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70章 劉繼業之策

潞州西北面,有一石梯山,位於北漢境內。

北漢兩萬精銳,就駐紮在石梯山下。

因先前與李筠之間產生了不愉快,在監軍盧讚的建議下,劉繼業無奈之下只能撥兵朝著北漢境內迴轉。

可在劉繼業內心深處還是認為李筠起事,是北漢能夠擴大版圖的絕佳機會。

由於這想法,劉繼業率領兩萬北漢軍,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期待著局勢發生新的變化。

之所以要選擇在石梯山下紮營休整,劉繼業便是打算若是局勢有新的變化,他可以即刻領兵重新進入潞州境內。

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當劉繼業要扛不住監軍盧讚的壓力時,李筠的使者終於趕到了北漢軍營外。

聽到有李筠使者到來,劉繼業喜不自勝。

劉繼業一方面將盧贊請至帥帳,待盧贊到來後,劉繼業方才命人將李筠使者帶進來。

牢記李筠囑咐的使者一見到劉繼業,就連忙將近來潞州局勢的險惡變化告知給他。

“還望將軍能念在同盟之義上,速派援兵,護我上黨!”

使者聲情並茂,言辭懇切。

然劉繼業並未被使者區區幾句話打動。

“你我兩軍之間,難道僅僅是同盟之義嗎?”

儘管使者言語間多有隱晦,可劉繼業是一時名將,一下就從使者的言語中得出了準確的判斷——潞州的局勢相當危急。

若非如此,以李筠那先前驕縱的模樣,兩者幾乎鬧翻後又怎麼會再派使者前來伏低求援?

五代亂世中,趁火打劫是優良品德。

今李筠有難,若他劉繼業不為國家盡力爭取一番,怎能對的起先帝的信任?

聽到劉繼業的話後,使者面露苦色。

他聽出了劉繼業話語中的含義。

可一想到潞州局勢危險,使者顧不得其他:

“明公有言,若將軍能助我軍擊退宋軍,待宋軍退卻那日,明公定會攜土稱臣!”

使者的“攜土稱臣”四個字,讓劉繼業忍不住大笑起來。

他要是的就是這一句話。

那一日盧贊會與李筠發生爭吵,關鍵在於李筠只是想引北漢軍為同盟,並非是想成為北漢的臣子。

得知李筠的態度後,盧贊當即表示反對。

劉鈞讓他率全國大半精銳前來,為的是李筠手中的戰略要地,要的又不是“樂於助人”的美名。

見李筠願意稱臣後,劉繼業將目光看向盧贊,似在詢問。

迎著劉繼業詢問的目光,盧贊思索一番後點了點頭。

見盧贊首肯,劉繼業大喜,他讓人先將使者帶下去。

待使者離開後,盧贊吐出了心中尚存的一層隱憂:

“若來日李筠毀約,我軍當如何自處?”

盧讚的擔憂很有道理。

五代亂世,毀約那是家常便飯。

見盧贊擔憂這一點,劉繼業不免覺得盧贊這一文人,太過杞人憂天。

“今李筠主力皆在澤州。

而李筠若想我軍保障後路,則定會下令潞州各縣配合我軍。

在這情勢下,在我軍擊破宋軍後,攜大勝再一舉分兵奪取諸縣便是。”

劉繼業的想法讓盧贊面露讚許之色。

心中再無疑惑後,盧贊又問劉繼業道:“將軍打算如何獲勝?”

盧贊身為文人,本身對征戰一事是不在意的。

可盧贊不關心,不代表他背後的劉鈞不關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