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魏仁浦看出心中的忌憚,趙德秀面色淡然的對魏仁浦答道:
“弟子認為,叔父的策略是極好的。
不過弟子年紀尚淺,或許有些地方考慮的不周到,還望魏公指正。”
趙德秀的回答,令魏仁浦輕笑了一聲。
趙德秀的回答,既表達自身看法的同時,又保持著足夠的謙遜。
若是在旁人看來,趙德秀的回答很妥當。
可魏仁浦一生中見過多少人傑,趙德秀的一些細微處的異常瞞不過他。
這幾日相處下來,魏仁浦感覺到趙德秀對他的態度是若即若離的。
自他遷居入延德宮以來,儘管二人之間還未行過正式的拜師禮,然趙德秀已對他表現出了足夠的尊敬。
每日清晨起來後,趙德秀必會來向他問安。
日間講學時,趙德秀的態度亦十分端正,對他教授的知識從未有半分懈怠。
甚至在睡前,趙德秀還時常會親自為他添上炭火,防止他夜間睡覺時感到寒冷。
這許多事魏仁浦都看在眼裡,他嘴上雖從未讚揚過趙德秀的孝心,可心裡卻對趙德秀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
可惜,魏仁浦覺得趙德秀對他尊敬有餘,親近卻大大不足。
身前的這位少年年紀不大,心中卻好像掛著一件很重要的事一般,從不主動與自己親近。
他是在防著自己?
有此察覺的魏仁浦,心中對趙德秀愈發好奇起來。
魏仁浦沒有急著探尋究竟,暫且放下心中的疑惑後,魏仁浦點頭認同了趙德秀的判斷:
“趙將軍提出的“南北換防,以試其心”的策略,的確是最有效試探出二李心跡的辦法。”
周世宗在位時,為保證大周的邊疆穩固,讓李筠率軍鎮守北疆防備契丹,讓李重進統兵駐防淮南震懾南方諸國。
趙光義的策略就是建議讓李筠和李重進互相交換駐地。
李筠和李重進分別一北一南鎮守多年,在相應的防區中,他們的勢力根深蒂固,幾乎一呼百應。
若李筠和李重進有不臣之心,定然不會接受換防自斷根本的安排。
若李筠和李重進選擇臣服趙匡胤,願意接受換防的安排,他們的實力將會遭受重創,從此再難對中央朝廷有所威脅。
趙光義的策略,簡直是一石二鳥的妙策。
“可惜趙將軍的策略再好,陛下也不可能會採納。
你可知為何?”
就在趙德秀因魏仁浦的肯定而對趙光義的忌憚愈發深重時,魏仁浦斬釘截鐵的這一強烈反轉論斷,讓趙德秀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他都看得出來趙光義的策略很好,他的父親定然也看得出。
既然看得出,魏仁浦為何會如此肯定,他的父親不會採納呢?
透過這幾日的教學,趙德秀愈發認識到魏仁浦的韜略是當世一絕。
故而當聽到魏仁浦的判斷後,趙德秀的第一反應是驚異,第二反應便是沉思。
是他有什麼關節還未思慮到嗎?
魏仁浦看著陷入沉思中的趙德秀,心中有著得意。
不想親近自己?
看老夫怎麼用自己的韜略折服你。
見天色漸晚,魏仁浦故作疲累的對趙德秀道:
“老夫有些乏了,看來今日你是想不出來了。
身為帝王,看待人與事的角度一定要長遠。
回去後好好思索老夫這幾日教你的。
要是你將老夫這幾日教你的融會貫通,你就能想通了。
老夫給你一日的時間,若你能在一日內思考出陛下的真實想法,那你這次的考核就算勉強過關。
記住,只有一日哦。”
在最後,魏仁浦特地重申了一下時間期限。
聽到魏仁浦的話後,趙德秀一邊思考一邊起身對著魏仁浦告退。
越來越認可趙德秀的魏仁浦,見趙德秀的眉頭都快急的擰在一起了,末了還是忍不住關心道:
“若實在想不通就罷了,日後老夫會告訴你的。”
魏仁浦深知他設下的這個考驗,能難倒朝堂上的許多人,包括那一向有賢名的趙光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