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54章 這小子看著不像好人吶

上位和外甥女就是小題大做。

不過有一點他倒是堅持下來了,那就是必須喝加了蜂蜜和鹽的水。

倒不是他相信這玩意兒有用,而是:

“總不能讓我對大丫頭說謊吧,忍一忍喝了吧,這樣我也不算騙她。”

常遇春無奈,只能接受了喝蜂蜜鹽水的現實。

——

朱元璋在北平呆了幾天,過足了征服者的癮。

眼見天氣開始涼了,終於動身返回應天府。

他前腳剛走,徐達就親率大軍圍攻盤踞山西的王保保。

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將王保保攆出了山西地界。

且說朱元璋乘船路過山東,半路曲阜孔家派人來送賀表。

他很是高興,然後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封孔家為衍聖公,並命孔家人擔任曲阜縣令。

訊息傳出,天下讀書人彈冠相慶。

在應天的馬鈺聽到這個訊息,只是冷哼了一聲,並沒有說什麼。

現在大明初建,尚未一統天下,正是需要拉攏人心的時候。

朱元璋也不得不做出一定妥協。

此時就算自己說破天,他也不可能對孔家出手。

所以,且先讓孔家得意幾日,早晚有清算他們的那一天。

而且他心中已經有了計劃。

原本歷史上,要不了多久朱元璋就會和孔家起衝突。

而且這種衝突,還不是蝴蝶翅膀就能扇走的。

只要朱元璋想中央集權,只要孔家還享有超然地位,兩者就必然會起衝突。

到時候自己再順勢而為。

就算不能一次性將孔家給搞死,也至少要將他們弄得生活不能自理。

接下來他就真正進入了蟄伏期。

每天除了按照計劃讀書增長知識,就是編寫教材給朱樉和常升使用。

有空就去茶點鋪子轉轉,順便觀察一下大家的情況。

這段時間,又有幾個人進入了他的視線。

其中有高階將領高顯的兒子高山鳴,中級將領王簡的孫子王運。

還有另外幾個中低階軍官家的孩子。

倒不是說他們做了什麼突出的事情,而是負責任,做事情比較講究章法。

其中兩個人,見店裡生意漸漸好起來,吳高一個人忙不過來,就主動幫忙。

而且做的還非常好,沒有出任何紕漏。

其餘幾人雖然沒有如他們這般幫忙,但也各自表現出了優異特質。

比如有人特別重承諾,答應過別人的事情,哪怕別人都忘了,他們也會兌現。

比如有人做事特別有規劃,外出行俠仗義會提前計劃好去哪,大致什麼時候回來。

如果有小隊沒能按時回來,他們會帶人去接應。

馬鈺依然只是默默的看著,將這些人的名字和特點記下來,依然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沒多久朱元璋就返回應天。

這次他一回來就大動作不斷,正式組建了三省六部衙門,並任命了中樞各級官吏。

出人意料的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劉伯溫竟然辭官了。

關鍵是朱元璋竟然也批准了。

更絕的是,倆月後劉伯溫又官復原職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馬上就明白了兩人的想法。

朝廷批次任命官吏的時候,也是黨爭最激烈的時候。

劉伯溫辭官就是不想參與進來。

朱元璋同意他罷官,也有同樣的意思。

浙東繫有兩個領袖,宋濂和劉伯溫。

宋濂是虔誠君子,不會參與黨爭。

能帶領浙東系衝鋒的就只有劉伯溫了,他辭官浙東系群龍無首,就鬧不起來。

只能幹看著皇帝按照自己的心意,將各個職務填滿。

馬鈺躲在角落裡,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

結合前世的歷史記載,推測每個人的每個派系的動向和選擇。

當然,也少不了朱樉給他分析箇中深意。

別看朱樉年輕,但在朱元璋的教導下,對這些勾心鬥角門清。

比馬鈺這個穿越者強了不知道多少個層級。

不過馬鈺也在快速成長,每天都感覺比昨天的自己要強上許多。

這期間,朱元璋沒有再找馬鈺去講課,也沒有提人口和土地制度的事情。

不過他時不時的就會給群臣佈置任務,讓他們剖析漢唐和宋元相關制度的得失。

顯然是在瘋狂的收集相關資料。

馬鈺絲毫不著急,每天按部就班的學習,過上幾天就去宮裡給馬皇后請安。

這期間馬皇后老家那邊也將一份族譜送到,馬鈺正式成為了馬太公的繼承人。

為此馬皇后又賞賜了許多財物。

群臣得知訊息,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都再次送上禮品。

這次馬鈺的應對就非常輕鬆自然得體,既不得罪人,也沒有任何失禮之處。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洪武二年,剛開年朱元璋就大動作不斷。

首先是頒佈了正式的大明律,比起最初的版本,這一版刪除了許多嚴刑苛法。

但總體來說,依然偏嚴厲。

畢竟,主導這部律法制定的是李善長。

說到底,朱元璋還是信任他的,而且在很多事情上,兩人的思路也相近。

然後沒幾天,又頒佈了禮法制度,還命宋濂兼修元史。

這期間也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倭寇侵襲山東沿海地區。

朱元璋只是命沿海官吏堅壁清野,同時派出一支偏師隨時支援各地,將登陸的倭寇驅逐下海。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什麼事情都沒有一統天下重要,不值得為了倭寇拖慢速度。

聽到訊息,馬鈺恨的目眥欲裂,心中暗暗發誓,這一世必須滅了小日本。

否則老子踏馬找個尿盆一頭扎進去淹死。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忽然下令,讓遠在山西的常遇春火速回師北平。

並且還將李文忠從福建調到北平為副將。

原來是北元見明軍主力進入山西,盤踞在大寧的也速和盤踞在遼東的納哈出蠢蠢欲動,準備伺機奪回故都。

一旦他們的計劃得逞,恐怕一統大業又要起波瀾了。

也難怪朱元璋會如此著急。

馬鈺也一直在關注著北伐軍的訊息,得知這個動向也不禁興奮起來。

連對倭寇的憤怒都暫時放下了。

如果歷史大趨勢還沒有變動的話。

那麼接下來最讓漢人熱血沸騰的一戰,也是屬於常遇春的最高光時刻,就要開始了。

出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