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98章 潞州改制,冗官徵兆

完成交接後,失去皇命加持的李繼勳,連對著趙德秀行了一禮道:

“太原王,陛下正在高平城外等你,請速速南下。”

太原郡王,位在眾臣上。

哪怕李繼勳已身為一方節帥,尋常面對趙德秀時也得行禮。

聽到李繼勳的話後,趙德秀體會到了趙匡胤的急切之心。

沒有過多拖延,趙德秀帶著澶州親軍及一眾屬官駕,當日就駕馬朝著高平城奔去。

來啦來啦!

大宋建隆元年七月初,趙德秀領著眾人來到了高平城外。

當一支舉著王旗的隊伍,出現在宋軍大營外時,很快就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或為公卿,或為禁軍將領,很多人隱在旁處觀察著趙德秀。

大軍四月下旬出征,及至今日,時間還未三個月。

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趙德秀從一小有德名的太原郡侯,卻搖身一變為名震數州的太原郡王。

這一番影響力的巨大提升,實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然驚訝歸驚訝,大多數人看向趙德秀的目光中,是飽含讚賞的。

在營外跳下馬後,早就等候在營外的王繼恩就迎上前來。

趙德秀封王,王繼恩絕對是眾臣中那最高興的幾人之一。

一迎上趙德秀,王繼恩就開口說道:“陛下知太原王今日會到,早早就讓某守在營外。

陛下近日,正在為潞州改制一事煩憂。”

在微微提及自身的辛勞後,王繼恩就開始發揮出他的作用。

聽到王繼恩的提點後,趙德秀點了點頭。

隨著時間的發展,他與王繼恩的關係亦變得不一般起來。

兩人關係,因救命之恩而有所牽絆。

而隨著趙德秀地位的水漲船高,藉著往日的那一層救命之恩,權力慾極強的王繼恩,政治立場就愈發朝著趙德秀靠攏。

因兩人一人身處內廷,一人身處外朝,很多事無法明說,然都心照不宣就好。

在趙德秀思索的時候,王繼恩又接著說道:

“前幾日陛下念某侍奉周到,特賜某認祖歸宗,某現已改名回王繼恩。”

這本是王繼恩的一個簡單告知。

不曾想這句話落入趙德秀耳中後,卻讓他心中掀起了巨浪。

原來你就是王繼恩!

身為趙光義後期在宮內的頭號政治盟友,趙德秀自是知道這一名字的。

在宮內的早期時候,趙德秀亦暗中探查過王繼恩的存在。

然趙德秀一無所獲。

原本趙德秀還認為,那時是他在宮內的勢力不夠,才無法探查到王繼恩。

沒想到的是,張德鈞就是王繼恩。

好一個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管心中思緒如何,表面上趙德秀都表現出一副為王繼恩欣喜的模樣。

“王繼恩此名,大善。”

哪怕身為閹人,能夠認祖歸宗對王繼恩來說,亦是一件大喜事。

王繼恩並未聽出趙德秀的意有所指,他只以為趙德秀是真心為他高興。

一路上,王繼恩又悄然間向趙德秀透露出不少宮內隱秘。

身為趙匡胤愈發器重的內侍,王繼恩在宮內的勢力,正暗中迅速發展著。

“有人近來在宮內,四處散佈流言,言殿前諸班直指揮使張瓊有貪汙行為。”

聽到這一則訊息後,趙德秀重視了起來。

這段時日,想來他的叔父在開封城,亦一直沒閒著。

想著想著,趙德秀已來到了御帳外。

在將趙德秀帶到御帳外後,王繼恩就止住了腳步。

“陛下就在帳內等著太原王。”

身為內侍,這一刻卻不敢入帳,想來是趙匡胤事先有令,只要見他一人了。

意識到這一點後,趙德秀沒有猶豫的直接掀開帳簾走了進來。

明媚的陽光透過御帳窗戶,盡情的灑在帳內,讓趙德秀一入內就清晰見到了正伏案批閱奏本的趙匡胤。

“兒臣,拜見父皇。”

這一聲兒臣,將趙匡胤的目光將繁重的政務中給吸引了出來。

當將目光放在好大兒身上後,趙匡胤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你最近長高了一些,人也黑了一些。”

趙德秀本以為初見趙匡胤時,趙匡胤會先問他許多關於政務或軍務上的事。

沒想到,趙匡胤的第一句話會是這。

“走近些,到朕身邊來。”

趙匡胤用手指了指對面早準備好的一個席位。

在趙匡胤的示意下,趙德秀趨步上前,來到趙匡胤的身前坐下。

待趙德秀坐下後,趙匡胤望著他,口中不由笑道:

“黑了些好,更像朕了。”

“這一戰,你打出了大宋的氣象,朕很高興。”

說完後,趙匡胤伸手重重地拍了拍趙德秀的肩膀。

“然日後再出徵,居中籌謀就好,切忌再親自衝鋒。”

在見到趙德秀前,趙匡胤曾暗自想過,他要對趙德秀說些什麼。

想了很多話,可在見到趙德秀的那一刻,千言萬語大多化為關懷。

在趙匡胤看來,潞州一戰中趙德秀數次的身先士卒,的確是必須之舉。

因那時趙德秀無軍功在身,唯有身先士卒才能激勵士氣,有效的指揮軍隊。

可在潞州一戰後,趙德秀已建立起在軍中的威望,日後身先士卒一事最好儘量避免。

對於趙匡胤的提醒,趙德秀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兒臣知曉。”

囑咐完趙德秀後,趙匡胤接著取出一封奏本交至趙德秀手中。

“看看,說說你的看法。”

看著奏本上的署名,趙德秀有些意外。

這封奏本,是樞密副使趙普所呈。

而樞密副使直呈天聽的奏本,無一不是事關國家戰略一事,豈是尋常人臣能看的。

除非

察覺到趙匡胤鼓勵的目光後,趙德秀沒有扭捏,直接展開奏本看了起來。

奏本中的內容很多,皆是趙普關於潞州改制一事的看法。

在奏本內容中,趙德秀看到了許多宋代始設或發揚光大的官職名。

“知州,通判,員外郎中,添差知縣等.”

密密麻麻的官職名,看的趙德秀一時有些神暈目眩。

來了!

為徹底解決地方割據的問題,宋代的冗官政策帶著似乎不可阻擋的大勢,朝著趙德秀襲來了。

月票1000張了,如感言所說,週末會多更一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