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都巡檢使李彬見到張輔後,不禁喜極而泣,拱手道:“大將軍!”
“西夏大軍分三路強攻而來,以金明寨軍力,只怕不過三日,便要……”
張輔抬手扶住他後,當即與趙晗顧偃開等人一道登上城樓。
只見不遠處,屍野遍地,身披冷鍛重甲的鐵鷂子軍列成鐵牆般的陣勢,不斷進行一輪又一輪的猛攻。
張輔快速思索一番後,握拳道:“傳本將令,分兵三路,速速迎敵!”
“此舉不妥!”不等一旁士兵應聲,趙晗直接開口打斷。
“何處不妥?”張輔眼下閃過一抹疑惑。
趙晗拱手道:“分兵則勢弱!鐵鷂子與步跋子皆是西夏精銳,若我軍分散,極有可能被各個擊破!”
“末將觀敵軍雖分三路,中軍推進最急,左右兩翼稍緩,顯是主帥急於求勝。”
“我軍若集中精銳,直取中軍,未必不能一戰破敵!”
“末將願親率驍騎營前去一戰!”
張輔抬眸緊盯著趙晗,心中權衡一番後,開口問道:“戰場上不可衝動行事,你當真思慮周全了?”
“不錯!”趙晗昂首,眼中戰意如火。
顧偃開上前一步,“末將以為,此法可以一試,若能速戰速決,或可扭轉戰局。”
“末將願率輕騎為趙副將掠陣,確保兩翼不得合圍。”
見他皆信心滿滿,張輔高聲道:“好!”
“趙晗你率精騎直取中軍,顧侯負責轄制左右兩側,記住不可戀戰。”
二人肅然抱拳。
不多時,城樓下,驍騎營與一眾精騎已列陣完畢。
趙晗翻身上馬,長槍高舉:“開城門!”
隨著絞盤轉動聲,沉重的城門緩緩開啟,趙晗身先士卒,策馬向前。
一眾兵將們如怒濤般跟著湧出城門,遠處,鐵鷂子軍陣中響起一片號角。
“散開陣型!”趙晗大喝一聲。
驍騎營立即化整為零,以三人為伍,穿插分割。
趙晗親率一隊精銳直插敵陣中央,長槍所向,一個照面便挑翻當先一名鐵鷂子。
東側,顧偃開亦是一馬當先,雖已年過四十,衝鋒之勢絲毫不減當年,槍尖專挑敵西夏騎兵的面門,咽喉等甲冑薄弱處刺去。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就在眼前!”
“殺!!!”
不多時,在驍騎營靈活的穿插戰術下,西夏中路大軍節節敗退,已呈潰散之象。
近千名由党項貴族子弟與西夏精銳武士組成的鐵鷂子軍,難以置信的看著愈戰愈勇的驍騎營將士們。
“速速稟報大將軍!周軍這次有備而來!”一名西夏將領沉聲吩咐道。
城樓上,張輔長長吐出一口濁氣,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就在這時,一名身穿勁裝,面容硬朗計程車兵邁步上前,附在他耳邊低聲呢喃幾句後。
張輔面色隨之一變,看趙晗的眼神頓時變了幾分,低聲道:“若京營生變,速速傳信來!”
士兵點點頭,不動聲色的退下。
直至暮色四合,西夏三路大軍倉皇而退,千名鐵鷂子士兵的折損近半。
金明寨,中軍大帳內。
首戰告捷,張輔已經遣塘騎快馬加鞭將捷報送往汴京。
“好小子,沒讓老夫白費這番力氣!”
顧偃開一邊擦拭著盔甲上的鮮血,一邊笑呵呵的看著趙晗。
——
與西夏首戰告捷,塘騎深知這對大周意味著什麼。
他快馬加鞭,晝夜不息,七日後,清晨,東方將將露出一抹魚肚白,
汴京城,城門在吱呀聲中緩緩開啟。
守城士兵們打著哈欠,正活動著站得僵硬的四肢,耳邊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頓時睡意全無,瞪大眼睛望去,只見一騎快馬已踏著煙塵急速而來,馬背上的塘騎背插三面紅色令旗,這是大捷的標識。
“邊關捷報!”
塘騎的聲音有些沙啞,顧不得和守城士兵打招呼,策馬直奔皇城而去。
“嗯?捷報?什麼捷報?”
守城士兵神色一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待反應過來時,塘騎已經駕馬離去,不見蹤影。
今日正直常朝。
趙禎臉色有些不大好,一是心中前掛著趙晗,二是兗王越來越不安分。
按例聽完百官們的奏報後,正欲宣佈退朝時。
只見張茂則滿面紅光,拿著一份札子急匆匆的步入殿內,在趙禎耳邊低語起來。
趙禎眉頭一蹙,忙不迭接過他手中的札子,細細掃過後,整個人神色一震。
這般變化,看的殿中眾臣面面相覷。
站在前排的韓章忍不住上前半步,卻又礙於禮制不敢貿然開口。
“好!好!好!”
“諸卿,西北大捷!我軍與西夏首戰告捷!驍騎營大破鐵鷂軍!”趙禎說話間,強壓下心頭的激動。
滿殿朝臣聞言,皆是難以置信的看著趙禎。
尤其是盛紘,險些雙腿一軟,癱倒在地。
驍騎營大破鐵鷂軍!那他女婿豈不是當記頭功啊!
趙禎眯起眼睛,幽幽道:“盛卿何在?”
“臣在!”盛紘握緊笏板,小心翼翼出列。
“趙副將親率驍騎營大破鐵鷂軍,你得了個好女婿啊!”
盛紘深吸一口氣,餘光瞥見四周同僚們,無不向自己投來羨慕的目光。
他小心翼翼道:“官家明鑑,此次西北捷報,全賴官家知人善任,趙副將忠勇勤勉,將士效死用命。”
“臣不過適逢其會,有幸能與趙家結親,實在慚愧。”
趙禎聞言,不禁朗聲一笑,只覺這廝說話當真是滑不溜手,滴水不漏。
待退朝後,前腳剛一邁出垂拱殿,四五名同僚們一蜂窩圍在盛紘身側。
“恭喜盛大人,慧眼如炬,覓得這般乘龍快婿!”
“盛兄何時得空?寒舍新得了兩壇紹興黃,正愁無人共賞。”
“……”
盛紘晃了晃腦袋,只覺四面八方都是道賀之聲,他含笑一一應對著。
待出了宮門,迫不及待鑽進馬車,吩咐道:“快,趕快回府,再去把華兒叫來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