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馬鈺,雖然一直批判理學,可對孔子也是非常敬佩。
但現在,朱標有一種濾鏡破碎的感覺。
不是說孔子不偉大,而是他也會錯,也有守舊頑固的一面。
不過這種想法他不敢告訴任何人。
作為太子,不喜歡理學很正常,哪怕當眾表現出來都沒問題。
可要是敢表現出對孔子的不敬,那會出大問題的。
將對孔子的‘不敬’深深埋在心底,朱標繼續翻看律法的發展史。
作為後世人,他自然明白成文法是正確的。
剝奪了貴族的司法特權,限制了貴族權力。
對上加強了中央集權,對下保護了普通人的利益……
這時,他又想起了馬鈺之前講過的課,公權力和民權是同步發展相輔相成的。
子產鑄刑鼎,再次證明了這個邏輯的正確性。
理論得到史實驗證,讓朱標更加開心,對馬鈺的話也就更加的認同。
事情回到向百姓普及歷史。
為普羅大眾開啟智慧,和鑄刑鼎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百姓愚昧更容易被官吏、豪強大戶奴役。
反過來說,百姓懂的越多,就越不甘於被奴役。
到時候不用朝廷出手,百姓自己就會站出來反對宗族的壓迫。
官吏們也沒辦法再和以前那般肆意妄為。
而且百姓懂的越多,就越能明白只有公權力才能保護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更加擁護朝廷。
不否認這麼做會帶來一些不利因素。
但僅憑擴大公權力這一點,就足以讓大明冒險變革了。
且古人都敢開創先河一次次變法,今人為何不敢?
更何況,開啟民智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想到這裡,朱標終於做出決定,幹了。
就算父親不同意,將來自己登基了也一定要這麼做。
心中有了決定,他頓時覺得一陣輕鬆。
再回過頭看子產的變革以及律法的發展史,又有了更多的發現和感悟。
其中最大的發現,是另一個被歷史隱藏的先賢。
子皮。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鄭國也不能例外。
鄭國的大權落入六位執政卿室手中,國君成了吉祥物。
最開始六家地位是平等的,誰資歷最深誰當第一執政,資歷最淺的當第六執政。
說的簡單點就是。
第一執政甲死了,第二執政乙變第一,第三執政丙變第二,以此類推。
甲的繼承人,從第六執政開始幹起。
如果是第三執政丙死了,前兩個不變,第四變第三,第五變第四。
丙的繼承人,從第六開始幹起。
但是時間長了,有些家族就會越來越強,最後壓倒其他幾家。
子皮的家族就是如此。
不但實力壓倒了其他五家,還獨霸了第一執政的位置。
子皮的父親死後,他直接成為了第一執政。
但這麼做必然會遭到其他家族的挑戰。
子皮當上第一執政後,就遇到了兩次大的反對,全部被他信手擺平。
甚至有一個反對他的大族,還被族滅了。
由此可見他的執政能力是非常強的,而且也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人。
但就是他,無條件支援子產,並將其提拔為第二執政。
期間不論多少人反對,多少人挑撥兩人的關係,他都從未動搖過。
面對鄭國內部權貴的反撲,他施展雷同手段全部鎮壓。
外部的反對浪潮,他也同樣替子產分擔了大部分。
可以說,沒有子皮的信任和支援,子產的改革是無法成功的。
對於朱標來說,他的感觸更深。
對子產他只是佩服,身處夾縫之中依然不放棄,勇於變革。
但子皮卻讓他有一種代入感。
甚至可以說,子皮簡直就是他夢想中的自己。
政治手腕高明,打擊對手時毫不手軟,有原則講規矩,能容人有擔當。
而且子皮和子產的事蹟,讓他情不自禁的聯想到了他和馬鈺。
表弟學識淵博,目光長遠,矢志變革。
不正是大明的子產嗎。
我,朱標,大明皇太子,就是大明的子皮啊。
我們君臣聯手,必能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至於馬鈺願不願意當子產……
朱標心中直接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姑且不說以前,就說今天表弟讓我看子產的事蹟,未嘗沒有暗示之意。
越想他就越覺得自己猜對了。
表弟啊表弟,你的心思藏的可真深啊。
也幸好我聰明,領會到了你的暗示,否則你的一番心意不就浪費了嗎。
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如果馬鈺知道了他的想法,肯定會瞠目結舌。
標哥,你想多了,我真沒往這方面想。
其實朱標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
一來是馬鈺過往的表現,讓他情不自禁的往深處想。
二來畢竟是小年輕,才十五六歲的年紀,對未來充滿了幻想。
再加上子皮確實是他夢中的自己,讓他情不自禁的代入其中。
對子皮和子產的關係,也充滿了羨慕和嚮往,因而產生了這種想法。
如果他再年長個十歲八歲的,大機率不會這麼想。
但不管怎麼說,這次誤打誤撞,確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第二天,朱樉就把調查報告送到了東宮。
朱標看過之後心情愈發的沉重,不過他依然沒有直接去找朱元璋。
他太清楚自己父親是什麼樣的人了,就這麼貿然去遊說,必然會被拒絕,還會被斥責。
想要說服他,得想別的辦法。
嗯,最好找母親一起去說,母親的話他還是能聽進去的。
想到這裡,他就拿著資料去了坤寧宮。
馬皇后得知來意,也長嘆了口氣,苦笑道:
“此事我與你爹說過,他和我慪了好幾天的氣,依然沒改。”
朱標的頭頓時就大了,說道:“這可怎麼辦才好。”
馬皇后卻搖搖頭,笑著說道:“你啊,平時挺聰明的,怎麼這會兒糊塗了。”
“去找鈺兒啊,讓他出面遊說你爹。”
朱標驚訝的道:“啊,這……您的話我爹都聽不進去,表弟的話他肯聽嗎?”
馬皇后正色道:“你還是不瞭解你爹。”
“別看他和鈺兒關係不睦,但在治國這方面,他最相信的就是鈺兒。”
“只要鈺兒開口,並說出個一二三來,你爹十有八九會聽從的。”
朱標恍然大悟,說道:“哎呀,我真糊塗了。”
“等會兒我就出宮和表弟溝通一下此事。”
“嗯,讓他來坤寧宮,到時候把我爹請過來,咱們一塊兒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