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末以來,中原動亂已持續數十年的時間,中原的百姓幾乎天天活在擔驚受怕中。
而自古以來,參與婚禮之事,就容易讓人釋放緊繃的情緒。
基於這心理,趕來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定親隊伍行至李府外時,圍觀的百姓早將附近擠得水洩不通。
禁軍士兵最後只能組成人牆,將歡呼的人群隔出數丈寬的通道。
當車輦好不容易在李處耘家門口停下後,劉溫叟手捧金盤來到門前。
“臣禮部侍郎劉溫叟,今為天子使者,前來為皇室行納徵定親之禮。”
早在從宮城出發前,就有相應官員來李府中安排一切。
隨著劉溫叟話音落下,李府的大門緩緩開啟,四名梳著雙鬟的宮娥攙扶著李杜若款款步出。
李杜若身著深青禮服,足踏翹頭履,裙襬下露出的絳紅襯裙隨著步履輕搖,這一身裝扮將她那高挑的身材,襯托的更加動人。
步履輕動間,李杜若腰間懸掛的白玉雙珩叮咚作響,與遠處相國寺傳來的鐘聲相應和,讓李杜若身上散發出一種雍容祥和之意。
李杜若幾乎是被身旁的宮娥帶著走的。
今日突然發生的一切,讓她的思緒都處在混亂中。
清晨宮內有一批內侍到來,告知她已被選為皇長子妃,而後就是內侍及宮娥對她的上下忙碌
現在想來,哪怕盛大的定親隊伍就在身前,李杜若還宛若處於夢中一般迷糊。
而讓李杜若更加沒想到的是,當劉溫叟讀完詔書她正要接過納徵信物時,人群中不知是誰看著雍容華貴的李杜若喊了句“真太子妃也!”,一下子間周圍人群的情緒更加亢奮起來。
數十年來,中原百姓都未聽過“太子”這一稱謂,更何況“太子妃”呢!
亂世數十載,人心思定,而太子身為國本,就是政局穩定的最大訊號。
在心中的亢奮與期待下,人群中高喊“太子妃千歲”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周圍的商鋪還自發的紛紛燃放起鞭炮慶祝。
漫天飄起的滿紅紙屑,隨風飛舞落在了青石板上,宛如鋪上了一層紅毯。
聽到那一聲聲太子妃後,暫且不提李杜若的無措,劉溫叟被嚇得幾要暈厥。
“太子妃”尊稱,豈能輕喊!
劉溫叟朝著張瓊投去了求救的目光,只要張瓊一聲令下,數百禁軍足以彈壓住那一聲聲歡呼。
可面對著劉溫叟的求救目光,張瓊選擇抬頭看天——今日皇室大喜,不宜殺生。
處於人群中的趙德秀,一邊聽著熱鬧的歡呼聲,一邊看著不遠處的李杜若。
嗯,腿是挺長。
心滿意足的趙德秀,正要轉身離去前往魏府,不料一句老漢的唏噓卻傳入他耳中:
“觀皇子妃儀態,皇長子日後恐要夜夜沉迷咯!”
聽聞這話,趙德秀差點跌個跟頭——群眾之中有壞人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