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朝代,潛邸功臣四個字就是自帶光環的。
當王仁瞻出班後,他甚至都懶得多看盧多遜幾眼。
王仁瞻直接面對著御座,對著趙匡胤進言道:
“當是時也,中原未定,四海未寧。
田疇荒蕪,倉廩虛竭,耕夫束手而嗟嘆;
城牆崩壞,甲冑殘缺,烽燧之餘燼未滅;
朝章未備,官制待定,律令雜亂不清;
賦役不均,戶籍失考,庶民有倒懸之苦。
亂極思治,天命歸宋,萬民翹首以盼陛下德政。
瘡痍滿目,百廢待舉之際,皇子成婚一事何以為先?
臣請陛下先為天下思慮!”
王仁瞻能被趙匡胤看重引為潛邸之臣,自然是有著一番見識的。
王仁瞻擔心趙匡胤會因愛子之心,直接答應了盧多遜所請,故而以“天下衰敗”為由,希望趙匡胤打消這個想法。
朝中眾臣聽完王仁瞻的話後,有一部分臉露贊同之色,還有一部分則是不以為意。
凡是聰慧的朝臣都能看出,王仁瞻這是在危言聳聽。
皇長子成婚一事,自古以來皆有定製。
怎麼在王仁瞻口中好似變成了,若先籌辦皇長子成婚一事,就是要棄天下於不顧一般。
見趙匡胤聽完王仁瞻的話後,臉上露出了遲疑的神色,同為潛邸功臣的呂餘慶及沈義倫就想著出班駁斥王仁瞻。
當下的朝堂,還不是趙光義可以一手遮天的。
可還未等呂餘慶及沈義倫出班,一直被眾人所忽視的盧多遜,卻率先行動了起來。
盧多遜進前幾步,讓自己的身軀與王仁瞻並立。
而後盧多遜直接開口反駁王仁瞻道:
“給事中所言大謬!”
盧多遜官職不高,聲音卻挺大。
盧多遜的反駁,讓王仁瞻皺眉側身看向了不起眼的他。
“我謬在何處?”
王仁瞻話語中滿是狐疑,可礙於朝廷禮制,王仁瞻不好開口便罵。
見王仁瞻到這時竟然還不知自己謬在何處,盧多遜很是失望的嘆了口氣。
盧多遜的這一嘆氣,直令王仁瞻血壓飆升。
他看不起誰呢?
“敢問給事中,天下德政之本,在於何處?”
盧多遜問出了任何一位儒士都知道的問題。
王仁瞻還以為盧多遜能說出什麼疑難,聽完盧多遜的疑問後,王仁瞻立刻篤定答道:
“自是禮制!”
見王仁瞻答出了自身想要的答案,盧多遜在心中不由輕笑不已。
似這等心思粗漏之人,都能是今上的潛邸功臣。
憑他盧多遜的才幹,又如何不可以是皇長子的潛邸功臣?
今日就讓他為皇長子正視聽,揚聲名!
心中組織片刻後,盧多遜對著御座上的趙匡胤,對著大殿內的袞袞諸公言道:
“蓋聞皇室嫡長成婚,乃宗廟之重典,家國之樞機也。
其要旨有三,皆系乎社稷安危、禮制興衰,不可不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