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83章 誰別放過誰?

劉繼恩此番南下,是想有著一番作為的。

在接掌了漢軍的指揮權後,劉繼恩一改劉繼業原先按兵不動的戰術。

劉繼恩下令,軍中的民夫前往周圍樹林砍材運木,準備就地打造攻城器械。

當這道軍令在全軍傳開後,漢軍大營內一片譁然。

臨陣換將帶來的最大危害,便是會讓軍心不穩。

先前雖因劉繼業顧大局,才沒讓漢軍的內部局勢徹底糜爛。

然隨著劉繼業突然被罷免,一些負面情緒終歸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在漢軍中。

軍心會不穩,源於兩方面。

一方面是士卒心中的猜忌與疑慮。

連身為主將的劉繼業,在流言的攻勢下都自身難保,更何況他們呢?

類似的事,往年不是沒發生過。

當年郭威將漢隱帝問罪他的事公佈於眾,這直接讓全軍的情緒躁動起來。

兩萬北漢軍中的軍官,可不全是河東本土人士。

縱算是同為河東人士,河東內部亦派系林立,傾軋嚴重。

在這兩方面客觀原因下,劉繼業的突然下臺,難免會讓士兵們議論紛紛,猜忌重重。

第二方面在於,劉繼恩在軍中沒有一點威信。

相較於趙德秀,劉繼恩在北漢國內的地位更加尊貴。

他幾乎是全國上下預設的儲君。

而劉繼恩的到來,更是手握聖旨,背靠皇權。

然這兩點在兩萬北漢軍看來,可以用嗤之以鼻來形容。

軍隊中,看重的是軍功!

之前北漢軍能忠實執行劉繼業的命令,在於劉繼業的“無敵”名聲是他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北漢軍相信劉繼業,會帶領他們取得戰爭的勝利。

而現在“養尊處優,不知兵事”的劉繼恩一上位,北漢軍的心態登時就發生了變化。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是任何士兵的共識。

對主將沒信心,軍心就會不安。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令人膽寒的情況,漸漸出現在漢軍大營中。

“殿下,近來營內已有逃兵出現。”

盧贊滿臉焦急的對劉繼恩稟報道。

不同於趙德秀,相較於將軍的稱呼,劉繼恩更喜歡旁人稱呼他為“殿下”。

聽聞盧讚的稟報後,饒是劉繼恩再不通兵事,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唐末以來,由於戰爭太過頻繁殘酷,逃兵的事時有發生。

而這件事是當世任何將領,都十分忌憚的。

因為逃亡的情緒如同瘟疫般,要是不及時制止,遲早會蔓延至全軍。

到了那一步,不用敵人衝殺,己方就得先崩潰。

“抓住他們,殺!”

聽到盧讚的稟告後,劉繼恩咬牙切齒地下令道。

劉繼恩想起當年他祖父劉旻,在面對逃兵時的果斷措施。

除去面部刺字外,以殺止逃,是當世將領對逃兵的最常用做法。

然劉繼恩與劉旻能一樣嗎?

劉旻當年是有軍功在身的!

殺戮,會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然逃兵產生的深層原因,在於軍心不穩。

這一深層原因若不解決,一味的殺戮到最後只會適得其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