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滅絕

第276章 散修一日行

看到陳明與張俊一臉懵逼的樣子,此人便微笑道:

“和我穿著同類藍色制服的,就是藏道樓中的訓導,我們負責此地的秩序,安全,解惑等等一應事務。”

陳明與張俊頓時恍然,連連點頭。

走入到了大門當中之後,便來到了第二進院落裡面。

可以見到此處青磚鋪地,磚縫間嵌著細如髮絲的赤銅線,構成一座隱形除塵陣。

無論風雨,門前始終潔淨如新。

連一片落葉都會自行滑入兩側石槽,兩旁栽著三十六株寒松,枝幹筆直如尺,針葉修剪得長短一致,恍若墨線量裁。

在院落中央,則是矗立了一方青色巨石,上面以斗大的字型再次刻著一副對聯:

“道傳天下,不吝片紙隻字“

“法澤眾生,何分貴賤仙凡“

令兩人意外的是,此地有二十幾個人逗留,與外面的人一樣,看起來都是在踱著步埋頭苦思著什麼。

此時兩人心中急切,想要一睹樓中所藏道典的真面目,便繼續快步前行,這次來到了第三進的院落之中。

這一處院落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東西,終於開始讓兩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藏道樓也是在他們面前終於展開了最為核心的內容。

原來,在這一處院落當中,有著一座恢弘巍峨的樓閣。

樓閣中央的匾額上寫著“天下共參”四個字。

匾額下方則是有一塊高約三米的石碑,碑文上則是龍飛鳳舞的刻著一排大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我願天下蒼生,無論仙凡,生而平等,人人如龍!

看到了這一行大字,陳明和張俊只覺得身上的寒毛都立了起來,一股無法形容的情懷和激動充斥在胸臆當中,不停的迴盪衝撞,讓他們的心緒都久久難以平靜。

陳明忍不住低聲道:

“這一行字也不知道是誰寫的,好大的魄力,好大的胸襟!!”

張俊輕輕碰了碰他,對著左下角努了努嘴。

陳明直接看去,發現那裡刻了一枚印章,上面赫然是“共和”兩個字。

他頓時想起大乾的年號就是共和!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頓時知道了此人的身份,當是乾帝無疑。

同時,兩人也是注意到,圍著這塊石碑似是在苦思著什麼的人是最多的,足足有三十來人。

而在這塊石碑的右側,有著一扇高大的白玉屏風,名為功德榜,其上也是運用了銘文技術。

兩人進來的時候,上面還是寫著一個個密密麻麻的名字,乃是建立藏道樓時為此出力的人的清單,看樣子少說也有數百人。

但隔了幾秒鐘,這一份大名單就漸漸隱去,然後一一浮現出單獨的人名。

並且還有這人的生平說明,具體為藏道樓做了什麼貢獻。

陳明和張俊忍不住駐足細看了一會兒,發覺這份名單裡面,既有設計藏道樓的凡人工匠,也有一位慨然捐出十幾本秘卷的築基高修.

緊接著兩人就繼續朝著樓閣內部走去,當穿入前方的雕花大門之後,兩人頓時呆在了原地好幾秒:

原來在樓閣的正中央,有一座看起來就繁複精密的青銅銘文渾天儀緩緩旋轉,將天光折射成無數細密金線,映照出了一處龐大的幻境!

可以見到,足足八棟龐大的幻象樓閣,呈現出八卦的方式排列,以沙盤的形勢呈現在了各位來訪者的面前。

道閣(乾位)

一百一十三部心法玉簡懸浮空中,每枚玉簡外罩琉璃罩,罩上浮現金色小篆簡介。修士若伸手觸碰,罩內便幻化出功法虛影演示,旁附歷代修士批註。

密閣(坎位)

二百四十八類神通刻於玄鐵板上,鐵板如屏風林立,指尖輕觸即現光影幻境——或見雷霆劈山,或見冰封千里,神通威勢逼真如臨其境,卻傷不得觀者分毫。

丹閣(離位)

八十四篇丹方以靈木刻制,陳列於寒玉架上。伸手指向某一冊,架頂便垂下虛影丹爐,自動演示煉丹火候,爐中藥香竟能透影而出。

器閣(震位)

九十六卷煉器圖譜鋪展如長卷,懸浮於磁石臺上。修士凝神注視,圖譜中法器部件便自行拆解組合,連材料熔鍊時的火花爆裂聲都清晰可聞。

植閣(巽位)

二十六本靈植典籍以活頁形式陳列,書頁竟是曬乾的靈植葉片,可嗅到對應藥香。閣外連著一方琉璃溫室,其中靈草按書冊所述分毫不差地栽種。

礦閣(艮位)

十三本礦脈圖志平鋪於黑曜石臺,展開時浮現山川虛影,標註處自動閃爍礦藏靈光。臺側陳列礦石標本,指尖輕點,標本便浮現熔點、靈性等銘文註解。

史閣(坤位)

一千四百五十八冊野史以星辰軌跡懸浮,修士只需心念一動,所需典籍便浮現出相應簡介。

如此瑰麗宏大的景象,讓陳明與張俊都欣喜的覺得真是不虛此行。

同時,兩人還留意到,在銘文渾天儀的周圍靠牆處,還被分割出來了一排一排彷彿科考時候的號房,小而精緻,互不干擾。

走進去一看,發覺裡面十分整潔簡約。

坐下之後,桌上就會以幻象的方式彈出簡單版的目錄介紹。

很顯然,這是為了避免此地人多擁擠,採取的特殊分流方式。

張俊的性子較為急躁,早就看中了一本叫做《太虛引氣論》的心法,環顧四周之後便來到了一名訓導面前:

“勞駕,請問我想要借閱此書怎麼做?”

訓導指點道:

“你看,所有的書冊,玉簡旁邊,都有一個醒目的編號,比如你要找的這本書的編號就是:甲壹佰零叄。”

“你將這個數字記住,然後告訴我就行了。書是免費借閱,但為了保證書籍的完整和被愛護,你需要將寓居令給我,然後我就會去取書給你。”

“等到你還書的時候,我檢查了書籍沒有汙損,破爛之處,就會將寓居令還給你。”

張俊頓時恍然道:

“多謝多謝.”

然後他將寓居令遞了過去:

“那麼勞駕.”

訓導點點頭,轉身進入了旁邊的房間,很快的就將書籍取來給了張俊。

令張俊大跌眼鏡的是,這份他心心念唸的心法,看起來竟是一本印刷體!!

它至少都有九成新,呈現出白棉紙大開本,版框疏朗,每半頁十行,行二十字。

字型談不上好,一筆一劃十分僵硬,卻極其容易辨識,字大如錢,便於誦讀。

封面乃是線裝藍布,上有書名,書脊用米漿黏合,挺括如板。

過了幾秒鐘張俊才苦笑了起來:

他之前一直都在擔心自己看中的書被人提前借走,但現在看起來,哪怕是有一百人,一千人想要同時借閱這本書,藏道樓都有辦法同時滿足他們的要求。

然而張俊的心中又生出了一種難以形容的複雜情緒:

這就像是自己魂牽夢縈,日思夜想,高高在上的女神,結果卻是個賣唱的,不給錢就能白嫖

看著張俊的表情,訓導直接露出了微笑,因為他已經見過太多的人露出這樣的表情了。

接著他就對張俊道:

“尊駕是第一次來藏道樓吧?”

張俊點頭道:

“是的。”

然後訓導道:

“此處乃是藏道樓的總綱目錄所在之地,一旦你借閱書籍成功之後,便不要在此處逗留,我現在引你去專門的閱覽區。”

張俊便等了等陳明,兩人就拿著借閱的書籍來到了旁邊的借閱區,發覺這裡面十分寬敞明亮,至少佔地二十畝。

牆壁通體以青磚砌就,不施彩繪,樑柱皆用素木,榫卯嚴絲合縫,無半根鐵釘。地面鋪三尺見方的黛石板,頭頂則是有著長明燈大放光明。

堂中至少設有幾百張榆木矮几,每張間隔二尺,縱橫成列。

在柱子和牆壁上,有著“嚴禁喧譁”“小聲交談”“違者驅逐”等等字樣。

整個閱覽區給人的感覺就是樸素,整潔,井井有條。

訓導接著又帶著兩人去旁邊轉悠了一圈,發覺此地居然還設定了演法區,修煉區,膳堂,憩堂等等,可以說是各類設施,一應俱全。

這其中最令兩人驚喜的就是修煉區了,乃是依託一座山巒修建出來的。

上面挖掘出來了密密麻麻的洞穴,少說也有上千個,每個洞穴高兩米,深四米,裡面的靈氣十分充裕,可以說比兩人家中的修煉條件還要強好幾倍。

根據訓導說,此處乃是大能運用無上神通,將雷荷澤附近的一條靈脈引過來,並且大乾帝國每日都要往裡面貼補大量靈石,才能造就出如此福地。

每個人每天擁有三個小時的免費修煉時間,剩餘下來要額外使用的話,那麼就需要給錢,但只需要支付財神銀元,價格在兩人看來也是十分便宜。

兩人轉悠了這麼一大圈下來,恍然之間的感覺此處竟更像是一處規矩分明,異常嚴謹的龐大書院!

張俊接下來就一頭扎進了這本功法當中,他很快就驚喜的發現,這本功法還是被修訂過的,裡面某些晦澀難名的句子甚至加上了相應的批註。

並且旁邊還有很清楚告訴你,這批註是出自某派某人的手筆,這可解決了張俊的大問題。

畢竟在當時道經為了保密,會加入很多晦澀難懂的代名詞,比如赤龍浸黃芽,翻譯出來的真相是少女(不能是少婦)的月經浸泡煉製過的硫磺,這tm沒有師父傳授誰想得到啊。

因此,很快的張俊就驚喜的發現,按照這本書所介紹的東西簡單修煉了一番,自己竟然有突破的徵兆了。

不過,此時他才發現,自己肚子裡面已經非常飢餓,再看看天色,竟已是夕陽西下。

對於張俊來說,卻也很清楚這種情況在求道的時候乃是正常現象,他看了看旁邊的陳明,發覺好友依然是如痴如醉,沉浸書中,便直接前往旁邊的膳堂用餐了。

之前在訓導的引領下,張俊已經來過膳堂,但也只是記個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

而且當時並非飯點,膳堂裡面人數寥寥無幾,此時張俊過來時候便不一樣了,只覺得人聲鼎沸,人頭湧動,前方的視窗處更是有十幾個掌勺的大師父一字排開。

不僅如此,旁邊的牆上還有一些他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題字。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

慢熬風花,細燉雪月,四方食事不過一碗開心。

這些句子張俊初看起來覺得一般,但此時聞著飯菜香味,看著熙熙攘攘的食客,卻頓時覺得十分溫暖。

緊接著張俊一路看了過去,發覺飯食區人氣最旺的就是“定食區”,這裡最低只要五文錢(摺合rmb五塊)就能吃到一份定食。

具體為主食搭配一葷兩素。

主食的種類有:米飯/粥/饅頭/花捲

葷菜有:泰州鹹鴨蛋(一份兩個,切成四片),遼東金蝦拌王瓜,油煠燒骨,幹蒸劈酒雞,糊辣醋腰子,白水煮大肉,蒸魚

素菜有:王瓜拌菜,素熇插清汁,五味蒸麵觔,綠豆棋子面45,炒筭子,蒜醋白血湯(豆製品湯),苦菜根醃菜,蒲公英涼拌,龍鬚菜(石花菜)。

同時,旁邊還有免費的甩袖湯和醃鹹菜,餐具也是洗得很乾淨的木盤和竹筷。

若是出價到八文錢,定食便是主食+兩葷三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