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難以置信地盯著電視螢幕,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聽。
下一秒,新聞畫面切換到了一段監控錄影截圖——鋥亮的不鏽鋼垃圾桶表面,清晰地反射出一個男人的側臉輪廓。
貝塔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在倫敦有過一面之緣的同行:豺狼。
更荒謬的是,新聞畫面在這個影像上明晃晃地標註著“β”的代號,還用紅色箭頭特意指向了反光中的人影。
馬蒂爾達歪著頭看向電視:“那不是你嗎?”
貝塔緩緩放下茶杯,骨瓷杯底與玻璃茶几相碰,發出清脆的“叮”聲。
“很顯然不是,這位豺狼先生,似乎有些過於熱情了。”他停頓了一下:“迫不及待地想替我背黑鍋”
——
驚喜和意外總是接踵而至。
貝塔忙於調查前一日新聞的內幕,第二天傍晚,第二枚重磅炸彈,在黃金時段的新聞直播中引爆。
電視螢幕上,fbi紐約分局局長,與一位身著西裝套裙的英國女性並肩而立。
梅娃·雷克,那位曾在法國機場,與貝塔有過一面之緣的mi6官員,此刻正站在聚光燈下,面容上看不出絲毫情緒。
“各位,現在向全國通報一項重大跨國反恐成果。”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紐約分局,與英國秘密情報局mi6特別行動小組協作,於昨日鎖定,並攔截了競選人遇刺案的主犯。”
“在激烈交火過程中,我方五名探員負傷,最終成功擊斃該武裝嫌犯。”
“經國際聯合人臉識別系統比對,並核驗英國、德國、法國安全機構釋出的最高階別通緝令,現正式確認:被擊斃嫌犯,系國際通緝要犯——亞歷山大·杜根。”
“此人長期使用“豺狼”及“β”雙代號跨境作案。”
“調查證實,杜根不僅製造昨日的政客刺殺事件,更是以下兩起惡性案件的元兇:
一、德國慕尼黑總統候選人遇害案
二、英國唐寧街女記者謀殺案”
“經fbi行為分析部門,與三國安全機構聯合鑑定,透過犯罪手法、行為軌跡、行動特徵的三重交叉驗證,現權威認定:“豺狼”與“β”實為杜根本人!”
“我在此鄭重宣告:
慕尼黑總統候選人遇害案——告破!
唐寧街女記者謀殺案——告破!
昨日競選人遇刺案——告破!”
“本次行動的成功,彰顯了國際反恐合作的戰略價值。尤其要感謝英國mi6特別行動小組負責人——梅娃·雷克探員的卓越貢獻。”
“下面有請雷克探員詳解行動過程。”
那位身著炭灰色西裝套裙的英國女情報官,向紐約分局局長微微頷首,走向發言臺。她輕輕調整話筒高度。
“關於本案的具體細節”梅娃·雷克的英式口音透過擴音器傳遍會場。
但貝塔已經聽不進任何案情說明了。
他盯著電視螢幕上,那個自稱梅娃·雷克的女人,以及旁邊被打上馬賽克,卻依然能辨認出豺狼特徵的“β”的屍體照片。
“呵!”
一聲短促的冷笑從貝塔喉間溢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