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空間裡還存著20斤廢鐵,捐10斤完全夠了。
可四合院裡的住戶卻犯了愁。
這不是物資充裕的年代,10斤廢鐵看似不多,但對他們來說卻是難題。
這年頭,牙膏皮都不捨得扔,鍋壞了補補繼續用,哪有那麼多廢鐵?
即使偶爾有些,也被孩子們搶先佔了,根本留不住。
去廢品站買?別開玩笑了!廢品站歸國家管,裡面的東西全屬公家。
誰敢私自交易?這在1958年尤其敏感,甚至可能惹麻煩。
就算是後來政策鬆動了,廢品站也未必有存貨,全國人民都在收集廢鐵,那裡能剩多少?就算真有,恐怕早被眼尖的人盯上了。
“老大爺,我覺得這樣不公平,應該按人頭算,每人最多兩斤,這樣更合理。”
許大茂的話讓易中海意外,這次發難的人不是李衛國,而是他。
許大茂回來了。
之前因為舉報公安局的事,他的名聲跌入谷底,像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為了避嫌,他暫住在父母家。
但風頭過去後,他不願久居父母家,又搬回了95號院。
回來後,他一直小心翼翼,生怕惹惱眾人。
沒想到今天竟跳出來質疑三位管事大爺,簡直是膽大包天!
李衛國感受到許大茂的情緒波動,還注意到他偷偷瞄向自己,便笑了笑,猜測許大茂可能是想討好自己。
許大茂一直想向李衛國道歉,但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今晚不同,李衛國每天回家都很晚,這正是個好時機。
只要質疑這種捐獻方式,李衛國就會感激他,兩人關係自然就能緩和。
許大茂雖然有些小聰明,但用錯了地方。
李衛國根本不在意那點廢鐵,別說幾十斤,就是上百上千斤對他來說也不算什麼。
許大茂的提議雖不算錯,卻引來不少人的不滿。
特別是那些家裡人口少的住戶,他們覺得這種方式對他們有利。
比如傻柱,家裡只有夫妻倆,自然不希望和其他家庭一樣捐那麼多。
傻柱一向是許大茂的對立面,他對許大茂的提議嗤之以鼻,甚至直接站起來威脅許大茂。
李衛國明白過來,傻柱此舉並非單純支援易中海,而是在為自己積攢情緒值。
他剛被賈東旭和易中海聯手打壓,此時不會立刻討好任何人,需要時間觀察局勢。
傻柱第一個跳出來頂撞許大茂,其實是為了向李衛國示好。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給出那麼多情緒值。
那天與李衛國飲酒時,不慎失言,被賈東旭聽到,兩人隨即打了起來。
雖未影響兩人的興致,但未能達成目標,傻柱感到遺憾。
近來,他一直尋找機會,希望說服李衛國暫時將西廂房借他居住。
畢竟賈東旭已被擊敗,易中海選擇沉默,即便住在隔壁,諒那懦夫也不敢多言。
李衛國聞言搖頭苦笑,四合院裡的人都不簡單。
許大茂藉此示好,傻柱亦靠近,若非系統顯示他們是負面情緒,他或許真會將他們視為善類。
被傻柱頂撞後,許大茂才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昔日能與李衛國隨意喝酒的許大茂。
以往與李衛國暢談時,即便言語尖銳,也無人敢動他。
許大茂察覺情況不對,便不再爭執。
剛惹下麻煩,沒了李衛國庇護,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傻柱出面看似助易中海對付他,實則是向李衛國示好。
見傻柱退縮,易中海頗為得意。
此前與李衛國同飲時,這小子囂張至極,如今看他落魄!同時,他也認可了對賈東旭施壓並讓他道歉的做法,這正是傻柱積極示好的表現。
可惜,許久無人站出來捐廢鐵。
易中海並未動怒,這種反應在他預料之中。
他用慈父般的目光示意傻柱行動,但傻柱卻如未察覺,眼神似乎黏在秦淮茹身上。
易中海試圖用咳嗽吸引注意,但見傻柱毫無反應,而賈東旭卻已從他的目光中發現了傻柱的異常,新仇舊恨讓他忍不住抄起板凳,悄然接近。
眾人目睹此景,包括許大茂和易中海。
許大茂本欲提醒賈東旭,卻只是冷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