出竅的換血武聖。
再加上這麼多年都只有些書信往來,今日他前來多少是有些疑慮的。
好在,對方的態度依舊如初。
張伏虎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李希君後,不急著直入主題,而是從這些日子七神教會所作所為開始談論,再聊到當年兩人舊事。
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時辰,見到差不多了之後,張伏虎這才指向李希君開口道:
“這小子叫做李希君,前些日子歸國學武進了我這殺身武館。”
“他今年還不到十八,卻是在武道、煉神兩道之上皆有了幾分修為。”
“不光煉神一道也是已經煉神小成,未來可期。武道,更是按照伯衍公你當年所著書籍,煉神武道同修,一月皮肉、三月筋骨圓滿,如今已是煉髒境界。”
“我本想將他收做親傳弟子的,可後來見他煉神、武道皆是天賦卓絕,卻又覺得這樣委實耽誤他的前程。”
“今日帶來前來便是想要求伯衍公收下這小子。”
這話說完,張伏虎滿懷期待的看向對方。
但是此刻的清瘦老人,在抿了一口杯中茶水後,上下將李希君掃視一圈後,微微一嘆,隨後說道:
“的確是上好的苗子,當初我於《煉神入門詳解》書後,擅自加上那些話時,也是覺得理論上煉神武道雙修的天才,會有著那般進度。沒想到,你竟然真的做到了。”
“這多虧武館與師傅教導,也是有幸讀到先生所著諄諄教導之言,希君才能有此進度。”
李希君心裡已經察覺到了不對,但還是連忙起身行禮,回答。
“不過,有一點元戎卻是說錯了。你並非是凝神小成,而是已經快要大成了,的確是個煉神天才。修行的是何觀想法?”
“回先生,是學生從一仇人身上得來的《二十四品白蓮渡滅圖》。”
要是沒有來時張伏虎的點破話語,李希君估計自己不一定會實話實說,就算說也估計很猶豫。
但早有準備後,他則是十分坦誠的直接相告。
這讓李伯衍微微點頭,隨後卻是又搖了搖頭,說道:
“倒也是個赤誠的。若是你之前隱瞞猶疑,我倒是好婉言送客。不過你既然如此,那老夫便直說吧:”
“若是早幾年遇見你,有元戎推薦,老夫定會收你為徒,傾盡全部來培養你。”
“只可惜你來晚了,我已經不再嘗試煉神、武道雙修之路的可能,只想不負陛下所託,今後田園隱居照顧九皇女,了此殘生。”
“伯衍公,這!這是為何啊!”
張伏虎卻是情緒難掩,身體挺直起來。
“當年你我沙場之上、抵足而眠時,不是言之鑿鑿,確信兩道雙修,或許能夠有所突破,走出新路嗎?”
“如今為何伯衍公你心氣皆失?連試都不試了?”
對方這幅樣子,比起拒絕李希君都更加讓張伏虎難受。
但是對面的清瘦老者,卻是淡淡開口,說出了一件令兩人身形一震的事。
“元戎,西方七神這些年開始甦醒了,我一年前與那機械與蒸汽之神對話過。”
“從祂的口中我確定了一件事情:不光武道是斷頭路,煉神一道也永遠不可能出現比肩七神的境界,武道煉神雙修或有突破,卻也是不可能成神。”
“我們都錯了。”李伯衍淡淡道。
“什麼!這.這.”張伏虎世界觀遭受了衝擊,無法相信,“難道神說的就是對的嗎?或許是對方虛言恫嚇!”
“並非是祂虛言恫嚇而是真的。因為,東大陸沒有‘唯一性’,而在這個世界只有容納了唯一性,才能晉升成為神靈。”
李希君默默聽著這個天大的隱秘,張伏虎則是依舊不敢置信。
“昔年東西大戰之時,我便已經察覺到了不對。”
“那時西方接連三位神靈降世,幾乎震動整個大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