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色暗下來後,趙匡胤才從杜太后的寢宮內走出。
跟在趙匡胤後面的,只有趙普一人。
原來是趙光義擔憂杜太后初入深宮,晚上會因陌生的環境輾轉難寐,故懇請趙匡胤今夜能讓他留在深宮陪伴杜太后。
趙光義雖說是趙匡胤的胞弟,可他幾年前就已成年有了妻室,加之他有官職在身,按理來說趙光義留宿宮禁是不應該的。
趙匡胤非不懂這個道理,只是一看到杜太后懇求的目光,趙匡胤心一軟便應允了趙光義。
而對於趙光義再一次逾距的事,趙普依然沒選擇進諫。
心知趙匡胤秉性的趙普,一言不發地跟在趙匡胤的身後,朝著宮城內的一處高臺走去。
隨著兩人越走越高,趙匡胤身邊的內侍盡皆被屏退。
等趙匡胤帶著趙普登上高臺後,他們的身邊再無他人。
從趙匡胤的這番安排趙普不難看出,趙匡胤是有一些心裡話要跟他說。
果不其然在高臺上些許燈火的映照下,臉色變幻不清的趙匡胤率先開口道:
“這不是朕第一次登上這高樓。
去年周世宗北伐歸來後,朕就跟隨他上過此處。
那一日,同樣只有朕跟世宗二人。”
聽到趙匡胤提起周世宗柴榮,站在趙匡胤身後的趙普,不自覺地將頭壓低了些。
別看以往他能與趙匡胤兄弟相稱,可當兵變成功那一刻起,趙普就知道許多事已經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一位兄弟跟你傾吐心聲,那是信任你。
若是一位帝王呢?
趙普眼下心中並無榮幸的感覺,唯有惶恐。
身為君主的趙匡胤,不用管趙普心中在想著什麼,見趙普沒有回應,趙匡胤便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那一日,盛夏炎炎,世宗卻跟朕說他感覺到很冷。
那時朕以為是世宗抱病在身的緣故。
可當今日朕以同樣的身份,站在同樣的高處時,才明白了世宗話中的深意。
世宗那一日,感覺到了恐懼。
自世宗繼位以來,大周國力蒸蒸日上,徵淮南,迫巴蜀,伐契丹,世宗做的每一件事,無不讓天下感到驚歎。
當年天下中很多人都認為亂世將會由他親手終結。
就是那般英明,手握無上權勢的帝王,竟有一日也會感到恐懼。
世宗恐懼的是在他離去之後,中原會再一次分崩離析,柴氏後代會落得如朱氏、李氏、石氏等一樣的下場:
全族皆滅,屍骨無存!”
說到最後一句話時,趙匡胤心有所感,語氣沉重。
趙普聽到此他本想說些什麼,可仔細想了想,他還是什麼話都沒說出來。
或許趙匡胤現在需要的只是一位傾聽者。
趙普本以為他今夜只要做好傾聽就好,直到他聽到了這麼一句話:
“則平,你說朕會步世宗的後塵,大宋會是第二個大周嗎?”
當聽到趙匡胤的這句問話後,趙普知道他已經沒有餘地可以再逃避了。
臉色驚慌的趙普連忙跪倒在地,拱手勸慰趙匡胤:
“陛下何有此念?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大宋新朝初立,生機無限。
大宋國祚必定綿延萬年!”
“萬年?”
自古以來,哪有什麼萬年的王朝。
及至當今亂世,再強盛的朝代能有二十年壽命,都已經是一件奢侈的事。
如此低迷的想法,並非是趙匡胤過於悲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