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114章 蝴蝶翅膀

馬鈺等人一直將他送到碼頭江邊,直到他乘坐的船消失才返回。

看著擔憂的常妃等人,馬鈺又安撫了一下大家。

好不容易出了一趟城,大家並沒有著急回去,而是在城外轉了一圈。

還特意跑到難民營檢視情況。

朱標介紹道:“北方已經平定,朝廷開始往中原遷徙百姓。”

“難民大部分都已經被送去了北方安置,應天的壓力小了許多。”

看著空蕩蕩的難民營,馬鈺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朝廷準備怎麼遷徙百姓,有計劃了嗎?”

這裡也沒有外人,朱標就說道:

“從南方往北遷徙,先遷一部分無地少地的百姓過去,然後再遷大戶。”

馬鈺點點頭,忽然問道:“都城放在哪,確定了嗎?”

常茂、朱樉等人也都看了過來。

朱標倒也沒有隱瞞,說道:“你不問我也正想與你商量,你覺得安陽如何?”

馬鈺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從寶鼎被挖出來那天開始,他就猜到國都很有可能會放在那裡。

“我覺得挺好的,地處河南、山東、北平、山西四省交界,乃中原腹心之地。”

“西有太行山做屏障,東部有廣闊的平原,可減輕京城的漕運壓力。”

“有洹河、漳河提供水源和航運能力,船隻可直通黃河和大運河。”

“且地勢較高,既能享受到黃河帶來的便利,又不用擔心其氾濫。”

“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洛陽和長安那樣的天險拱衛,必須要構建堅固的城池。”

朱標笑道:“前年在牢裡你曾經說過,天下沒有十全十美之地。”

“安陽除了天險不多之外,其餘條件都遠超其它各地,已經是最適合做京畿的地方了。”

馬鈺也笑道:“哈哈,我自己都忘了曾經說過這話了。”

“不過,朝廷現在正在營建鳳陽皇宮,還有餘力另建一座皇城嗎?”

提起鳳陽皇宮,朱標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目光朝常茂等人看了一眼。

常妃秒懂他的意思,站出來說道:

“那邊是什麼,你們陪我一起去看看吧。”

幾人自然都知道有不方便自己聽的話,都跟了過去。

只剩下朱標、馬鈺、朱樉三人。

朱標這才說道:“鳳陽皇宮那裡出問題了。”

馬鈺心中一動,莫非是貪腐的事情被查出來了?

臉上故作疑惑的道:“出什麼事情了?”

朱標說道:“讓二弟和你說吧,他最清楚不過了。”

朱樉當即就將情況給解釋了一遍。

正如原本史書上所寫的那般,鳳陽皇宮營建除了貪腐窩案。

被徵辟的民夫、工匠受到了欺凌。

“最嚴重的是,他們竟然將發放給民夫、工匠的口糧全部剋扣。”

“百姓不光要幹活,還要自己出錢買吃的。”

這事兒,還是錦衣衛在民間調查財稅問題,意外從一個民夫家裡得知了訊息。

然後順藤摸瓜查到了鳳陽皇宮貪腐案。

“當時部分受不了的百姓,已經有了暴動跡象。”

“那些貪官汙吏不但不知道安撫,竟然還想強壓。”

“如果不是我發現的早,恐怕已經發生民變了。”

說到這裡,朱樉臉上一片殺意,朱標眼神也是殺意盎然。

大明才剛剛建立三年,就差點逼的百姓造反,他們如何能不憤怒。

即便早就從史書上知道了此事,但親耳聽到百姓的慘狀,馬鈺也依然非常憤怒:

“陛下準備如何處置此事?”

朱標剋制住怒氣,說道:“李相近來身體欠佳,想要辭去相位安心修養。”

“我爹準備讓他去鳳陽督查此事。”

“等事情查清,就先把鳳陽的工程停掉,將人力抽調到安陽去營建新城。”

李善長生病這事兒馬鈺也聽說過,並不是裝病急流勇退。

他沒有這個覺悟。

他是真的生病了,不過並不是什麼急病,而是戰亂年代留下的一些老毛病。

年齡大了就開始集中爆發。

醫生給他的建議就是,靜養調理。

李善長還是很惜命的,已經做好辭職準備,等新丞相選出來他就可以退居幕後了。

朱元璋讓他去查鳳陽皇城貪腐案,倒也算是個不錯的安排。

以他的身份地位,查個貪腐還不是手到擒來。

然而熟知歷史的馬鈺卻忍不住苦笑起來。

讓李善長過去,那真的是讓賊去捉賊了。

想到這裡,他嘆了一聲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現在主持鳳陽皇城營建的,是誰的人?”

“這些人貪腐的那麼嚴重,朝廷卻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如果沒有人給他們打掩護,你們覺得可能嗎?”

朱樉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說道:“我早就覺得此事有鬼,看來果然如此。”

朱標眉頭緊皺,說道:“你是說李相?不可能吧,他圖什麼?”

馬鈺嘆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你想一想,劉中丞(劉伯溫)是怎麼和李相決裂的。”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道:“當然,我也只是猜測,具體如何還要查過之後才知道。”

朱標臉色凝重起來:“如果真如你所說,此事確實不能讓李相前去。”

“回去我就將此事告訴我爹,讓他另外任命一人前去。”

馬鈺沒有再說什麼,希望這一世鳳陽貪腐案能早點完結。

前世朱元璋察覺鳳陽那邊有問題,就讓賦閒在家的李善長前去調查。

結果可想而知,李善長抓了幾個小蝦米頂罪,真正的大老鼠都被保了下來。

朱元璋並不知道自己最信任的人,和他並不是一條心。

還表彰李善長乾的好,並讓他負責鳳陽皇宮營建。

一直到洪武八年,民夫工匠們實在受不了開始集體罷工,此事才徹底曝光。

朱元璋這時候也明白過來,李善長才是鳳陽貪腐的保護傘。

但因為顧念舊情,就替他洗脫了罪名,讓他全身而退。

當時朱元璋大機率是覺得,李善長都已經六十多了,且身體一直都不太好。

留他一命還能顧全君臣情義。

哪知道李善長老而彌堅,身體越來越好,一直活到七十多歲都沒有死的跡象。

想必朱元璋也很後悔,為啥沒有趁著鳳陽皇城窩案爆發的時候,就順手將他給收拾了。

結果自己還落了個屠殺功臣的罵名。

不過馬鈺並沒有勸說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打算,他要真敢這麼幹了,恐怕功臣集團秒秒鐘和他決裂。

就連朱元璋,也會懷疑他的用心。

點出可疑的地方就足夠了,剩下的交給朱元璋自己去決定。

——

乾清宮。

聽到朱標的彙報,朱元璋的臉色變得異常陰沉。

之前他只是沒有往那方面懷疑,這會兒經過提醒,他如何能意識不到問題所在。

仔細回想一下,鳳陽皇城的營造官吏很多都是李善長舉薦的。

大部分官吏,都能和他扯上關係。

他又怎麼可能對此事毫無所知?

關鍵是,李善長有前科。

之前就因為包庇犯罪的下屬,和劉伯溫決裂。

越想,朱元璋就越覺得這個推測八九不離十。

一想到李善長竟然欺騙自己,他內心就升起一股火焰。

不過最終,他還是將怒氣壓了下去,說道:

“標兒你多慮了,百室的為人咱知道,雖然小節有瑕疵,但大節向來沒有問題。”

“此事定然與他無關。”

朱標心下嘆息,父親還是顧念舊情啊。

他自然不會硬著頭皮和父親對著幹,於是順著說道:

“我也是這般想的,李相乃大明開國第一功臣,豈會做出此等貪贓枉法之事。”

對兒子的態度,朱元璋很是滿意,不過他也知道再讓李善長過去已經不現實,就說道:

“但你的顧慮也不無道理,正所謂瓜田李下。”

“鳳陽皇城營造的官吏,多與百室有關係,再讓他過去調查,確實多有不妥。”

“當另外選一能臣過去方可。”

朱標說道:“父親英明,只是不知朝中有誰能擔當此大任。”

現在的關鍵,已經不是處置鳳陽那些貪官汙吏,而是在李善長的保護下將那些人給處理了。

還不能牽連到李善長。

也就是說,這個人得符合以下標準。

能力足夠強,不怕李善長,又能體會上意。

可以將事情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要波及太廣。

楊憲第一個被否決,他和李善長有大仇,讓他去必然會將李善長給拉下水。

浙東派系也不行,他們巴不得把事情鬧大。

多拉一些淮右派系的人下水。

其他人好像也都不合適,要麼不敢得罪李善長,去了大機率就是象徵性的走一圈。

要麼就是能力不夠,要麼就是太方正不懂的體會上意。

思來想去,朱元璋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朱標也有些頭疼,有李善長在,這事兒好像還真不好辦。

就在這時,內侍來報:

“陛下,劉中丞求見。”

劉伯溫?

父子倆相互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裡看到了答案。

踏破鐵鞋無覓處,最合適的人選這不就自己送上門了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