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67章 儒教

妖僧道衍。

黑衣宰相姚廣孝。

朱棣最重要的謀主,靖難最大的推手之一。

醫學世家出身,十四歲削髮為僧,卻拜道士為師,後又精研儒學。

可謂是儒釋道三家貫通。

他的情況完全符合馬鈺的標準。

對儒家思想不迷信,也完全不在乎儒家的權威,更不會在乎社會壓力。

關鍵,他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

洪武八年,朱元璋徵召精通儒學的人入宮應對,他就很積極的參加了。

只可惜,學貫三教在宋朝以前,那是世人敬仰的大學者。

可在宋朝之後的儒家眼裡,就是不務正業。

最終他並沒有被授官。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太急於求成,過於表現自己,不被朱元璋喜歡。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次出仕都以失敗告終。

之後就是長達七年的蟄伏。

這七年他隱去了自己的鋒芒,結交了一些有用的朋友。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朱元璋再次徵召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

他透過朋友的舉薦再次獲得了機會。

這次他沒有直接去找朱元璋,而是先見了朱棣。

在經過一番長談之後,成功說服朱棣。

並在朱棣的主動要求下,成功邁出了第一步,成為了燕王隨侍。

之後又是長達十餘年的經營。

他一步步取得朱棣的信任,並在關鍵時刻推了一把,改變了歷史走向。

根據歷史記錄,他自己過的不說多簡樸,至少不奢華。

對美色、金錢完全不感興趣,華夏人最重視的子嗣,他也毫不在乎。

甚至權力慾望也很一般,至少史書上並未沒有,他試圖直接掌握權力的記錄。

他的權力,都是來自於朱棣的信任。

如果非要說他圖什麼。

或許是為了名。

但馬鈺認為,他更多是為了證明自己,為了讓自己的一身所學有用武之地。

亦或者說,他享受那種攪動風雲的感覺。

如果他真的是個清心寡慾的和尚,馬鈺還真不一定有把握說服他。

但既然他是這種性格,事情反而就好辦了。

就直接告訴他,有沒有興趣在儒家頭上動動土。

相信他會立即加入進來的。

接下來就是如何說服朱元璋和馬皇后了。

至於私下聯絡姚廣孝……想都不要想。

自己一舉一動都在朱元璋的監視之下,想瞞著他找人根本不可能。

況且,姚廣孝第一次出山,直奔朱元璋而去。

第二次出山降低了目標,找的也是朱棣。

很顯然,他的目標就是皇家。

說白了,他想要的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不是從基層一點點往上爬。

雖然現在自己是馬皇后的從侄,可說破天也是外臣,且才十來歲。

靠自己是很難說服姚廣孝的。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藉助朱元璋的手把姚廣孝找過來。

剩下的就簡單了。

所以,說到底這事兒還是得找朱元璋和馬皇后解決。

馬鈺大腦急速轉動,很快就有了思路。

他還順便調整了一下,等會兒要和馬皇后說的話。

要把朱元璋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引導。

等到達坤寧宮正殿,他已經徹底理清思路。

當即就邁步進入正堂,發現朱元璋、朱標也在。

對此他並不意外,儒家出了問題,那關係可是非常大的。

朱元璋和朱標兩人肯定會在場,以便於親自了解詳情。

見過禮之後,他在朱標下首坐下。

馬皇后先開口說道:“這麼快就出來了,沒談攏?”

馬鈺點點頭,說道:“壓根就沒談,我只是試探了一下。”

“發現他才是舊秩序的代言人,就離開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他是當世文魁,如果儒家真的出了問題,他會沒有責任?”

“你找他去談,怎麼可能會有結果。”

馬鈺只是嘆息了一聲,並沒有說什麼。

這時朱標問道:“表弟,儒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我想了許久卻沒有一點頭緒,你就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們吧。”

馬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按照之前想好的思路,說道:

“在談儒家的問題之前,我先和你們說一說宗教化和世俗化吧。”

三人都不禁精神一振,這是又要講大課了啊。

“宗教以超自然信仰為核心,就是有一個或者一群不容褻瀆的神靈。”

“透過儀式、經典和神職人員傳承教義,形成獨特的宗教文化形態。”

“宗教普遍都很極端,除了自己的神和教義之外,其他一切思想都被斥之為歪理學說。”

“他們將神靈置於一切之上,將神靈作為一切的出發點和歸宿。”

朱元璋下意識的反駁道:“不盡然,道教就不太在乎這些東西。”

馬鈺說道:“道教不過是道家的衍生物罷了,與其說他們是宗教,不如說在模仿宗教求存。”

朱元璋想要反駁,他可是當過和尚的,這一塊是有經驗的。

馬皇后熟悉他的秉性,知道他好抬槓的毛病犯了。

眼睛一瞪,說道:“你還聽不聽了。”

朱元璋連忙道:“聽聽聽,咱就是隨便問問。”

又對馬鈺說道:“你繼續說,繼續說。”

馬鈺和朱標忍俊不禁,對朱寶具還是得馬皇后啊。

“世俗化,是以現實生活為根基。”

“更加關注民生、生產力發展、社會秩序,強調理性,重視祖宗傳承下來的經驗。”

“直白點說,世俗化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是讓天下更有秩序,讓百姓過的更好。”

“只要能實現這個目標,所有手段、思想,都是可以拿來用的。”

朱元璋、馬皇后和朱標都不禁點頭,這才對嗎。

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神靈不要也罷。

馬鈺繼續說道:“世界上大部分的文明,都是基於宗教思想建立的,宗教色彩非常的濃厚。”

“唯有華夏文明,在誕生之初就擺脫了宗教影響。”

“事實上,華夏自身從始至終,都沒有誕生過真正的宗教。”

“我們的祖先最初信仰天地自然,太一神、昊天上帝等等,其實都是蒼天的具象化。”

“再之後,就開始信仰祖先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