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一個老漢和老婦走到徐晨面前跪下道:“多謝,恩公施粥,救了老漢的命,還請恩公告知姓名,老漢必定日夜祈福,希望恩公能長命百歲。”
徐晨馬上拉起老漢和老婦:“跪就不用了,我叫徐晨,你們可以叫我小徐,真想要報恩的話,老爺子可以說說你們遭遇。”
所有人都用怪異的目光看著徐晨。哪有士紳老爺讓泥腿子坐著說話的?
他馬上解釋道:“我是寫話本的,想要收集各位的故事。”
寫話本居然找他們?
這老爺好生奇怪。
老漢嘆息道:“恩公想聽,老漢就說與恩公聽。”
小五當即把凳子和桌子擺好,而後擺好紙筆開始研墨,徐晨邀請老漢坐在對面,他說要了解流民的故事不是亂說的,他是真想要做一場對大明的社會調查。
老漢道:“老漢是榆林衛,河魚堡,慶王佃戶,自己有8畝旱地,又佃了慶王30畝薄田,往年風調雨順時,每畝尚能落下一斗雜糧。這兩年龍王爺閉了眼“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老婦忙替他捶背。
“今年夏收“老丈緩過氣接著說,“王府大斗收租,一石要刮三升尖。算上租子,老漢還欠王府四石麥子,趙管事帶著慶王衛兵來扒房梁“他指著遠處無定河哽咽道:“十五歲的么女,就換了兩石麥子啊“
小五聽完老漢的故事怒髮衝冠道:“這是什麼混賬道理,辛苦一年收穫的糧食不但沒有您的份,還倒欠下了4石,一定是慶王府的管事貪汙了。”
徐晨卻搖頭道:“這是財主的道理,他們不會管你有什麼天災人禍,他們只要自己的收入不受損失。”這種事情在後世也是一樣的,經濟危機所有人都在哀嚎,但富人的財富卻在增加。
而後又有一種中年漢子坐到徐晨對面悲苦道:“俺也是慶王的佃戶,因為欠下慶王的租子,俺拼命的勞作,但不知道怎麼回事,欠慶王的租子越來越多,最後連房子都被慶王收走了。”
忽然漢子突然捶地哭嚎:“俺婆姨被王府的人拖走時,腰上還繫著額娘陪嫁的麻布帶!他們說俺家欠的驢打滾利錢,要拿婆姨抵給窯子!“
小五攥著朴刀指節發白:“直娘賊!這慶王還是太祖爺血脈,竟縱著家奴行此禽獸事!“
徐晨嘆口氣,這種劇情他看太多了,朱元璋子孫在後世就是一群禽獸不如的東西。
求訂閱,求舉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