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趙匡胤在大事將舉迫在眉睫之計,還選擇見趙德秀,那就說明他是願意給趙德秀機會的。
正如趙普所說:終歸是父子。
可讓趙匡胤沒想到的是,他並未等來趙德秀的解釋,反而是等來了趙德秀的反問。
這讓趙匡胤一時之間覺得有趣。
看著身前相貌頗似自己,但貌似卻並未繼承自身堅毅性格的長子,趙匡胤從鼻間重重地哼了一聲。
“你且說來。”
雖是一聲冷哼,可趙匡胤言語間的疑惑情緒是不加掩飾的。
見已經成功引起趙匡胤的好奇後,趙德秀整理好自身的情緒,還未開口之際,他的眼眶便漸漸通紅,開口之時,話語中更是帶上了幾分哭聲。
本來趙匡胤嚮往就最不喜趙德秀怯弱的姿態,見趙德秀故態復萌,趙匡胤下意識地想開口訓斥,豈不料趙德秀接下來的話直接讓趙匡胤的態度直接軟了下來。
“兩年前的這一日,母親於府中病逝。”
趙德秀口中的母親,指的並非王氏,而是與趙匡胤結髮十餘年的髮妻賀氏。
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心,趙匡胤選擇兵變的這一日,正是當年賀氏逝去的同日。
十餘年結髮之情,以趙匡胤的秉性如何能忘卻?
而緊接著趙德秀的話,更讓趙匡胤心中對趙德秀的憐愛之心大起。
“母親病逝那一年,孩兒不過年方十三,生母病逝是何等錐心之痛?
孩兒尚處於這等悲痛中,卻驚聞父親要行死生大險之事,孩兒感念至親安危,怎能不舉止失措?
孩兒惟念父親一生安康,孩兒更不想在少年之際,便有俱失雙親之痛!”
說到最後,趙德秀早已聲淚俱下。
趙德秀淚流滿面,趙匡胤也沒好到哪裡去,此刻的他一臉悲苦之色。
在趙德秀的提醒下,趙匡胤才恍然醒悟,眼前的長子是一位早年喪母的可憐人。
另外趙德秀的話語,至少從情理上可以完美解釋了,為何之前他會阻止自己成就大事。
非天性怯弱,乃是因為他孝順,他關心自己的安危!
同樣的行為,若是冠以不同的緣由,則往往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
天下間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孝順這等品德的。
憐愛,愧疚的情緒一下子湧上心頭,趙匡胤伸手將趙德秀招至身前,在趙德秀坐下後,趙匡胤用手重重拍在趙德秀的肩頭以示認同。
“何不早言,何不早言!”
若事情只是發展到這一步,趙德秀可以說已然將前身留下的坑給補得差不多了。
但今夜趙德秀前來,為的不止是這個。
趁著趙匡胤憐愛之心大起之時,趙德秀適時拭去臉上淚水,轉而換了一副堅定的面容拜請道:
“孩兒原本以為,只要不讓父親涉險,父親就能平安。
但這兩月來孩兒遭逢重病,幾乎不治,生死之間孩兒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
今逢亂世,人人皆朝不保夕,人心詭譎宛若鬼蜮,我趙氏一族今日是身居高位,但來日又當如何?
要想一生順遂,唯有變亂為治,開創太平!
孩兒雖無甚大才,但既為父親骨肉至親,自當為父親分憂!”
說完這番話後,呼吸有些急促的趙德秀抬起頭,用熱忱的目光看向趙匡胤。
不出意外,趙德秀的這番話讓趙匡胤變了一番臉色——欣慰。
現在趙匡胤相信那次趙德秀的表現,並非因為性格怯弱,在這層基礎上,趙德秀主動表現出願意分憂的姿態,自然能夠讓趙匡胤相信。
趙德秀今年即將十六歲,亂世之中這個年紀為父親分憂的將門之子大有人在。
這般言語,才像他趙匡胤的兒子應該說出來的!
心中欣慰之餘,趙匡胤再次伸出寬厚的手掌拍了拍趙德秀。
“今夜你便留宿為父的帳內。”
趙匡胤冷不丁冒出的這句話,讓趙德秀一時間沒能立刻領會他的深意。
好在趙匡胤的解釋接踵而至:
“今夜為父讓你親眼看看,吾是如何改天換日的!”
說這句話的同時,趙匡胤手中把玩的一個物件引起了趙德秀的注意。
仔細一看,出身將門的趙德秀一眼就認出了,趙匡胤手中的那個物件正是一塊通體暗紅的虎符!
暗紅的虎符,在燭光的照耀下,正散發出詭異的似乎能迷人心智的光芒。
而這時,一句著名的話語登時湧現在趙德秀的心頭:
“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夜幕已至,大戲開場!
已收到簽約站短,請放心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