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功度過淮水,進入淮南地界平叛,唯有如當年周軍一般,在淮水上搭建浮橋。
趁著民夫搭建浮橋的空擋,趙光義下令召來了一眾將率。
等諸將都來到帥帳中後,趙光義指著背後的地圖說道:
“今我軍屯駐渦口,不日就可進入淮南地界。
據斥候回報,叛軍主力大多在揚州一帶集結。
不知諸位以為,我軍進入淮南後,當首攻何處?”
趙光義話音剛落,帳內諸將就將目光看向地圖。
帳內的一部分將領,早年都參加過世宗徵淮南一戰,故而趙光義的詢問很快就有人答道。
“濠州或壽州。”
田重進說出了他的看法。
濠州與壽州,一左一右挾制在渦口兩旁,從表面上來看,若不先攻取這兩州,己方的糧道容易受到威脅。
當年周世宗徵淮南時,亦是將這兩州,當做優先打擊的目標。
豈料田重進話音剛落,趙光義就開口說道:
“我軍應速取揚州。”
趙光義這話一出,田重進臉色一變,他正想出言阻止,有一人卻公開表示支援。
“東海郡侯所言正是。”
出言的這人,正是王全斌。
王全斌出身將門,早年擔任過唐莊宗李存勖的侍衛。
雖歷經數朝,王全斌爭戰多有勝利,可卻一直得不到大的升遷。
這主要是在於王全斌貪財,喜歡貪墨軍隊的“救助金”。
這一點性格缺陷,讓很多君主明知王全斌有才卻不敢大用。
顯德年間,趙光義發現了王全斌的才幹,他數次求請趙匡胤,才致令王全斌有機會進入禁軍中高層。
感念於趙光義的幫助,王全斌才漸漸成為他的人。
聽到王全斌出言附和,田重進勸阻的心遲疑了會。
就在田重進遲疑的空檔,又有一位將率出言支援趙光義的看法。
“若叛軍主力皆在揚州,壽州、濠州的確無關緊要。”
說這句話的人,是潘美。
潘美這次出征是趙匡胤的有意安排。
趙匡胤知曉潘美有帥才,故想讓他來淮南征戰積累些戰功,日後好大力重用。
聽見潘美支援起趙光義,田重進就默默不再言語。
因田重進曾聽過趙匡胤誇讚潘美,他是不會妄言的。
至於潘美會認同趙光義,不是在於他是趙光義的人,是他根據自身軍略做出的判斷。
當然這一判斷有前提:“叛軍主力皆在揚州。”
潘美抬頭看向趙光義詢問道:
“郡侯的情報可準確?”
趙光義自然亦知道,趙匡胤對潘美的看重。
有心拉攏潘美的他,笑道:
“仲詢請放心,吾的情報不會有錯。”
說這句話時,趙光義充滿了自信。
趙光義有理由自信,因為這一則情報,是翟守珣遞送來的。
翟守珣是李重進的謀臣。
早在年初時,李重進就想與李筠南北夾擊趙匡胤,故派翟守珣北上。
李重進沒想到的是,翟守珣並未前往潞州,反而徑直前往開封城投靠趙匡胤。
而在趙匡胤的安排下,翟守珣重新回到李重進詆譭李筠,致使李重進錯過了南北夾擊的最佳時機。
這一樁隱秘,極少人知道。
在趙光義出征前,為保證這次戰事萬無一失,趙匡胤便將與翟守珣的聯絡方式告知給了趙光義。
見趙光義出言保證後,潘美就信服的點了點頭。
在大軍出征前,由於趙光義之前的急切,讓趙光義在禁軍心中的印象算不上好。
然至少現在看來,潘美覺得趙光義並不差勁。
王全斌與潘美的支援,讓眾將都無異議,這讓趙光義體會到了滿足的快感。
趙光義性格有個顯著的特徵——愛表現。
而這一性格特徵,在取得某些“成就”後就會表現的更加明顯。
見搭建浮橋還要一段時間,趙光義下令讓其他將率先離去,只留下王全斌、潘美等重要人物。
等其他人都走後,趙光義一臉期待的從懷中掏出一物放在身前書案上。
察覺到這一幕,田重進興致滿滿。
田重進想起當初在壺關城內,趙德秀以手中一圖指點戰場的場景,如飲美酒。
往日記憶,讓田重進興致滿滿的湊了過去。
可一湊近,田重進看著書案上的那張圖,整個人都有些傻了。
只見那張圖上,密密麻麻的畫著八個陣型,分別是:
天陣,地陣,風陣,雲陣,龍陣,虎陣,鳥陣,蛇陣。
那八個陣型層層相迭,混亂無序,看的人眼花繚亂,六神無主。
如飲餿水的感覺,出現在田重進心中。
而有這一感覺的,又何止田重進?
王全斌與潘美,這兩位名將之資,亦看的呆了。
這是?
見“震驚”住三位大將後,趙光義臉帶笑意地說道:
“吾自幼熟讀兵書,曾觀前唐《太白陰經》之陣圖,頗有所感。
遂將經內陣圖進行改良,形成這一八陣圖。
若我軍用此陣,環環相連與契丹軍作戰,契丹軍的騎兵優勢將再難發揮,勢必折戟於我軍陣下。”
自信的光輝,在趙光義臉上洋溢。
渾然不知三位大將看向他的目光,已變得越來越奇怪。
當然在最後,趙光義還是適當謙虛道:
“此陣如何,還望諸位品鑑。”
趙光義這話一出,讓田重進感覺如飲砒霜。
他真的品鑑不來。
眾人中,唯有潘美還能保持一定的冷靜。
“郡侯是想將這陣,用在這次征戰中嗎?”
“若有機會,自要一試!”
潘美問的小心翼翼,趙光義答的理所當然。
聽到這回答,潘美暗自神傷。
他方才覺得趙光義尚可,真是一個大大的誤會。
這陣圖看起來都要耗費不少功夫,更何況要實地列陣?
幾乎是一眼之間,潘美就看出這八陣圖的硬傷:
列陣繁瑣,指揮困難,易被分割,地形適應差種種。
而這每一個硬傷,都可能讓敵人抓住時機,讓宋軍萬劫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