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僧道衍。
黑衣宰相姚廣孝。
朱棣最重要的謀主,靖難最大的推手之一。
醫學世家出身,十四歲削髮為僧,卻拜道士為師,後又精研儒學。
可謂是儒釋道三家貫通。
他的情況完全符合馬鈺的標準。
對儒家思想不迷信,也完全不在乎儒家的權威,更不會在乎社會壓力。
關鍵,他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
洪武八年,朱元璋徵召精通儒學的人入宮應對,他就很積極的參加了。
只可惜,學貫三教在宋朝以前,那是世人敬仰的大學者。
可在宋朝之後的儒家眼裡,就是不務正業。
最終他並沒有被授官。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太急於求成,過於表現自己,不被朱元璋喜歡。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次出仕都以失敗告終。
之後就是長達七年的蟄伏。
這七年他隱去了自己的鋒芒,結交了一些有用的朋友。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朱元璋再次徵召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
他透過朋友的舉薦再次獲得了機會。
這次他沒有直接去找朱元璋,而是先見了朱棣。
在經過一番長談之後,成功說服朱棣。
並在朱棣的主動要求下,成功邁出了第一步,成為了燕王隨侍。
之後又是長達十餘年的經營。
他一步步取得朱棣的信任,並在關鍵時刻推了一把,改變了歷史走向。
根據歷史記錄,他自己過的不說多簡樸,至少不奢華。
對美色、金錢完全不感興趣,華夏人最重視的子嗣,他也毫不在乎。
甚至權力慾望也很一般,至少史書上並未沒有,他試圖直接掌握權力的記錄。
他的權力,都是來自於朱棣的信任。
如果非要說他圖什麼。
或許是為了名。
但馬鈺認為,他更多是為了證明自己,為了讓自己的一身所學有用武之地。
亦或者說,他享受那種攪動風雲的感覺。
如果他真的是個清心寡慾的和尚,馬鈺還真不一定有把握說服他。
但既然他是這種性格,事情反而就好辦了。
就直接告訴他,有沒有興趣在儒家頭上動動土。
相信他會立即加入進來的。
接下來就是如何說服朱元璋和馬皇后了。
至於私下聯絡姚廣孝……想都不要想。
自己一舉一動都在朱元璋的監視之下,想瞞著他找人根本不可能。
況且,姚廣孝第一次出山,直奔朱元璋而去。
第二次出山降低了目標,找的也是朱棣。
很顯然,他的目標就是皇家。
說白了,他想要的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不是從基層一點點往上爬。
雖然現在自己是馬皇后的從侄,可說破天也是外臣,且才十來歲。
靠自己是很難說服姚廣孝的。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藉助朱元璋的手把姚廣孝找過來。
剩下的就簡單了。
所以,說到底這事兒還是得找朱元璋和馬皇后解決。
馬鈺大腦急速轉動,很快就有了思路。
他還順便調整了一下,等會兒要和馬皇后說的話。
要把朱元璋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引導。
等到達坤寧宮正殿,他已經徹底理清思路。
當即就邁步進入正堂,發現朱元璋、朱標也在。
對此他並不意外,儒家出了問題,那關係可是非常大的。
朱元璋和朱標兩人肯定會在場,以便於親自了解詳情。
見過禮之後,他在朱標下首坐下。
馬皇后先開口說道:“這麼快就出來了,沒談攏?”
馬鈺點點頭,說道:“壓根就沒談,我只是試探了一下。”
“發現他才是舊秩序的代言人,就離開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他是當世文魁,如果儒家真的出了問題,他會沒有責任?”
“你找他去談,怎麼可能會有結果。”
馬鈺只是嘆息了一聲,並沒有說什麼。
這時朱標問道:“表弟,儒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我想了許久卻沒有一點頭緒,你就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們吧。”
馬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按照之前想好的思路,說道:
“在談儒家的問題之前,我先和你們說一說宗教化和世俗化吧。”
三人都不禁精神一振,這是又要講大課了啊。
“宗教以超自然信仰為核心,就是有一個或者一群不容褻瀆的神靈。”
“透過儀式、經典和神職人員傳承教義,形成獨特的宗教文化形態。”
“宗教普遍都很極端,除了自己的神和教義之外,其他一切思想都被斥之為歪理學說。”
“他們將神靈置於一切之上,將神靈作為一切的出發點和歸宿。”
朱元璋下意識的反駁道:“不盡然,道教就不太在乎這些東西。”
馬鈺說道:“道教不過是道家的衍生物罷了,與其說他們是宗教,不如說在模仿宗教求存。”
朱元璋想要反駁,他可是當過和尚的,這一塊是有經驗的。
馬皇后熟悉他的秉性,知道他好抬槓的毛病犯了。
眼睛一瞪,說道:“你還聽不聽了。”
朱元璋連忙道:“聽聽聽,咱就是隨便問問。”
又對馬鈺說道:“你繼續說,繼續說。”
馬鈺和朱標忍俊不禁,對朱寶具還是得馬皇后啊。
“世俗化,是以現實生活為根基。”
“更加關注民生、生產力發展、社會秩序,強調理性,重視祖宗傳承下來的經驗。”
“直白點說,世俗化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是讓天下更有秩序,讓百姓過的更好。”
“只要能實現這個目標,所有手段、思想,都是可以拿來用的。”
朱元璋、馬皇后和朱標都不禁點頭,這才對嗎。
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神靈不要也罷。
馬鈺繼續說道:“世界上大部分的文明,都是基於宗教思想建立的,宗教色彩非常的濃厚。”
“唯有華夏文明,在誕生之初就擺脫了宗教影響。”
“事實上,華夏自身從始至終,都沒有誕生過真正的宗教。”
“我們的祖先最初信仰天地自然,太一神、昊天上帝等等,其實都是蒼天的具象化。”
“再之後,就開始信仰祖先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