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降了李守節等人後,趙德秀讓人先將他們帶下去更衣。
剛取下的荊條上滿是泥土,弄得李守節等人身上髒兮兮的。
待李守節等人離去後,趙德秀命人在城外準備設宴。
對於初投之將,設宴款待,進一步慰勞其心是常理。
待趙德秀令畢,身後的曹彬站出來有所建議道:
“上黨乃李筠根本。
今李守節雖降,難保城內未有死忠李筠者,城中之人不可盡信。
上黨願臣服大宋者,皆在城外。
城內士卒,一時無主。
若城內有一二居心叵測之輩,趁城中空虛時鼓譟士卒,上黨城的局勢難免會有反覆。
郡侯可派人先率精兵入城,持其管籥,穩定局勢。”
先前曹彬被趙德秀留在後方,為他補全疑兵之計的步驟。
在趙德秀率軍從伏牛山回返後,曹彬就回到了趙德秀身邊覆命。
曹彬的話,趙德秀深以為然。
上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心無大錯。
“卿所言甚是。”
在肯定了曹彬的建議後,趙德秀轉身對田重進說道:
“田將軍,就由你領兵一千進入城中。
先行控制住城內武庫,糧倉。”
要想防止城內的局勢有所反覆,最先要控制住的就是這兩處地方。
得到趙德秀的命令後,田重進抱拳領命而去。
當田重進離開後,趙德秀眼含笑意的看向曹彬。
曹彬說的,旁人未必就想不到。
然以往曹彬是每問必答,不問就不答的態度。
有此態度的曹彬,今日竟會主動建言,趙德秀感到很開心。
這代表著曹彬已在心中,慢慢將自己當做澶州軍內的一員。
看了曹彬好一會後,想著打鐵要趁熱的趙德秀主動說道:
“澶州防禦副使一職,君有意乎?”
防禦副使,顧名思義是防禦使在軍務上的副手。
是防禦使無暇親征時,統帥軍隊出征的最高指揮官。
能用這一職招攬曹彬,足以證明趙德秀對曹彬的看重。
另外曹彬曉通軍略,心思縝密,是一位優秀的統帥之才。
讓曹彬擔任澶州防禦副使,是一項很恰當的安排。
聽到趙德秀的詢問後,一向謹慎的曹彬做出了影響他一生的決定:
“彬願為郡侯效力。”
曹彬會不再猶豫,根本原因在於在他的觀察下,他認為趙德秀是一位值得投效的明主。
至於直接原因:以曹彬近來對趙德秀的瞭解,報給朝廷的軍報中,是定然會有他的名字的。
既都避不開了,那還為什麼要避呢?
時也命也。
就讓他跟著太原郡侯,在天下好好闖上一闖!
待宴席結束,賓主盡歡後,趙德秀帶著些許酒意回到了帥帳內。
不喜飲酒的呂端,早已在帳內等著趙德秀。
見到趙德秀後,呂端欲起身行禮,然趙德秀卻擺擺手讓他坐下。
“吾之前要你籌辦的事,準備的如何了?”
聽到趙德秀的詢問後,呂端拱手答道:
“已暗中招攬百餘位孤兒,待回到汴京後,臣就會尋儒士教導他們讀書習字。”
呂端的稟報,讓趙德秀滿意的點了點頭。
早在數個月前,趙德秀就想組建一支自己的情報隊伍。
而自出徵以來,這一想法就愈發強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兵法中永恆不變的真理。
趙德秀雖是穿越者,然在來到潞州前,趙華、劉繼恩、盧贊等人名,他前世一個都沒聽過。
要想在當世取得更大的成就,單靠後世散碎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若能擁有一批精悍的情報人員,不止能當做斥候用,還能當做間諜用。
歷史上明軍抗倭援朝時,錦衣衛在那一戰中就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由於身份所限,當下趙德秀組建情報隊伍,規模無法太大。
可這一點,倒並無大問題。
組建一支高效的情報隊伍,與組建一支強軍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
要先將骨幹培養出來,構成一個基本的組織框架。
等組織框架建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斷新增新鮮血肉。
由點及面,終成大器。
在趙德秀心中,他這一支情報隊伍的引領者,最佳人選不是呂端,而是閭丘仲卿。
只是當下閭丘仲卿尚在北漢,有些事便先讓呂端代勞了。
在瞭解了情報隊伍組建的進度後,趙德秀對呂端說道:
“還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聽聞這話,呂端有所猜測:
“郡侯,是想讓臣再送一次軍報?”
以盧多遜的才思,最多兩日新的軍報就能寫好。
呂端的猜測,讓趙德秀笑了笑。
“猜中了一半。”
趙德秀的這句話,配合上他那神秘的笑容,讓呂端挺了挺身體。
功勞來了!
猶記得當日趙德秀讓盧多遜前往伏牛山時,亦是對盧多遜這麼笑的。
大宋建隆元年六月下旬。
在即將邁入七月的關頭,澤州局勢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近段時日不知為何,宋軍一改對峙態勢,對高平城發起了數次猛攻。
那猛烈的攻勢,一波接著一波,讓李筠叫苦連天。
好在高平城高池厚,加上與城外李軍大營形成掎角之勢,這才讓李筠得以順利抵抗住宋軍的數次猛攻。
今日的猛攻剛剛結束。
領兵回營的石守信,一踏入營壘中就見到慕容延釗向他走過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