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71章 千頭萬緒

莫非是他和皇帝說了什麼?

再聯想到他從自己家出去,隨後就進了宮,不久後就出了這檔子事。

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對此宋濂倒也沒有生氣,而是覺得無奈。

在他看來,馬鈺先找自己談,是對自己的尊重。

自己沒接受提議,他才去找皇帝反應的。

這是符合禮節的,並非背後告狀的小人行徑。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是無奈。

關鍵馬鈺說的也沒什麼問題,有些儒生除了讀書,確實啥都不懂。

指望這種人管理好一方百姓,根本就不可能。

相反,他還得感謝馬鈺。

若真讓這些人當了官惹出禍事,敗壞的還是儒家的名聲。

與其將責任推到馬鈺身上,不如想想怎麼改變目前的窘境。

然而他也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

所以面對那些來找他主持大局的人,他也只能表示。

皇帝心意已決,大家還是齊心協力想想,怎麼解決儒生不通實務的問題吧。

他給出的建議是,儒生們可以在讀書的空檔,去衙門當一段時間的刀筆吏。

然而他的這個提議,卻讓很多儒生無法接受。

我們是清流,怎麼能從事濁官的工作。

部分儒生心中對他也生出了微詞。

你宋濂作為文臣領袖,怎麼就不敢和皇帝幹一架,讓皇帝知道一下我們儒生是不好惹的。

對此宋濂只感覺更加無奈。

內心都不禁有些認同馬鈺的說法了,有些儒生太天真,太不像話了。

不過氣歸氣,他也並非什麼都沒做。

第二天就上奏疏,學子們苦讀數十載,非常的不容易。

很多讀書人,更是傾盡家族之力供養出來的。

如果就此剝奪他們為官的資格,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過殘酷了。

況且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能讀書有所成的,都是佼佼者。

就這樣放棄他們,也不利於國家建設。

希望皇帝開恩,能酌情考慮再給他們一個機會。

這次朱元璋倒是沒有再反對,而是順水推舟的表示。

只要你們能解決儒生不通俗務的問題,咱也不是不能用他們。

至於怎麼解決,大家一起想辦法吧。

什麼時候想出來了,什麼時候允許他們做官。

輕描淡寫的一記四兩撥千斤,就將矛盾給轉移了。

不再是皇帝和儒生們的矛盾,而是儒家如何解決自身問題。

然而這種事情,一時之間又哪有什麼可行的辦法。

只知道死讀書的人,照樣沒官做。

與之相反的是,那些非儒家出身的官吏就高興壞了。

皇帝並沒有全面倒向儒家啊,選拔官吏的時候只看德行和才能,不看你是哪家的門徒。

於是,更多野路子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著響應朝廷的下一次徵辟。

李善長也大喜過望,接連推舉了很多‘人才’。

連周德興這種字都不認識幾個的,都被他塞進了刑部。

朱元璋只是看著,什麼都沒有說。

因為這些人大多都是開國勳貴,他這個皇帝要是反對,恐怕會有很多人覺得他刻薄寡恩。

但他也不是政治小白,沒辦法反對這種任命,卻可以用別的方法破壞。

沒多久他就以東南土民作亂為由,將周德興等人派往了前線。

其他勳貴,只要沒有能力擔任文職工作的,也全部被調走。

好不容易化解了這次危機,他並沒有太過高興。

天下一統在即,很多人的心思也開始活泛起來,想要在朝中謀求一個合適的位置。

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時,馬鈺之前的建議再次浮現在腦海裡。

他立即找到朱標,說道:“之前馬鈺提議,讓你去給勳貴子弟上課的事情不要再拖了,立即著手去做。”

朱標一驚,連忙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朱元璋就將李善長的行為,以及勳貴們的想法說了一遍:

“去教導勳貴子弟,讓他們影響自己家的長輩,希望能有一些作用吧。”

朱標也不敢再耽擱,很快就出宮找到馬鈺,將情況說了一下:

“這個建議是你提的,可有什麼教為兄的?”

馬鈺卻搖頭說道:“陛下的想法雖好,但我以為效果有限。”

“軍中驍將們怎麼會聽自家孩子的意見?”

“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從制度上入手。”

朱標嘆道:“話是如此,可現在事情千頭萬緒,一時間又哪裡顧得上這些。”

“況且你也知道,如果你之前的推測是真的,朝廷還需要勳貴們彈壓儒家。”

“眼下我們能做的,其實非常有限。”

“能將勳貴子弟引領好,已經很不容易了。”

馬鈺心下嘆息,確實如此啊。

事有輕重緩急,相對來說解決儒家的隱患才是最重要的。

至少要先把這個局給破開。

勳貴們的問題,反倒可以留到後面再說。

朱標怕他被嚇到,安撫道:“勳貴們只是想要一些好處罷了,並不是起了異心。”

“況且現在天下遠未一統,到處都需要用兵,他們也閒不下來的。”

“我們現在做這些,只是為了保證勳貴們的長遠利益罷了。”

馬鈺笑道:“我知道,不過解決勳貴問題,我倒是有個想法。”

朱標大喜,道:“快說說是何方法?“

馬鈺卻搖頭道:“不能說,至少現在還不適合說。”

朱標鬱悶的道:“我的表弟,你是想急死為兄啊,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

馬鈺卻堅定的道:“不是我想賣關子,而是這個法子對現在的你們來說,有些大逆不道。”

“我說了你們也接受不了,只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

“等將來時機成熟了,我自然會告訴你們的。”

大逆不道?接受不了?

朱標一臉懵逼,你這到底是什麼法子?

這反而更讓他感興趣了,不停的追問。

馬鈺被問的實在有些受不了了,乾脆道:

“我就直白點說吧,現在你們的眼界太窄了,很多東西說了你們也無法理解。”

“我現在只能循序漸進的,教你們一些東西。”

“直到你們的眼界達到了能理解的那天,才能告訴你們。”

這話實在過於囂張,然而朱標竟然點點頭表示了認同。

“也好,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馬鈺鄭重的點頭道:“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久。”

接著兩人就繼續討論教育小組織成員的問題,很快就有了大致的章程。

說白了,少說教,多用實際行動影響。

就算要說教,也要找個恰當的時機,不讓人覺得厭煩。

辦法既定,兩人就約定明天開始行動,之後朱標返回宮中。

他也沒有隱瞞,將馬鈺的話轉述了一遍,包括眼界不夠也說了。

馬皇后倒是充滿了期待。

朱元璋可受不了了,怒道:“太囂張了,這話他家長輩說還差不多,就憑他也配?“

“他不是說自己眼界光嗎。”

“那好呀,改天你去問問他,儒生不通實務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咱倒要看看,他有沒有自己吹噓的那麼厲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