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69章 謀全域性者

事態的反常變化,讓趙德秀站起身來。

他來到廳內懸掛的一副地圖下。

趙德秀一動,廳內的盧多遜及一些將領都不由跟上。

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諸多地標,趙德秀的目光快速掃視著。

一邊掃視,趙德秀一邊喃喃思索道:

“潞州各縣令態度轉變前,證明攻心之策是奏效的。

今李守節依舊困守上黨,我軍尚未有敗績,威勢仍在。

這兩點未發生改變,那為何潞州各縣的人心會發生變化呢?”

這是趙德秀此刻心中最大的疑惑。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妖”會是什麼呢?

哪怕剛取得一場勝利,可趙德秀明白驕兵必敗的道理。

李守節在歷史上是沒大名聲,可各朝史書皆惜字如金,加之視角問題,史書上沒名聲不完全代表李守節才能不行。

另外縱算李守節能力有所欠缺,李筠在北境橫行多年,保不齊帳下就有一些智謀之士。

慢慢的,趙德秀進行了換位思考。

若他身處於李守節的境地,最佳的破局之策會是什麼?

上黨乃根本,他自不會輕易領兵外出。

可若一味困守,時間一久內部人心渙散,上黨的局勢更加會不可收拾。

出城不利,坐守有危,在己身力量無法改變局勢時

想到這處,趙德秀腦中一條脈絡閃過:

“他會尋求外力!

亦唯當找來強力的援兵,才能頃刻間安定住諸縣人心!”

下一刻,趙德秀恍然的吐出了心中判斷。

盧多遜及田重進等人一直站在身後,靜觀著趙德秀的思索。

在他們看來,趙德秀剛站到地圖下方時還語帶疑惑,不料還未過多久,他就陡然得出了判斷。

這讓他們驚詫不已。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幾位禁軍將領對趙德秀的軍略已有了初步認可。

故而在聽聞趙德秀的判斷後,他們下意識的同樣思考起來。

思考一番後,以田重進為首的幾位將領最後還是放棄了掙扎。

軍略一道,的確太吃天賦

相較於幾位將領的氣餒,盧多遜望著趙德秀的背影則是異彩連連。

想著想著,趙德秀在地圖上的目光發散開來,不再拘泥於潞州一地。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

身為一軍之將,要懂得將眼界著眼於全域性。

趙德秀的目光,先往潞州南面看去。

“正常來說,李守節應當尋求李筠的援兵。

然縱算李筠有心援救,他一時之間亦無法分兵。”

往日到達洛陽外時,趙德秀就見趙匡胤收到過來自慕容延釗的軍報。

慕容延釗在軍報中言及,他在與叛軍的初次交鋒中已取得一場小勝。

那場勝仗後叛軍就退守營壘,他率軍在高平城外與叛軍一時持對峙之勢。

何為對峙之勢?

就是雙方乾瞪眼,誰都不敢貿然先動。

而這一對峙之勢,在趙匡胤率西路軍抵達後,會讓李筠更加被動。

誠然有著營壘、城池的掩護,李筠堅守一段時日不難。

可在這被動局勢下,李筠的大軍亦等於被困在高平城外。

李筠的兵力自保尚嫌不足,要是他敢分兵回援,以趙匡胤的韜略定會抓住時機,一戰將叛軍殲滅。

在排除完李筠回兵這一選項後,趙德秀瞬間將目光北移,放在潞州北面的一處驛站處——太平驛。

根據之前的情報,北漢劉繼業率軍兩萬入侵後,正是暫時駐紮在那處。

趙德秀目光緊緊盯著那處,他伸出雙指重重指向地圖上的太平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