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建隆元年五月夏。
在太行山南麓的密林邊緣處,有一道年輕的身影出現並望向了下方的關城。
這道身影正是趙德秀。
經過了數日的跋涉後,趙德秀終於帶領著五千餘控鶴軍來到壺關城外。
看著壺關城牆上無精打采的巡邏士兵,趙德秀的目光喜悅。
這時的趙德秀頭髮散亂,許多髮絲被滿頭汗漬固定在額角,臉上帶著幾道細微血痕。
再觀他身上甲冑,有著多處磨損的同時還掛著一些帶刺的野藤,至於他身上那件由李杜若親手織就的赤色披風,早已沾滿泥土辨不出原色。
在趙德秀居高臨下觀察壺關城防時,他身後的密林中,一道道身影正在斑駁日光的照耀下顯露出來。
眾多身影中,有的人身前軟甲前襟被鋒利荊棘撕裂,有的人正用破裂的衣襟包札著受傷的手臂,有的人肩上扛著剛打來還未吃完的野味
觀那諸多狼狽之態,這數千漸漸站定的身影,哪有半分在汴京軍營中的威武姿態。
說這數千人更像逃難而至的流民,反而更加貼切。
田重進掃了掃肩上的落葉,來到了“流民首領”趙德秀身旁,順著趙德秀喜悅的目光望去後,嘴角露出了幾分笑容。
“一切皆如郡侯所料,壺關防備鬆懈。”
從田重進的視角看去,趙德秀當下狼狽的外觀,讓他的皇子尊貴姿態大損。
而趙德秀不時揮手驅趕飛蟲的行為,又將他那僅存幾分的貴氣給破壞的乾乾淨淨。
然一些華而不實光環的退去,卻讓田重進看趙德秀越看越對味。
這幾日趙德秀與士卒一同披風冒雨,親登險峻的行為,他都是看在眼裡的。
與田重進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他身後的五千餘宋軍。
當趙德秀親自為他們開路那一刻起,五千餘宋軍對他主將的身份便不再那麼排斥。
田重進的誇讚,並未讓趙德秀失去冷靜:
“壺關還未拿下,我軍依舊處於危險中。”
趙匡胤給趙德秀的任務是——率軍抵達上黨城外,以圖擾亂叛軍主力軍心。
乍聽之下這任務很直白,照做即可。
可趙德秀仔細思量後,卻發現要想達到趙匡胤的目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不論率軍翻越太行山的艱辛,就以當下情勢而言,藉助著太行山天然的隱蔽性,趙德秀可直接繞開壺關前往上黨城外。
而在趙德秀看來,若他一旦那麼做了,莫說趙匡胤的任務是否能完成,恐怕他自身都會陷入危險中。
為了達到奇襲的效果,趙德秀並未讓五千餘宋軍攜帶太多幹糧。
再強的軍隊,都得吃飯。
上黨一帶皆處在李筠控制中,要是趙德秀貿然率軍出現在上黨城外,李守節什麼都不用做,緊閉城門一段時日,徹底失去糧食的五千餘宋軍就得不戰自潰。
除去糧食方面的考慮外,趙德秀還有一層擔憂。
李筠在得知後路不穩時,定然會派一支精兵回援,他這一支宋軍為客軍,更是孤軍。
若他貿然與佔據地利的李軍作戰,是很容易陷入不利的。
要想不讓心中的擔憂成真,趙德秀須在自身暴露前,為他這支宋軍拿下一個據點。
認真考量後,位於上黨南側的壺關縣進入了趙德秀的視線中。
看了眼天色後,趙德秀對田重進言道:“讓兒郎們好生歇息。
反客為主,就在今夜!”
正所謂兵無常勢,主客之勢,並非不能逆轉。
夜色如墨。
黑夜中的壺關城輪廓在月光下若隱若現,城牆上偶爾閃過巡邏士兵的身影,那身影稀稀鬆松,顯露出壺關城防的薄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