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114章 蝴蝶翅膀

李文忠時刻在關注著應昌方面的訊息,第一時間就得知了至正帝駕崩的情報。

他當機立斷,拋下輜重後勤,率領大軍日夜兼程奔襲應昌。

新皇即位必然會帶來朝局的混亂,哪怕元昭宗繼位前就深度介入朝堂,依然不能例外。

以至於直到李文忠的大軍來到應昌城下,元昭宗才知道明軍打過來了。

不過他比他爹至正帝有骨氣,並沒有棄城逃跑,而是聚攏全城兵力,準備給李文忠來一個大的。

他想的很美好,自己剛剛繼位人心不服。

只要能擋得住李文忠,自己的威望就將超過父親至正帝,成為大元新的皇帝。

不過他也沒有盲目,在堅守的同時,還派人去遼東等方向搬救兵。

到時候大軍合圍,李文忠就是插翅也難飛。

擊敗大明名將李文忠,想想都讓人激動啊。

大元只有在我的帶領下,才能力挽狂瀾,奪回失去的一切。

總之一句話,未來是美好的,只要堅守住就有希望。

李文忠也很配合他,大軍竟然四面合圍,沒有留一絲縫隙。

元昭宗大喜,自古攻城必圍三闕一,以防止守城方見無路可逃生出死志。

李文忠竟然四面合圍,犯下了兵家大忌,枉為名將。

這一次合該我功成名就。

然後他就知道了,什麼叫活學活用,也知道了李文為什麼是名將。

李文忠只用了一招佯攻,就讓應昌牢固的城防露出了破綻。

第一天先讓大軍進行城南,第二天上午依然攻城南。

元昭宗倒是很有定力,依然堅守原來的戰略毫不動搖。

第二天下午,明軍突然猛攻城北。

這次的進攻非常猛烈,幾次明軍都殺上了城頭。

不過很快就被元軍給驅趕了下去。

元昭宗大喜,我就知道李文忠要搞聲東擊西的把戲,這下黔驢技窮了吧。

李文忠似乎有些惱羞成怒,下令大軍猛攻城北。

一時間元軍防守壓力倍增,元昭宗就將主力調到了城北防守。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主力剛調走不久,明軍再次猛攻城南。

元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被明軍一股氣登上了城頭。

人心本就不安的元軍,軍心徹底丟失,開始成批的逃跑。

還在做美夢的元昭宗大驚,倉皇之下根本就來不及做任何準備,在親衛的拼死保護下殺出了重圍。

等確定安全之後清點人數,發現只剩下一百餘騎。

滿朝文武只有五六個陪他一起逃了出來,其餘全部留在了城裡。

這一刻,元昭宗所有的雄心壯志,全部灰飛煙滅。

他終於理解了父親,為什麼一聽到明軍到來就提前逃跑。

原來真的打不過。

但元昭宗還面臨一個問題,接下來去哪。

想起王保保的信,他本來想去和林,卻被手下給勸阻了。

王保保心思不定,萬一他真的有反心呢?

而且你就帶著我們這幾個人過去,手裡無兵無權,小心他挾天子以令諸侯。

況且他手下只有六七萬人,大部分都是新兵,戰鬥力很差。

靠這點人是擋不住明軍的。

不如去捕魚兒海,那裡是直屬於汗帳一系的勢力範圍。

你去了之後,能快速的拉起一支新的隊伍。

手中有兵你才是蒙古大汗和大元皇帝啊。

而且捕魚兒海離遼東很近,遼東納哈出手裡有二十萬大軍,還有心向大元的高麗。

這一番說辭,成功的說動了元昭宗。

他當即就帶著殘兵去了捕魚兒海。

王保保直到二十餘天后才得知這個訊息,氣的差點昏厥過去。

他知道,這次大元真的完了。

本來他計劃的是,靠著自己手裡的力量,再加上元昭宗的名義,起碼可以拼湊出一支十幾二十萬的大軍。

而且和林在草原的中心地帶(外蒙古境內),大明想進攻這裡屬於勞師遠征。

光糧草補給就能將明軍拖垮。

到時候明朝真要是敢進攻和林,他依靠地利定然能給予迎頭痛擊。

然而現在一切計劃都破滅了。

靠他一個在草原毫無根基的軍閥,根本就號令不動任何人。

也很難從其他部落那裡,獲得太多的增援。

別說擴軍了,他手中的糧食,能不能養活現有的手下都是兩說。

至於帶兵去捕魚兒海和元昭宗匯合……

以前他或許還會有這樣的想法,但現在他不敢了。

元昭宗和朝中大臣明顯不信任他,要是帶兵過去,別人只會懷疑他想火併。

況且就這樣過去,無異於羊入虎口。

他雖然不想內鬥了,但也不想去送死。

回想造成這一切的根源,他心中充滿了無奈。

離間計,真的是屢試不爽啊。

他倒沒有怪明朝那邊陰險,大家針鋒相對,無所不用其極。

怪別人狡詐,只能說明自己無能。

唯一讓他難受的是妹妹的遭遇。

哥哥無能,沒辦法將你救出來,只希望那馬鈺能對你好一點。

——

再說李文忠這邊,雖然元昭宗逃走很讓他遺憾,但清點戰利品之後可謂是大喜。

元昭宗壓根就沒想過逃跑,所以事先沒有任何準備。

等明軍攻破應昌城,可以說將元朝的高層幾乎全部活捉。

包括元昭宗的太子、皇后、嬪妃,各王公大臣數不勝數。

還在寶庫裡找到了金、宋等朝的玉璽,以及其它珍寶無數。

可以說,蒙元數百年積累的珍寶,被大明一次性打包。

之後李文忠率軍凱旋,路上還順手攻下大興,活捉元朝國公江文清,俘虜元軍三萬七千餘人。

等他回到應天,朱元璋親自到碼頭迎接,足見有多興奮。

在慶功宴上,朱元璋當場宣佈冊封李文忠為曹國公,世襲罔替。

其餘諸將也各有封賞。

朱樉自然也來參加了慶功宴,比起其他人,他更關心另外一件事情。

瞅了個間隙,他問道:“表哥,可知元偽帝的行蹤?”

李文忠搖搖頭,說道:“我派人追蹤過他,只知他一路往東北而去。”

“具體去往哪裡,現在還不知道。”

“不過根據推測,十有八九是去了捕魚兒海。”

朱樉大喜,和林在西北方向,元昭宗一路往東北而去,可推測他沒有去和林。

別管他具體去了哪,只要沒有和王保保匯合就好。

“沒有去和林就好,我們的離間計成功了。”

李文忠自然也知道離間計的事情,於是笑道:

“元朝堪戰者唯有王保保一人,若讓他與元偽帝合兵一處,必為我大明心腹大患。”

“現在沒有了元偽帝的名義號令群雄,他就成了沒牙的老虎。”

“表弟此計,可當十萬大軍。”

朱樉也是非常高興,嘴上謙虛的道:

“表哥謬讚了,真正克敵制勝,還得依靠你們啊。”

朱元璋自然也很關心離間計之事,慶功宴結束後,君臣也談起了此事。

得知元昭宗沒有去和林,朱元璋大喜,立即調整了戰略。

“本來咱計劃明年讓天德去北平練兵,後年再攻打和林,與蒙元餘孽做最後的決戰。”

“現在看來計劃要略微調整一下了。”

於是他下令徐達、馮勝、傅友德諸將在山西練兵,又令李文忠去北平練兵。

同時命令兵部籌集軍需糧草。

“明年兵分三路,馮勝攻打河西走廊,徐達、傅友德率領主力攻和林,李文忠出居庸關牽制東北方向的敵軍。”

“務求畢其功於一役,將王保保徹底消滅。”

“沒了他,蒙元不過一群碌碌之輩,我大軍可從容平滅之。”

馬鈺得知此事之後,也非常的興奮。

不為別的,歷史真的改變了。

原本歷史上,至正帝死後,李文忠打下應昌。

元昭宗在最後時刻幡然醒悟,選擇了與王保保和解。

利用君主的名義,徵召了十幾萬大軍。

這才有了洪武五年,王保保的絕地反擊。

這一仗可以說,將明朝的統一步伐,拖後了至少十年。

現在,因為離間計的原因,元昭宗沒有去和林。

王保保一個漢化的蒙古人,號令不動任何人。

靠他手裡的那點力量,根本就抵擋不住徐達、傅友德統率的大軍。

歷史真的改變了。

至於朱元璋為何要提前一年發動北伐,這一點很好理解。

俗話說夜長夢多,一旦給王保保太多時間,說不定人家君臣就和解了。

就算不和解,以王保保的能力也完全可以兼併幾個部落,打下屬於自己的根基。

一旦他在草原紮根,大明再想消滅他就很難了。

正所謂宜將剩勇追窮寇,決不能給他這個機會。

朱元璋命令下達後,另一個人不願意了,那就是常遇春。

當天他就殺到乾清宮,將朱元璋給堵住:

“上位,咱們可是說好的,打草原得算我一個。”

朱元璋有些頭疼的道:“你的身體……”

常遇春使勁拍了拍胸脯:“我的手腳早就好了,這大半年每天都在訓練,比之前還要強壯。”

“您就放心吧。”

朱元璋無奈,只得讓他去了徐達那裡,並一再叮囑決不能大汗澆冷水之類的。

常遇春說道:“您放心,我還不想死呢,這次保證好好照顧自己。”

拿到任命書之後,常遇春就火急火燎的出發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