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趙光義不會上這道奏本。
魏仁浦擔心趙德秀會思慮過甚,可這句話落在年輕的趙德秀耳中,卻有了另一番意味。
看不起誰呢!
“魏公放心,弟子會在一日內自行想通的。”
似賭氣,又似為自己打氣,趙德秀鄭重的留下這句話後就離開了。
趙德秀話語中的複雜意味,魏仁浦自然聽出來了。
看著哪怕是這樣,走之前都記得對自己恭敬行禮的趙德秀,魏仁浦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孩子!
魏仁浦對趙德秀的嘴硬並不意外,年輕人嘛,就應該氣盛爭強。
可哪怕對趙德秀愈發滿意,魏仁浦依舊不認為,趙德秀能在一日內想通他設下的考驗。
一日的時間太短了。
邁著黃昏的餘光,趙德秀快步朝他的房間走去。
心有記掛的他,連晚飯都不想吃。
一直在殿內等著趙德秀放學回來後能帶他掏鳥窩的趙德昭,見趙德秀的臉色沉重,他連忙打消了出現在趙德秀面前的心思。
在打算遠遁之時,趙德昭還有先見之明的將那根祖傳藤條給偷偷藏了起來。
待回到房間後,趙德秀在房間內將門給落鑰,防止任何人打擾到自己。
在隔絕了一切可能出現的外部打擾後,趙德秀從他的枕頭下方取出了一本這幾日記錄的筆記。
前世時趙德秀就養成了將學到的重要知識給記錄下來的習慣。
當取出筆記後,趙德秀認真看起上面所記載的內容起來。
“《道德經》有載:“將欲去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將欲滅之,必先學之。”
“《易傳》有言: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秦漢有名將白起、韓信,無罪而遭其主貶殺,蓋因.”
魏仁浦的確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好老師。
魏仁浦的教學不是枯燥的填鴨式教訓,魏仁浦擅長以史為鑑,來教給趙德秀許多道理。
趙德秀也是個好弟子,凡是魏仁浦教授的知識,他都猶如珍寶般記錄了下來。
當在安靜的環境中重新觀賞這些珍寶時,苦苦思索心中疑問的趙德秀,得到了一些啟發。
一條模糊的脈絡在趙德秀的腦中忽隱忽現,始終無法看清那條脈絡的趙德秀,心中愈發急切。
若連魏仁浦“隨意”設下的一個考驗都無法透過,來日怎麼完成心中的志向?
可單憑這些知識,趙德秀要想徹底解答魏仁浦的考驗是很難的。
好在趙德秀是個穿越者!
趙德秀是對許多宋初的事不瞭解,但對李筠、李重進二人叛亂的時間點,是有著大概印象的。
歷史上李筠大概在今年四月叛亂,李重進大概在今年九月叛亂。
當下朝野許多大臣都對李筠與李重進二人抱有很大的懷疑,李筠與李重進又不是傻子,朝廷懷疑他們的訊息傳到他們耳中最多不超過十日的時間。
要是朝廷不懷疑他們,他們花費數月時間慢慢籌劃反叛事宜實屬正常,但以當下的情勢來看,他們哪裡來從容佈置的底氣?
在朝臣狐疑之際,他們還能忍耐數月不反,只有一種可能。
身為天子的趙匡胤,出手安撫了,而且安撫的很有誠意!
當得出這一件事的答案後,倒果思因,許多迷惑的地方漸漸在趙德秀心中豁然開朗。
他終於想通了!
喜悅的趙德秀,第一時間邁出房門,朝著相鄰的魏仁浦房間衝去。
來到魏仁浦的房門外後,趙德秀就忍不住敲擊起房門。
敲門的聲音,引得正想和衣而睡的魏仁浦不滿,他正要開口怒斥門外之人。
還未開口,魏仁浦聽到了這麼一句話:“魏公,弟子想通了!”
趙德秀的這句話直接讓魏仁浦驚的從榻上翻身而起。
怎麼可能這麼快?!
很感謝一直追讀的各位讀者,我會繼續努力構思劇情,不辜負各位的支援。
新書不易,真的很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