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

第64章 生存危機

而如今,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已然踏入了大家族的交際圈子,《重民報》更是讓他的名聲傳遍了整個陝西。高登堅信,下次科舉,自己必定能夠高中。正因如此,他比劉南卿更加看重《重民報》的存續。

劉南卿見狀,趕忙召集了重民社的核心成員。待眾人齊聚,他便將眼前所面臨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而後,他滿臉無奈地嘆道:“若是再無人資助,只怕這《重民報》便要停刊。”

“啊,如此教化育人之事,伯父怎能只因錢財這般俗事便輕易放棄!”手持自己文章的蕭濤,滿臉失望地說道。

蕭濤乃是重民社的第一批成員,算得上是社中的骨幹。只是其文采在眾人之中,並不出眾,他的文章被排在較為靠後的位置。好不容易盼到這期自己的文章有機會刊登,卻等來這麼個停刊的訊息,其內心的失望之情,自是可想而知。

重民社的另一位骨幹伍靖,思索片刻後說道:“要不咱效仿那《大同報》,選用次等的紙張,印刷也挑價格最為低廉的印版。”

劉南卿聽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自《重民報》創刊以來,《大同報》便一直是他們嘲諷的物件。畢竟,那油印之法雖說成本低廉,可印刷出來的質量實在難以保證。更何況,為了削減成本,《大同報》用的還是最為劣質的紙張。

平日裡,重民社的成員沒少拿此事嘲諷《大同報》,戲稱其只配用在廁所。未曾想,如今這“迴旋鏢”卻實實在在地打在了自己身上。

賀函面色凝重,緩緩說道:“當下對我等重民社而言,如何生存下來才是最為緊要之事。必要之時,確可效仿《大同報》。不但要想法子降低印刷成本,還可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若有擅長寫話本的,也可將其作品刊登上去。而且往後刊登的文章,儘量要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最好能用白話文來撰寫。”

這賀函,原本也曾是徐晨的追崇者。只是當初,他對徐晨讓那些泥腿子與他們這些讀書人一同上桌,讓讀書人勞作的做法深感不滿,雙方理念不合,僅僅交流了一日便分道揚鑣。

然而,他對徐晨所倡導的限制君權、不與民爭利、輕徭薄賦以及民本思想等理念,卻頗為認可。也正因如此,即便賀函與劉南卿一同創立了重民社,他對《大同報》的關注卻絲毫未曾減少。

正是這份持續的關注,讓賀函發現《大同報》走的是一條與《重民報》截然不同的道路。《重民報》定位為一份學術刊物,所刊登的皆是讀書人們精心撰寫的優秀文章,當然文章太過於深奧了,沒有一定的學問是很難看懂的。

而《大同報》卻並非如此,雖說其中也有介紹大同思想的文章,但更多的內容卻是米脂當地日常發生的趣味新聞,以及各類實用知識。簡直就是個大雜燴。

諸如那鑿井之法,不但配有詳細的圖文解說,而且介紹得極為詳盡。如今,在整個陝北地區,已有諸多地主依照此方法開鑿水井,成功解決了家鄉乾旱缺水的難題。

除此之外,《大同報》還刊載了不少衛生知識,像什麼“多喝開水”,還詳細解釋了“病從口入”的緣由。農業知識方面,土化肥的製造方法、土炕孵家禽之術、蚯蚓養殖技術等等實用技能,亦是應有盡有,所以有不少中小地主家願意訂購《大同報》,因為上面是真能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