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廷燁斜眼看著趙晗,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呵呵笑道:“趙兄多慮了,我雖混不吝,但斷不會因女色而荒廢了學業。”
“我是去讀書的,書院裡都是男人,哪來的女色,更何況我又沒有斷袖之癖。”
趙晗欲言又止,他記得很清楚,顧廷燁正是在白鹿洞書院時被朱曼娘蠱惑。
這個女人看似柔弱,實則心如蛇蠍,可把顧廷燁坑的不輕。
“仲懷你還是應當謹慎行事,你寧遠侯嫡子的身份,很容易招來別有用心之人。”
顧廷燁放下酒杯,收起了玩笑神色,點頭道:“放心吧,我此去只會安心讀書,連女人的髮絲都不會碰一根!”
“你可莫要忘了今日的話。”
趙晗輕輕吐出一口濁氣,他也只能言盡於此。
酒過三巡後,夜色漸深,二人在月色下作別後便各自踏上回府的馬車。
此時,貢院內,九進院落燈火通明,朱漆大門緊閉,禁軍持戟而立,肅穆森嚴。
封彌後的考卷需送至謄錄院,經過謄錄官用硃筆抄錄好後。
會再送去對讀所,由對讀官逐字核對硃卷和墨卷,確保謄錄無誤。
若有錯處,則會用黃筆標註,並且上報修正。
對讀無誤的考卷再送去編排所,由編排官對考卷進行編號,防止考官辨認出考生身份。
這一通流程走完,原卷封存,硃卷送去考官廳,交給主考官和副考官以及同考官們共同批閱。
今年春闈的主考官是禮部尚書韓章韓大人,副考官為工部侍郎海彥平。
一個正二品,一個從三品,擔任同考官的也都是精通經義詩賦的翰林學士和六部郎官們。
考官們會在考卷上批註通、粗、否三等,還會寫下簡短評語。
通為合格,粗是一般,否是不合格。
考官廳內,燭光搖曳。
韓章獨坐正廳,面前堆積著同考官們已經批閱為“通”的硃卷。
他時而捋須沉思,時而提筆批註,時而發出一聲驚歎。
東西廂房內,數名同考官們一絲不苟的埋頭批閱考卷。
他們常常還會因為一篇策論而爭執不下,甚至吵的面紅耳赤,拍案而起,悄悄在心中問候對方九族。
就這樣,一連過去半月,總算到了放榜的日子。
榆林巷,盛宅。
盛維一邊向門外走去,一邊開口道:“盛老弟他們已經進汴河了,再有三兩日就能抵達,今日只能由我代他與你一道去看榜了。”
“賢侄,你心中可緊張否?”
趙晗笑著搖頭。
“橫豎筆墨已幹,文章已定,再緊張也無事於補,倒不如省些心力。”
盛維聞言朗聲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賢侄倒是通透,時辰不早了,快上馬車吧。”
不多時,三輛馬車緩緩向著貢院的方向出發。
待趙晗等人趕到時,雖然貢院大門仍舊緊閉,可外頭已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
有看榜的考生和家人,也有不少商賈富戶在這裡等著榜下捉婿。
馬車才剛一停穩,品蘭就迫不及待的撩開車簾,一個輕巧的躍身跳了下來。
“趙家哥哥,我去幫你看榜了!”
她轉頭見淑蘭正拎著裙角,在女使的攙扶下慢條斯理的走下馬車,忍不住催促道:“二姐姐,你倒是快點!”
說罷,她直接拉起淑蘭的手。
“你這丫頭,外頭這麼多雙眼睛看著,能不能有點規矩。”
淑蘭話雖如此,可一下馬車,還是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盛維和趙晗站在馬車旁,看著兩個姑娘的身影消失在熙攘人群中,不由搖頭失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