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18章 趙普與魏仁浦的交鋒(求追讀!)

趙普方才就已知道,要想勸導魏仁浦成為趙德秀的老師,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有著趙匡胤昨夜的提醒,趙普對魏仁浦的瞭解頗深,今日之請他心中自有計較。

面對魏仁浦語氣不善的話語,趙普並未接話。

在魏仁浦的注視下,趙普目光灼灼,反問道:

“陛下天縱之才,普堅信以陛下的心胸及才能,他取得的成就不會比當年的世宗差。

可魏公以為,喪亂數十年的天下,是陛下這一代人就可以徹底重整的嗎?”

趙普的這句反問,讓魏仁浦陷入了沉思中。

趙普是智者,魏仁浦又何嘗不是?

魏仁浦不由得想起了數十年來,在世間可以呼風喚雨的許多名字:

“朱溫、李存勖,李嗣源、劉知遠、郭威、柴榮.”

暫且不論他們個人品德如何,至少在能力方面,他們都能稱得上一句“英豪”的評價。

五代亂世持續不休,非是天下無有英豪出。

能佔據中原獲得正朔美名的朝代,哪一個又沒有著統一天下的實力?

可惜諸位豪傑的繼任者,卻大多無能、孱弱、昏庸。

“故方其盛也,天下賢士皆翹首以盼盛世降臨;及其敗也,天下賢士皆憤恨積身怒其不爭!”

一想到這句話,世間每一位渴望河山重歸一統的智士心中,都有著難以言表的苦楚。

“殿外的那名引得魏公不快的少年者,乃是陛下的嫡長子。

魏公通曉百經,自是知曉“皇家嫡長子”這五個字代表的是什麼。

皇長子是曾誘捕過魏公,然以魏公之智,皇長子能做到這點,就足以證明皇長子天資上佳。

可少時了了,大未必佳。

皇長子將來要想承擔起社稷重擔,急需一位國士為師。

天下數十年崩裂亂局,皆因中原王朝繼承人不振而始終糜爛不堪。

普好讀史書,每當讀到漢唐時期,華夏為萬國來朝的盛景時,普時常扼腕長嘆。

既嘆且恨!

普認為,魏公定然心中與普一同焦灼嘆恨過。

而今日魏公是有機會,為天下萬眾賢士抹平這心中憤恨的!

魏公難道不想嗎?

還望魏公以天下蒼生為念,摒棄內心嫌隙,如盛唐時期的貞觀名臣玄成公一般,為天下萬民規匯出一位太平之君!”

說完這番動情的勸說後,趙普起身離席對著魏仁浦深深一拜:“普願替陛下、天下人拜謝魏公!”

趙普的話語每一句,都如同晨鐘暮鼓般敲擊在了魏仁浦的心頭上。

魏仁浦心中對天下亂局的嘆恨,一點都不比任何人少。

心懷天下的魏仁浦,又怎麼不會被趙普的話打動呢?

還未等著趙普拜完,魏仁浦就連忙起身握住了趙普的手,將他重新拉入席中。

“則平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呀!

老夫又豈是因一點嫌隙,就意氣用事罔顧蒼生之人,趙德秀的確有可贊之處,老夫教就是了。”

聽到魏仁浦的承諾後,趙普才漸漸穩定住激動的情緒。

想到可以完成趙匡胤交代的任務,趙普的心中就有著喜意。

其實從剛才魏仁浦的諸多表現中,趙普早就感知到魏仁浦對教導趙德秀一事,不像表面上那般絕對抗拒。

既然有能說動的可能,趙普自信他有把握像當初說服趙匡胤發動兵變一般,打動魏仁浦。

不料就在趙普以為大功告成之際,魏仁浦沉吟後說道:

“今日應則平之勸,老夫願意試上一試。

可在皇長子正式拜師前,老夫還有三個條件。”

聽到魏仁浦這麼說,趙普的眼眶下意識的又重新積蓄熱淚中。

同時趙普的身體,再次有了離座的跡象。

可惜魏仁浦豈會再給趙普第二次機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