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

第8章 流民

現在的米脂縣並不算出名,是大明上千個縣城當中普普通通的一個縣,甚至都可以說是比較貧困,直到幾十年後,出了一個大西皇帝才變得天下聞名。

米脂縣東門已經被封鎖,徐晨和小五是從南門進入。

城外的旱災並沒有太影響到米脂縣城內,小商小販依舊在熱情的叫賣自己的貨物,縣城的居民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並沒有太大的恐慌心理,在他們看來,米脂縣高高的城牆足夠阻擋一切災民。

變化最大的可能是街道上的乞丐多了一些,賣身葬父,或者是為了口飯吃,賣身為奴的人多了一些。

沒多久,兩人來到米脂書鋪前。

東叔看到徐晨和他手中的書稿激動道:“讓老夫先睹為快。”

武侯篇主要講5次北伐的事,東叔已經看完了前4次北伐了,最後一章講的是秋風五丈原,即便東叔已經知道結局了,但還是想先睹為快。

說完東叔就看起書稿,沒多久東叔就雙目通紅眼,眼淚直流,可惜道:“悠悠蒼天,何薄於我,上蒼終究不給武侯機會。”

在嘆息武侯之餘,也在為自己嘆息,東叔也是個讀書人,還考上了秀才的功名,但後面他連考了十餘次,卻沒有中舉,反而把他的心氣給打沒了,連考場都不敢進了。

年輕時期他也是有名的神童,也有像武侯一樣平天下的政治抱負,想要遇名主而仕,想要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卻被科舉攔住了,連官場都進不去。滿腔的抱負只能壓抑在心中,也就是家族有錢,讓他還有個書鋪可以養老。

半天之後東叔才反應過來笑道:“讓賢侄看笑話了。”

徐晨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東叔你這是名士風流。”

東叔笑道:“老夫算得了什麼名士,在整個米脂縣,也只有賢侄算名士。”

“英雄記武侯篇質量不輸給關羽篇,定可以引起整個陝西紙貴。”

而後東叔端出四個50兩的銀錠道:“這是武侯篇的定金。”

徐晨推了回去道:“是200兩,其中五十兩請東叔購買一些麥子,小侄要在米脂東城門施粥。

餘下的150兩,我想東叔幫我找三種作物,分別是土豆,紅薯,玉米,我以五十兩的價格,每種糧食收購一石。”

“土豆,紅薯,玉米?”東叔滿臉怪異,他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三種作物。

這三種作物傳到大明已經有好些年頭了,只可惜大明朝廷不重視,根本就沒想過要推廣它們。

不能說上蒼沒有給大明機會,但這些機會都像雨點一般被大明躲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