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下場站隊,讓大明的一統速度加快了許多。
這分明是一件好事,然而朱標臉上卻並沒有喜色:
“照你的話來推斷,儒家下場必有所求,從長遠來看未必是好事。”
馬鈺反問道:“哦,為何?”
朱標知道他這是在考較自己,認真的道:
“你之前說過,儒生與宗族結合,使得皇權不下縣。”
“雖然我以為此言有所誇大,但他們的存在確實影響到了朝廷政令的推行。”
“再結合你今日所言,恐怕他們的訴求,真的就是讓皇權不下縣。”
馬鈺搖搖頭,笑道:“有道理,但太小看他們的胃口了。”
“其實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掩飾過自己的政治訴求。”
朱標緩緩的道:“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馬鈺再次搖頭:“不不不,不是共治,而是天子垂拱而治。”
朱標表情變得非常凝重。
什麼垂拱而治,其實就是讓皇帝不管事,所有事情都交給大臣。
深吸口氣,他求教道:
“我們該如何做?”
馬鈺攤攤手:“送上門的好處為什麼不要?想奪權,那也得看你爹答不答應。”
朱標的臉色好看了不少,接著問道:
“治國確實需要儒生,長此以往朝政必為其把控,可有辦法破局?”
馬鈺搖頭說道:“徹底解決的辦法沒有,但可以儘可能的將這個時間節點往後拖延。”
朱標眼睛一亮,追問道:“怎麼做?”
馬鈺笑道:“自己想。”
“啊?”這個回答著實出乎意料,朱標忍不住驚訝出聲。
馬鈺正色道:“知道上次我為何沒有直接告訴你們,大明可以使用什麼樣的土地人口管理制度嗎?”
“因為就算我說了,你爹也不會採納的。”
“他的脾氣你應該很瞭解,不論別人說什麼,都會習慣性的去反駁。”
“如果我將自己的法子告訴他,很有可能會做出兩種反應。”
“第一種,先將我的法子擱置,然後自己去調查思考,最終論證我的法子是否真的可行。”
“第二種,習慣性挑刺,證明我的法子是錯的。”
“不論是哪一種可能,都不如我什麼都不說,先讓他自己去調查思考。”
“等他將事情琢磨透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再將我的法子告訴他。”
“他反而更能心平氣和的去對比。”
“就如現在這般,他經過思考之後,自己選擇了向宋朝看齊。”
“大方向確定,接下來的事情反倒是簡單了。”
朱標瞭然道:“我懂了。”
“所以這次你依然不會告訴我具體的方法,而是讓我們自己去調查去思考。”
馬鈺說道:“對,這是最好的辦法。”
“其實啊,人最難得的就是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九成的人都欠缺這種能力。”
“普通人欠缺獨立思考能力,影響還不大。”
“上位者如果欠缺,那將是一場災難。”
“你作為太子,更要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的建議。”
“即便這個人很可靠,說的策略也看似有道理,你也得先在心裡提出質疑。”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他的政策是基於自己的立場所提。”
“站在他的立場上是正確的,但對別人來說就不一定了。”
“正如諸子百家一般,他們基於自身所見所聞所學,總結出了新思想。”
“這些思想都很優秀,針對一系列問題提出瞭解決方案。”
“但相互之間的差異卻非常巨大,甚至有著原則性的衝突。”
“在實際推行中,差別就更大了。”
“作為上位者你聽到一個建議,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人的立場。”
“然後再去看他的建議是否具有普適性。”
“若全面普及,會帶來哪些好處,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
“如果做不到這些,後果看看王安石變法就可以了。”
這話說的可謂是老氣橫秋,配合上他此時的年齡,顯得非常怪異。
但朱標卻聽的非常認真,最後還很鄭重的行禮道:
“謝表弟指點,為兄受教了。”
之後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朱標就起身告辭。
一路來到乾清宮,發現向來勤政的爹竟然不在。
問內侍一打聽才知道,去坤寧宮了。
他略微一想就知道了緣由。
因為馬鈺和朱元璋鬧彆扭,每次都是透過馬皇后或者朱標來談事情。
而且大部分談話地點都在坤寧宮。
為防洩密,朱元璋將那裡的內侍,全部換成了最可靠的人。
這次他提前去坤寧宮,就是為了等自己回來。
一來是習慣了,二來是那裡比較安全,三來正好和馬皇后一起聽一起商討。
想到這裡,朱標也有些哭笑不得。
這倆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命裡犯衝,互相看不順眼,動不動就想蛐蛐對方几句。
也是沒誰了。
之後朱標去了坤寧宮,見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朱元璋和馬皇后。
將馬鈺今天的話詳細的轉述了一遍。
聽的最認真的就是朱元璋,感悟最深的也是他,這一點從他頻頻點頭就能看得出來。
朱標自然知道原因。
自己的父親非常勤奮,即便是在戰場也會抽時間讀書,說一句讀書破萬卷一點都不為過。
然而他缺乏名師教導,沒有辦法將所學的東西串聯在一起。
不,更準確的說,有這個能力的人都鳳毛麟角。
馬鈺的出現,補齊了這一塊短板。
能將自己父親之前所學的知識串成線,從而找到被歷史掩蓋起來的規律。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最好面子的自家父親,才會如此包容馬鈺,任由他蛐蛐。
不過嗎。
貌似現在蛐蛐習慣了,他也有點樂在其中的感覺。
比如眼下,當他得知馬鈺說他是假裝示好儒生,非常的不高興:
“毀謗,他這是赤裸裸的毀謗咱。”
“哼,若不是看他還有用,咱定饒不了他。”
馬皇后、朱標:“嗯嗯……先讓他得意幾天,以後算總賬。”
玩笑過後,馬皇后表情凝重的道:
“儒生群體的威脅也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不能輕忽。”
朱元璋眼神一冷:“咱倒要看看,誰敢冒這個頭。”
馬皇后說道:“兩三代人內自然是不怕他們如何,可後世子孫對朝局的掌控,很難有我們這般牢固。”
“這個問題靠殺是解決不了的,必須得想一個行之有效的法子才行。”
“你見多識廣,得好好琢磨琢磨。”
朱元璋頷首道:“此事倒也不急,咱們有的是時間解決。”
“咱先仔細瞭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再看看能不能找到辦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