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站在錦衣衛衙門的石階上,深吸了一口黎明時分清冷的空氣。儘管身陷囹圄數月,他的眼神依舊銳利。牢獄之災未能磨滅他的意志,反而讓他變得更加堅定。
顧炎武帶著幾百人衝過來,看到李巖笑道:“總算是把你們救出來了,兄長光憑此事就可青史留名,”
李信卻馬上問道:“現在城裡情況如何?秦邦琦的人在哪?”
“正在攻打皇城!“顧炎武諷刺道“他們想抓小皇帝請功。”
秦邦琦,盛時仁兩人投靠大同軍,他倒不反感,畢竟他也知道侯恂對他們做的太過分了,把人當傻子耍。但攻陷金陵之後,兩人本就立下功勞卻還要進攻皇宮,想要抓住弘光帝,這就有的不地道了。
兩人先祖追隨明太祖,給了他們家兩百多年的富貴,現在他們卻還想抓住末代皇帝當自己登天的階梯,這就有點沒有良心。
李巖劍眉緊蹙,“我們去貧民坊!“
現在局勢還沒有徹底穩定,要壯大大同軍在金陵城中的力量,而他們最能依靠的就是貧民坊的工匠。當李巖走進貧民坊。
此時貧民坊的情況比李巖想的要差,因為戰事,南北的貿易斷絕,作坊也給停了,工匠沒有收入頓時陷入了忍飢挨餓的狀態,加上糧食價格上漲,他們拼盡全力也很難吃一頓飽飯,即便後面張採想要控制糧食的價格,抓了不少奸商,但糧店裡的糧食沒了,黑市變得極其猖狂,底層的百姓已經處於餓死的邊緣。
忽然在家門口的賣魚強看到一個熟悉的,他激動道:“李大夫,您終於被放出來了!”
當地的居民也發現了李巖,驚喜無比。
“李大夫,你終於回來了。”而後緩緩向著李巖為過了。
李巖笑道:“是呀,我終於回來了。”
“沒了你,我們好慘,現在家裡一粒米都沒有了,娃都快要餓死了。”一個原本兄弟會的成員悲慼道。
李巖當即找到周磊道:“想辦法調一些糧食過來!”
“遵命!”
四周的百姓聽到糧食激動道:“李大夫萬歲。”
沒多久,周磊他們拉了十幾車糧食過來,貧民坊的百姓排隊來領取這些糧食
“鄉親們!“李信的聲音在晨風中格外清晰,“現在我們大同社已經佔了金陵,但大同軍的主力尚未到,想要保衛金陵還需要大家一起出力。“
“李大夫!我們聽你的!“四周的百姓紛紛回應道。
李巖道:“家裡有青壯的全部出列,我們要組建護衛隊,保護自己的家人。”
霎時間群情激昂。金陵城的百姓紛紛加入李巖的護衛隊,不到半天時間。三萬人加入護衛隊,李巖把金陵武庫的火槍全部發放給隊員,一支3萬人的武裝瞬間成型。
手裡有了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李巖派人請來了金陵城中明軍將領。
此時明軍將領們正惶惶不可終日。秦邦琦兵變、大同軍攻佔金陵,一系列變故讓這些軍官不知所措。
“諸位將軍,你們在這場兵變當中嚴守中立的立場,想來你們也不願意與腐朽的南明朝陪葬。”
一眾降臨,內心無奈,他們哪裡是想中立?實在是看不到一絲希望
李巖環視眾人:“我以大同社的名義保證:交出兵權者,你們的人身財產安全不受侵犯;去留自願,絕不強求;願意留下的,某可以向元首舉薦你們。“
南明將領們臉色凝重,真是個艱難的選擇,大同社底線雖然高,他們的性命有保障。
但上限也不高,交了兵權,他們就真一輩子只能當平民了,他們家族拼搏了幾代,才拼到了現在這個位置,現在一朝再次淪為平民百姓,有幾個能接受?
但不接受的下場更慘,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現場沉默半天之後。
“我等.願意交出兵權。“資歷最老的副將首先交出印信。
“某想離開金陵城南下,李首領能不能保證本將的安全?”
李巖道:“可以,但我大同軍接下來肯定是要繼續南征,之後兩軍交戰本人就無法保證了,我建議你們先留在金陵城,等我們元首抵達,南北的聯絡打通,你們可以先去更安全的北方。”
“某明白了!”
就像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兵權交接進行得出乎意料的順利,這些明軍的將領紛紛離開了軍營,李巖帶著大同社和兄弟會成員接管了這些明軍士兵
李信當即下令將1.5萬明軍打散整編,每十人中安排三名明軍,餘下的都是護衛隊成員,這樣既保持戰鬥力,又確保忠誠。
當李巖忙碌整編護衛隊的時候,秦邦琦和盛時仁正狼狽地逃回來。他們的部隊在神機營的火銃下損失慘重,15000人馬只剩不足八千。
“李社長!“秦邦琦盔甲上還帶著血漬,“皇宮守軍負隅頑抗,還請發兵相助!“
李信卻搖頭:“不必了。我要的不是一座流血的皇宮,而是一個完整的金陵。“
他轉身對顧炎武道:“麻煩寧人兄走一趟,告訴守將李軒:崇禎帝在燕京安好,若願歸降,可送太后皇子全家團聚。”
顧炎武想了想道:“請錢牧齋一起去,更能取信南明小皇帝。”
李巖想了想道:“可以!”
於是顧炎武和錢謙益兩人以談判的名義,進入了南明皇宮。
皇宮深處,顧炎武看著瑟瑟發抖周太后道:“我大同社保證太后和朱慈烺的安全,太后要是願意和朱由檢團聚,我們也可以派人送你們去燕京。”
“李將軍,“太后哽咽看著李軒道,“這天下真的變了嗎?“
李軒黯然跪地:“太后明鑑。城外已有五萬大同軍,江北還有徐晨的七萬精銳臣,無能為力了。“
“那就.降了吧。“太后摟緊三個孩子,“只求保我兒性命。“
錢謙益也跟著說道:“太后要是信的過臣,臣願意陪太后和天子去燕京。”
當夕陽再次灑在金陵城頭時,皇宮大門緩緩開啟。周太后手牽弘光帝,身後跟著文武百官,平靜地走出了他們最後的庇護所。
至此,金陵城徹底被大同社掌握。而後李巖馬上向徐晨報捷。
大同十二年(1636年)八月二十六日,寅時初刻,鎮江,南明軍中軍大帳
長江的夜霧尚未散去,中軍大帳內燭火通明。侯恂枯坐在虎皮帥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
那份來自金陵的八百里加急戰報彷彿一塊燒紅的烙鐵,燙得他五臟六腑都在抽搐。
“一日.僅僅一日.”他喃喃自語,蠟黃的臉上肌肉抽搐著。
帳外傳來巡夜士兵整齊的腳步聲,這些忠誠計程車兵還不知道,他們誓死捍衛的朝廷已經土崩瓦解。
鎮江距離金陵並不遠,金陵被攻陷的訊息很快就到侯恂耳中。這對侯恂,祖大壽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更是對他們的死亡通告,這訊息只要傳開,他們這10萬大軍將會徹底潰散。
祖大壽帶著對死亡的恐懼怒吼道:“金陵城中有2萬大軍,還能徵召十幾萬民夫,你們是怎麼在一天之內就被大同軍攻佔了,他們只是一些農戶,你們連農戶都打不過嗎?”
逃過來的南明軍官哭泣道:“是秦邦琦這個叛徒,他說自己剿滅句容縣的叛軍,想要入城休整,卻沒想到他已經投靠了大同社,而後他聯絡城中的福建將門,這些人全部投靠大同市,他們發動兵變,末將不知道大同軍有多少人只能倉皇逃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