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文華殿,空氣中瀰漫著清冽的龍涎香。
趙晗按例來此為趙禎進講經史,只見他身穿墨綠官袍,手持經卷,立於御案之側。
趙禎今日則是一身淡黃常服,髮間的玉冠泛著溫潤的光澤,比起往日,面上更添了幾分慈愛與欣慰。
待進講結束,趙禎並未讓趙晗離開。
若有所思的望了他一眼,突然想起昨晚自己批閱過的一份奏章。
暗自思肘片刻後,決定以此來考考他。
於是乎,趙禎故作閒話道:“今日所講《尚書·無逸》中:先知稼穡艱難一句,朕倒想起個現成例子。”
“兩浙連日干旱,蝗災更盛,以秀州最為嚴重,昨日特上奏章,祈求朝廷增派糧食六萬石。”
“若將此議交給你來決斷,當如何處置?”
趙晗聞言,心頭驟然一緊。
他知道官家這是在考校自己的才能,若是回答不妥,惹到官家不快,被降職發配苦寒之地為官可是大有人在。
於是乎,他穩了穩心神,略一沉吟,鄭重開口道:“六萬石糧食看似數目,背後卻是百萬黎庶的性命。”
“然秋收在即,雖說收成比不得往年,可至少能讓百姓熬過這個冬天。”
趙禎眉頭一挑,目光微凝,語氣裡透著幾分意外。
“以愛卿的意思,朕是不該下旨撥糧了?”
趙晗聲音沉穩而堅定,拱手道:“回官家,的確不該直接撥糧。”
此話一出,殿內驟然一靜。
一旁的張茂則心頭一震,忍不住用餘光悄悄打量著官家神色。
這位以仁治天下的官家,最見不得的便是黎明百姓受苦。
殿下竟直言拒撥賑糧……怎麼好端端的要自己往槍口上撞……
“朕再給你一次機會,想好了回答。”趙禎深吸一口氣,直直盯著趙晗。
趙晗深深一揖,“臣以為不單不該撥糧,還應趁早抬高糧價。”
趙禎眉頭不禁擰的更深了。
“還望官家聽臣細細道來。”
“兩浙遇大旱與蝗災,糧價必定大漲。”
“當地官府可趁早以高於市價收購糧食,糧商逐利,見有利可圖,定會不辭辛勞從湖廣、江淮等地調糧入兩浙。”
“還可命令各州縣設立專門的糧食收購點,給運糧商人發放通行憑證,並免除他們沿途的商稅。”
“待糧食源源不斷湧入兩浙,糧價自然會回落,即便有些糧商意圖囤貨居奇,那也無妨。”
“屆時官府可以開倉放糧平抑價格,並且新糧不斷運來,囤貨的糧商們若不低價拋售,糧食就只能爛在倉庫內。”
“此外,還可鼓動兩浙的商賈富戶大肆吃喝玩樂,廣修園林,開造畫舫。”
“此舉一來快速回籠他們手中的遊資,避免湧入糧食市場興風作浪。”
“二來可為受災百姓提供些許生計。”
“此乃微臣拙見,惟望官家明鑑。”說罷,趙晗從容拱手,眉目間不見半分忐忑。
趙禎手指在案上輕叩著,腦中快速推敲此法的可取之處。
片刻後,他向趙晗投去尤為欣賞的目光,“好啊,此舉甚好!既不傷朝廷根本,又可活百萬生靈!”
“就按你說的這麼做,若兩浙災情得以順利緩解,朕必有厚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