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94章 上黨兵變

當李守節因孝道二字而漸漸打消投降之意時,門外的親衛突然衝了進來:

“指指揮使,府外來了些將士,他們要見你!”

聽聞此言,李守節瞬間嚇得唇齒髮顫。

他最害怕的事要發生了嗎?

哪怕心中畏懼萬分,然李守節並未想過要躲在府中。

他要是不想體面,府外的將士們會幫他的。

心中的畏懼,促使著李守節艱難移動著顫抖的身體朝府門走去。

在接近府門時,李守節就聽到了門外喧囂的嘈雜聲:

“指揮使呢?趕快出來!”

“城外大敵臨門,指揮使得幫我們找一條生路。”

“指揮使再不出來,我們就進府去尋他了!”

當最後一句惡狠狠的話語落入李守節耳中後,嚇得他再不敢遲疑。

本來癱軟的身體中,猛地爆發出無盡的力氣,一下子就幫助李守節來到了府門外。

來到府門外後,李守節愈發驚恐地發現,他的府門外正密密麻麻聚集著眾多披堅執銳的將士。

觀之至少數百!

這就是親衛稟報說的,來了些?

在李守節目光畏縮之際,府外的數百將士見到李守節的身影后,就停止了喧囂。

一位年紀較長的將領,將手中刀鞘稍稍對向李守節率先說道:

“宋軍大破漢軍,太原郡侯威震潞州。

今數萬宋軍雄踞城外,虎視眈眈。

還望指揮使,幫吾等尋一條生路。”

不知不覺間,城內的將士不再直呼趙德秀其名,反而尊稱起他的爵號來。

這位年長將領講完後,又有一位滿臉橫肉的將領言道:

“太原郡侯乃宋室嫡裔,奉天子令以伐不臣,大義在身。

我軍兵不過數千,如何敢與天命相抗?”

這位將領雖未用兵刃隱隱威脅,然他說這番話時,臉上惡意叢生,不加掩飾。

而李守節隱隱記得,當初李筠起兵之日,這位將領說的是“大義在周,天命在李”

五代兵變是這樣的。

再血腥的事,都得先扯一扯大義,天命之類的虎皮。

至於大義、天命到底在誰?

唯在勝利者。

連聽兩道威脅意味滿滿的勸言,李守節已嚇得面露哭相。

他帶著些許哭腔說道:“我們還有精兵三千,宋軍圍三缺一,我們不如突圍前往澤州。”

在兩位悍將的威脅下,李守節已深知上黨保不住了。

可李守節還是想著帶兵馬去投李筠,這樣勉強還能算的上孝道不虧。

李守節的話落入下方眾將士耳中,卻讓他們冷笑連連。

望著臺階上方那一臉怯弱的李守節,再回憶起今日城下趙德秀的英姿。

兩相一對比,眾將士心中愈發替自己感到不值。

李氏父子,不值得他們侍奉。

他們的未來,在城外!

有一位將士,已忍不住內心焦急。

他直接抽出腰間長刀,三步並作兩步,跨越臺階來到李守節身前:

“李守節!

我們原本依靠的就是數萬漢軍為援,今數萬漢軍盡皆覆滅在太原郡侯手中。

以太原郡侯之手段,我們縱算突圍至澤州,難道會免去敗亡的命運嗎?

攸關眾人生命一事,你最好要考慮清楚!”

當這位將士說完這番露骨的話後,府外的數百軍士齊齊抽出腰間兵刃,指向身前的將軍府。

接著不等李守節反應過來,數百將士便手持利刃,齊齊一步步朝著將軍府內踏去。

再不想體面,那便全家死絕吧。

府外眾將士每前進一步,李守節就不由的退後一步。

直到連退三步後,李守節終於再忍不住內心恐懼,嚇得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別上前,別再上前了。

我降了,降了!”

說這番話時,李守節掩面大哭。

亂世孝道,只值三步。

眾多民夫,在宋軍的指揮下搭建營壘。

在帥帳還未搭好時,趙德秀領著一眾下屬在初建的營寨內散著步。

一邊巡視著營壘的建造過程,趙德秀一邊接過盧多遜的軍報。

還未看軍報前,趙德秀就再次強調道:

“軍報語言儘量簡潔,但要將眾人的功勞都記得清清楚楚。”

趙德秀是在向盧多遜傳授,日後為他書寫軍報的要點。

上次呂端回來後,為趙德秀帶來了趙匡胤對他軍報的評價。

“文筆太差。”

得知這評價後,趙德秀鬱悶了好一會。

嫌我文筆差,那我以後就不寫了。

本來為防禦使書寫軍報一事,就是盧多遜這一掌書記的職責。

只是雖不再親自執筆,但自身軍報的要點必須要點明。

一軍主將的軍報,就是一軍將士的生死簿。

一軍將士的生死升貶,盡在其中。

趙德秀說出他軍報的第一個要點後,身後的一眾下屬臉上都露出了笑意。

正所謂主,不與臣爭功。

身為潞州宋軍的主將,趙德秀天然會在戰事平定後,取得最大的封賞。

但肉不能一個人吃。

旁人跟著趙德秀出生入死,為的難道是志向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