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抵擋城門,連續撞擊之下,榷場城城門霍然大開。
“殺!”
一切都來太急太倉促,讓人根本無從抵擋。
十里外,斥候來報。
“稟指揮使,攻城順利,城門已破。”
江昭騎於馬身,望著遠方閃爍的火光,緩緩點頭。
“馳援!”
言罷,三軍合七千五百士卒,齊齊支援了過去。
城門既破,兩軍殺得驚天動地。
不足半個時辰,七千五百人馳援而至。
合一萬兩千五百人,對付五百人。
“投降,我是將領,我投降!”守將森格宗堡身著鎧甲,跪地求饒。
不出意外,近乎全殲五百人,一戰告捷!
首戰一盛,犒賞三軍。
次日,一萬兩千餘人直奔南川寨、安鄉關。
經江昭謀劃,以投降的守將森格宗堡為誘餌,讓他裝成一副潰逃求救的樣子入城,進而從內部開啟城門。
一萬兩千餘人,三十二天連拔河州三寨四堡,勢如破竹。
期間,顧廷燁增援而來,一萬四千餘人齊聚香子城,活捉抹耳水巴人首領。
而這個抹耳水巴人首領,則是吐蕃最大部落之一的俞龍珂部落首領俞龍珂的堂弟。
嘉佑七年,五月。
江昭、顧廷燁、王韶三人,僅率領二十餘人,直入吐蕃俞龍珂部牙帳。
江昭、俞龍珂二人抵足而眠,以“皇帝賜姓,封以官職”為條件,成功說服俞龍珂歸順,招降部眾十二萬人。
俞龍珂入京,承受趙禎賜名“包順”。
此舉一成,意味著吐蕃聯盟瓦解,其內徹底有了大量的親周勢力。
吐蕃唃廝囉病重,江昭趁機公然支援親周派系,加劇吐蕃分裂。
七月,英國公張輔、寧遠侯顧偃開、忠敬侯鄭順抵疆,經文官一方六位內閣大學士鼎立支援,仍以江昭為拓疆主導者。
九月末,吐蕃人慾光復河州,顧偃開、顧廷燁父子二人,佯攻羌人,引得吐蕃主力馳援,途中設計伏殲了吐蕃大量精銳,就此穩固河州,拓疆一方。
十月,江昭製造出“火繩槍”,相比起大周的火器,幾乎是猛地拔高了一個檔次,大大解決了精度和安全性問題,且專用於攻伐。
王韶命人開鑿冰路,以火繩槍、神臂弩壓制吐蕃人,大敗敵軍,就此拓疆洮州。
嘉佑八年,一月。
轉運使江昭、英國公張輔二人統領主軍,長驅直入,連克岷州、迭州、宕州。
轉運判官沈括設計“冰道運糧”,利用冬季結冰的洮水快速轉運軍需,支撐遠征。
二月,西夏一方,沒藏訛龐的舊部發起動亂,新帝李諒祚政權不穩。
江昭當機立斷,擇忠敬侯鄭順、王韶二人領兵討伐,兩人大破西夏大軍,奪得蘭州、樂州。
李諒祚僅是適當派軍嘗試奪取失去的疆域,就表示無能為力,勉強給國了內一個交代,就繼續鎮壓。
就此,蘭州、樂州徹底落入大周手中。
自三始,大周軍隊築堡屯田,壟斷茶馬互市,大量換取吐蕃戰馬,並於河州設蕃學,教授漢文經典,引起吐蕃、西夏子弟入學。
如此,經招撫分化、軍事突襲、經濟控制、文化同化四維戰略,以江昭為首的邊軍,轉戰千里、拓土七州。
自嘉佑六年七月上奏《平戎策》,嘉佑七年二月練兵成功,一舉拓疆,延伸到嘉佑八年三月。
時長,累計近兩年時間。
拓疆七州,合兩千裡山河!
上一次,中原正統抵達此地,尚且是唐代。
歷經安史之亂,時隔兩百四十餘年。
終是,重拾山河!
……
本來這個副本還想拖一拖的,詳細的寫一寫,但想了想還是不拖了。後續還有遼國,滅夏,滅吐蕃滅大理,多了去了,不差這一點半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