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吸了口涼氣:“是得防著小人暗算……”
賈詡見董卓聽勸,鬆了口氣:“董將軍,防賊不如抓賊,還請將軍立刻出兵追擊袁紹,否則將軍早晚必受其誣害。”
但說到追擊之事董卓可就不聽勸了:“眼下呂布等人還駐在雒陽城外,怎能追擊袁紹?且袁紹攜族人屍骸回鄉,若追擊他,豈不是落個大惡之名?”
很顯然,董卓也不敢觸碰‘孝義’這個大坑。
賈詡見董卓態度堅決,便也不再多勸,快速返回了劉備軍中。
賈詡走後,董卓多少也有點不放心,便帶人去了百郡邸探視。
劉辯被送回雒陽後依然回了百郡邸的住處,不在宮裡。
如今宮裡的太監也死得差不多了,只剩了宮女,宮裡也沒人能關照他。
劉辯現在已經成了真正的孤兒,他母親那邊的親族基本都被視為了叛逆,太后對他也並不親近,再加上傳言……絕大多數官員也不會投其門下。
劉辯的住處人不多,只有其妻唐姬和幾個僕從在身邊陪著。
劉辯此時也只十六歲(虛歲),之前被擄到袁紹軍中,當然是有些恐慌的。
其實袁紹沒有苛待他,對他頗有禮數,眼下也已經平安回來,但仍有些後怕,無論見到什麼都覺得驚恐。
董卓粗豪,不怎麼講禮數,再加上心裡多少有些輕視有可能是袁家子的劉辯,徑直進了門。
見董卓闖入宅子,劉辯渾身發抖:“董……董將軍……來……來此……何事?”
大概是見董卓的人全副武裝,有點應激。
見劉辯如此膽怯,董卓皺了皺眉:“我巡視城內罷了,史侯平安我也就放心了……來人,為此處增設些人手防衛。”
“多謝將軍庇護之意……但此間不便招待將軍,將軍請回,明日夫君定登門致謝。”
唐姬倒是顯得頗為鎮定,雖然董卓甲冑在身刀槍在手,仍然伸手指向了大門,請董卓離去。
此時已是深夜了,確實是不適合招待的。
董卓仔細看了看院內,讓董旻帶隊護著此處,確定應該沒什麼問題,這才轉身出門。
不過,出門前又多看了唐姬幾眼,還嘀咕了一句:“可惜了……”
唐姬長得不錯,家世也挺好,是潁川名門唐氏嫡女,其祖父唐珍曾任大司空。
而且,唐姬看起來可比劉辯有膽色多了。
……
董卓確定劉辯無礙,又增加了護衛加緊防備,便沒有再出兵。
因為呂布等人的軍隊還在雒陽城外駐紮,還得防著。
但僅僅第二天早上,董旻便急匆匆的找到了董卓:“大兄,不好了,史侯辰間突然……薨了!”
“什麼?!”
董卓大驚失色:“怎麼死的?誰人行刺?!”
“無人行刺,看著像是毒發……我已四處看了,無人入室,可史侯已斷氣了!”
董旻愁眉苦臉的說著。
“何等毒物會一夜之後才發作?昨晚不是好好的嗎?!”
董卓急匆匆的往百郡邸奔去,肥胖的身軀都晃出了波浪。
“或許是蠟丸……”
董旻倒是在隨侍劉宏的時候見過不少世面:“先帝也常服丹藥,有些丹藥為防藥效消散會裹以蜜蠟。或是睡前服丹以待晨間精神,也會以蜜蠟包裹……此蠟丸入腹後便是一夜之後才會發作。”
這下子是真的要背鍋了……其實不止董卓,太后也得背鍋。
劉備倒是不至於被誣,百官皆知道劉備不在雒陽,且劉備已讓劉協回書說去北邙祭祖拜陵了。
但只要劉辯死在雒陽,董卓和董太后必會被百官和天下人視為弒親的無道之徒。
袁紹剛把活生生的劉辯送回了雒陽,百官和兵士們都是看到了的,但剛回雒陽第二天就死了,那這事就完全沒法辯。
來到劉辯住處,劉辯確實已經成了冰冷的屍體,唐姬在旁邊哽咽垂淚。
見到董卓,唐姬抹去眼淚怒目而視:“老賊!吾夫君何辜?為何會如此?!”
“……此非我所為!你與史侯同處一室,難道不知嗎?此乃袁紹那賊子所為!”
董卓咬牙切齒的說著:“傳令……出兵上東門!追擊袁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