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他在守鳩茲城時,曾有意投降,後才中止,此事軍中多有流傳,若是封他為國公,定會有人重提舊事,反而對他不利。”
“呵呵,等會你別主動說出來,此事捕風捉影,真假難辨。”
再看了下,楚延點出幾個二等伯,將他們提為一等,又將幾個沒有在三等伯上的人添上去。
最後琢磨了下,把馬繼、常能的二等候提為一等侯。
這份封侯名單,楚延一個都沒罰下去,因為褚明三人就是按保守的來,把提賞爵位的權利留給他。
否則傳出去不好聽。
“行了,拿去,等會早朝再商議。”
楚延把封侯名單還給他們,三人告退,接著又有城外軍營的人進來彙報,親衛統領周開嶽,暫任的京兆尹柳復等,也相繼來簡單彙報昨日發生的事,等京城安定他們就不必每日來了。
辰時,楚延在臨敬殿開了次朝會,參與的人不多,只有三十餘人,多是乾王府功勳,少數幾個是順朝官員。
封侯名單一出,果然人人譁然。
拿出名單的褚明受到眾人包圍,場面鬧哄哄的,讓幾個順朝官員看得眼都直了。
但考慮到這是拜相封侯之時,爭得多兇都是有道理的。
楚延發話:“你們討論可以,但這不是最終座次,等留守金陵的項山等人來到,再行封爵!”
雖如此,但眾人都知道,留守南京的只是一少部分人,乾王府大多數功勳都在京城了。
提早拿出封爵名單,也是安定人心之舉。
吳懷君不服氣的站出來,“殿下,我與衛良同是右將軍,怎他封了國公,我卻只是一等侯?!”
他虎眼一瞪眾人:“是不是又有人傳我在守鳩茲城時有意投降順朝?如今我們也打下順朝京師了,當日之事一查便知,請殿下為我洗清冤屈!”
“無風不起浪,誰知有沒有?”有人說了一句,惹得吳懷君擼起袖子就要去幹他。
“好了。”
等他們吵了一陣,楚延才說道:“衛良跟了我七年,立下功勞本就不比你少,我知你忠心耿耿,這事不必去查。”頓了下,說:“你暫且為一等侯,日後平定四夷我派你去,打完就給你國公。”
吳懷君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退下。
望著封侯名單上的名字,有人歡喜有人愁,很難做到所有人滿意。
楚延只能安撫大部分人,在半個時辰後,勉強讓眾人定下初步名單。
“明日晚上我在重華殿宴請乾王府屬臣,那時我們再暢談。”
楚延說道。
現在眾人職位都沒安排,理論上說也沒有朝廷,所以稱為乾王府屬臣,區別順朝官員。
“臣,叩謝殿下賜宴!”
褚明,徐志易等幾人帶頭跪下,剩下的武將才紛紛也跟著跪了。
他們對楚延的觀念,還沒有從乾王轉換為皇帝。
以前楚延賞賜什麼,他們拱手行禮謝過就行,如今卻要叩拜謝恩。
楚延一笑,道:“散朝,各自回去做事。”
他第一個走了,早餐還沒吃,全忙封侯這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