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離開小院後,穿過一片楓林。
他藉著晨曦,重新審視了一下齋內環境……發現這裡不愧於“洞天福地”,幽靜宜人,美如畫卷。
正欣賞沿途景色,王希還遇到了一些分屬書、畫、劍、棍四堂的弟子。
這些身著黑袍的年輕男女結伴而行,看見王希後先是一愣,似是第一時間沒認出這俊朗非凡的“陌生”青年。
直到有人恍然回神,喚了聲“王師叔”,眾人才紛紛停下腳步,恭敬執晚輩禮問好。
王希也沒什麼架子,微笑回應:“諸位不必多禮。”
“對了。”他道。“請問功法閣在何處?我初來乍到,還不太熟悉。”
“回師叔,功法閣就在承墨殿東邊,緊挨著夫子院。”
一位鵝蛋臉的女弟子轉身指著某個方向,回答道。
“多謝師侄。”王希道謝。
看著青年那神俊的笑,女弟子只覺得耳根發燙,支支吾吾道:“王師叔,晚輩叫……梅馨瑤。”
王希見狀,便又補充一句:“謝謝馨瑤師侄。”
梅馨瑤不敢與他直視,低著頭,耳根紅暈蔓延到了臉頰,細聲細氣回應:“王師叔客氣了。”
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王希含笑點頭,不再逗留,轉身朝她指示的方向走去。他步伐沉穩,金墨袍的衣襬在晨光下流動著燦爛光澤,束起的中長髮更襯得他側顏俊逸。
直到那挺拔背影消失在楓林拐角,梅馨瑤還目不轉睛,怔怔站在原地。
“誒師妹!魂丟了?”旁邊一位身著同款墨袍,梳著雙丫髻的女弟子忍不住用手肘碰了碰她,打趣道:“瞧瞧你,眼珠子都要掉出來啦!”
另一位氣質稍顯清冷的女弟子也抿嘴輕笑:“也不怪馨瑤,這位新來的王師叔年紀瞧著不大,天資與氣度卻是不凡。”
梅馨瑤猛然回神。
她小臉通紅,嗔怪跺了跺腳:“林師姐!張師姐!瞎說什麼呢!”
可她越是這般抓狂,便越是惹得旁邊幾位男弟子鬨笑。
其中一位年長些的男弟子收斂笑容,望著王希離去的方向,感慨道:“如此年輕便得齋主真傳……聽說昨日初至,便以雷霆手段擒下一位冬門劍客,當真是天縱之姿。”
“與之相比,我等簡直……”
他嘆了口氣,沒再說下去。
其他弟子聞言,也紛紛收起玩笑之色,臉上露出敬畏與嚮往。
…
…
循著路徑,王希很快抵達了目的地。
這是一座三層飛簷閣樓,矗立於一片金楓樹木之間,古意盎然。閣樓整體以深褐色的楠木建成,簷角掛著古樸的銅鈴,隨風輕響,發出悠遠清越的聲音。
一層門楣高懸一塊暗金色牌匾,上書三個銀鉤鐵畫的大字:“琅嬛閣”。
字跡蒼勁有力,蘊含一股浩瀚的書卷劍氣,顯然出自某位大能之手。
王希拾級而上,從敞開的門扉進去,一股混合著墨香與古籍氣息的特殊味道撲面而來。
他發現,功法閣第一層極為開闊,高逾三丈,內部空間比外面看起來還要寬敞。數十排巨大黑檀木書架整齊排列,鱗次櫛比,上面密密麻麻碼放著玉簡、竹簡、絹冊、皮卷甚至石刻,種類繁多得令人咋舌。
此時閣內已有不少弟子在各書架間穿梭或駐足靜閱,人人屏息凝神,氣氛沉靜而肅穆,只有翻動書頁、玉簡碰觸的細微聲響。
他們大多穿的是普通黑袍,偶爾可見幾位墨底銀紋的親傳弟子。
在入口左側,設有一張寬大的紫檀木書案,一位身著墨底紫紋袍、面帶溫和笑容的中年儒雅男子正坐在案後。
他面前攤開著一本古樸的名冊,正低頭記錄著什麼。
王希視線裡,中年人頭頂的詞條清晰顯現——
「墨劍齋琅嬛閣管事·守閣夫子·孟書白(友好/上位四星/英雄)」
銀框上位四星評級。
察覺到王希走近,孟夫子抬起頭,臉上露出和煦之笑,擱筆起身拱手道:
“王師弟來了?恭喜師弟拜入齋主門下,昨日未能當面道賀,今日補上。”
其言語神態間卻並未倚老,反倒是客客氣氣。
王希連忙回禮,姿態謙恭:“師兄有禮。”
兩人寒暄幾句。
“師弟初來乍到,前來挑選功法,還請師兄多多指教。”
“師弟客氣了。”孟書白笑道:“分內之事何談指教,請坐。”
待王希在案前坐下,孟書白便詳細說明起閣中規矩:“這琅嬛閣三層,存放著我墨劍齋歷代積累收藏之精華。按齋規,凡新入閣弟子,可在一樓挑選一門適合自身道途的護道法術或功法。”
“一樓典籍雖多為入門及中階,卻也包羅永珍,足以輔助奠基。”
他頓了頓,語氣溫和:“師弟身為真傳,實在令我等豔羨。不過齋規亦有區別,堂主座下親傳弟子,可在一樓挑選兩門法術……至於像師弟這般齋主真傳,則可在一樓挑選三門。”
王希認真聽著,點頭以示明白。
真傳也只能挑選三門?
可是……
小孩子才做選擇。
我全都要。
他目光不由望向通往二層和三層的樓梯方向,略帶好奇地問:“孟師兄,那二樓和三樓的藏書有何不同?又需要何種條件方能借閱?”
孟書白微微一笑:“二樓所藏典籍,多為高階法術、秘傳心法、前輩經驗手札以及一些極為罕見但也更晦澀難練的法門,價值遠非一樓可比。”
“三樓更是存放著齋中最為核心、鎮齋級別的功法典籍和前人珍貴感悟,非大功者或特殊機緣不得入。”
他話鋒一轉,從案下名冊中抽出一頁亮眼的金色符紙,推到王希面前:“至於借閱資格……正巧,師弟昨日初入齋門,便立下功勞!”
“你在接引路上,不僅識破叛徒康傑楷的奸謀,更親手擒獲了那天盟冬門劍客方昂……記功夫子已將此事定為‘丙級功勞’一次!”
孟書白語氣讚許:
“憑此丙級功勞,師弟可登二樓挑選一門功法借閱。”
“多謝師兄解惑。”
王希聽完這番細緻說明,便站起身,衝對方拱手。
“那我便去瞧瞧。”
“師弟請便。”
孟書白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王希步入那一排排巨大的書架之間,直接用元神掃過那些書冊玉簡外的標籤與簡要概括。
「劍道·秋水劍譜」:精妙劍招,劍出如秋水凝練,主“纏”與“綿”。
「畫道·驚鴻照影」:畫影分身之術,凝聚墨韻化虛影。
「書道·千鈞筆法」:書符咒法強化之道,以字為錘,蘊含巨力。
「器道·百解機關要略」:收錄各種常見機關陷阱的構造與破解之法。
「天象道·星象占卜初解」:基礎觀星測吉凶法門。
「音律道·清心笛韻」:以特定音律滌盪心神,驅散雜念,微幅修復元神。
「丹道·靈植培育初解」:如何培植基礎靈花靈草。
「陣道·小須彌迷蹤陣」:需要特殊陣盤佈置的簡易迷惑法陣。
正如孟夫子所言,一樓的藏品範圍極廣,並不僅限於墨劍齋主流的書、畫、劍、棍四道。
他甚至還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道途法門:
「泥塑道·生靈塑胎法」:以特殊靈土混合自身精血法力,初步培育低階靈傀的方法。
「提線道·八指引線術」:修煉神識化出無形絲線,可隔空操控物品或對手關節,詭異難防。
「雜耍道·三仙歸洞術」:涉及精妙的法力運用技巧,可實現小範圍乾坤挪移和隱匿,可用於快速藏匿或傳遞小物件。
「戲曲道·易聲擬態篇」:改變自身聲音、口吻、以模仿他人特色的技巧,用於偽裝或惑敵。包含簡單幻術暗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