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也披了甲,雖然中了手戟,但並沒有死。
落馬後,許攸見袁紹部隊衝出,坐在地上舉手大喊:“退!勿與其戰!”
但此刻腳步與馬蹄聲大作,許攸又不是軍事主官,袁紹的部隊不會聽他的。
劉備遠遠看著許攸,知道許攸或許已經看出了自己的意圖,但無所謂,現在看出來了也沒用。
袁紹的部曲已經攻出來了,領軍的是淳于瓊。
劉備領著部隊沒動,任由淳于瓊的部隊攻到身前百步處放箭。
雙方對射了一會之後,劉備軍中突然打出了‘漢’字齒尾旗,儲君麾蓋也被舉起。
“鳴金!”
淳于瓊遠遠看到了劉協的麾蓋,大驚失色:“速速退兵!”
……
劉備打出復仇旗號,就是為了讓袁紹部曲都知道,自己是來報師仇的。
這不是為了師出有名,而是以最簡單的方式斷絕袁紹邀攬名聲的念頭。
劉備沒提謀刺劉協之事,只純粹的單方面認定樂隱死於袁紹之手。
這就是為了把儲君之爭直接釘死成私人恩怨,一切都是為了復仇。
謀刺儲君需要朝堂定罪,可實際上定不了袁紹的罪,袁紹可以輕易將此事推到何進頭上。
但為師報仇卻不需要什麼證據……
認定了仇家就幹,這屬於私人行為。
為師報仇天經地義,無論袁紹是天下楷模還是歸鄉孝子,樂隱的弟子殺他都是應該的,哪怕是不擇手段也是應該的。
這也是表態,是把自己的身份變成追兇的恐怖分子——殺師之仇不死不休,無論你跑到哪去,無論你有什麼樣的名頭,老子都要追殺到底。
這看起來像是簡單的私仇宣戰,既不華麗也不花哨,但實際作用比一般人想象中大得多。
這是為了告訴其它人,在殺袁紹這件事上,我不在乎律法和身份,不在乎利益得失,我要的只是袁紹的命,不相干的人最好別來摻和。
這不是爭權奪利,沒有緩和的空間,不惜代價,誰擋誰死。
這就是恐怖分子的宣戰方式。
誰勝誰負不一定,但其它人……誰樂意結個恐怖分子當仇家?
被恐怖分子纏上怎麼辦?
要麼,趕緊弄死劉備……
要麼,等著無窮無盡的仇殺。
其實只有一個選擇,袁紹的部隊必然會攻擊劉備。
但這一攻擊……箭都射到劉協的麾蓋上了。
這就成了攻擊劉協。
而且劉協也是樂隱的弟子。
這罪是甩不乾淨了。
——要麼立刻把劉協和劉備一起幹掉,要麼就等著私仇變成國仇,將來會更難辦。
這是陷敵。
不是陷害,而是陷其入泥潭,使袁紹進退兩難。
淳于瓊鳴金後,部隊退回,救回了重傷的許攸。
“子遠,傷勢如何?”
袁紹接回許攸,眉頭緊皺,看起來似乎是在擔心許攸的傷。
“本初,劉備在誘你攻殺他。董侯在劉備軍中,若部曲還手便是謀逆;若不還手,劉備便會一直追擊……”
許攸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確實看出了劉備的意圖。
袁紹面色猶豫,看起來頗有不甘:“吾當如何?”
“一舉滅殺劉備與董侯……”
許攸低聲道:“本初,若不能滅了董侯,待董侯登基,你便會成為國敵……或許還會因你起黨錮,無人再敢助你……”
袁紹回頭,看著遠處的劉備部隊。
劉備依然在原地,既不進,也不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