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
晨光微熹,太廟。
文武百官,宗室大臣,皆是神色肅穆。
往前一百步左右,有一道以三重漢白玉堆砌而成的祭壇,沿途御道,刻有龍紋、海獸,甚是威嚴尊貴。
祭壇上,繞以石護欄,望柱交錯雕以龍鳳,飾有丹陛,立有一黃磚燎爐,炭火旺燒。
太牢三牲,五穀雜糧、古樸祭器,一一擺放齊整。
祭壇往前一些,就是太廟正殿,供奉有大周曆代君王以及近百年國祚中配享太廟的大臣。
配享太祖皇帝廟庭者:太師趙普,中書令曹彬。
配享太宗皇帝廟庭者:司空、太尉、中書令薛居正,中書令潘美、宰輔大相公石熙載。
配享真宗皇帝太廟者:太尉、中書令李沆,中書令李繼隆,太師、尚書令王旦,太師王祐。
大周國祚近百年,配享太廟者,僅僅九位而已。
太廟祭壇,官家趙禎一襲袞冕禮服,上黑下紅,繡有日、月、山、龍、華蟲等十二章紋,頭頂十二旒,甚至莊嚴肅穆。
皇后曹氏一襲褘衣,大袖長袍,著深青色,上有翬翟繡制,頭頂九龍四鳳冠,舉止雍容華貴。
皇帝、皇后、文武百官、宗室大臣,無不垂手肅立,不作半點聲響。
半響,鐘磬齊鳴。
“噹!”
一聲清越長吟,太常寺卿起身,唱道:“吉時已到——”
“迎神!”
唱罷,編鐘之聲長奏,六位有望被過繼的宗室走到最前方,俯首跪拜。
內閣大學士韓章起身,手持祭文呈遞上去,又退了下來。
“皇考真宗皇帝在上!”
趙禎手持祭文,沉聲念道:“嘉佑三年,朕以神器至重,宗廟為大,今擇賢明宗室趙允啟、趙允元、趙允初、趙宗全、趙宗諤、趙從式六人,入京觀察培養,擇優異者載其名於遺詔,一至內廷,一藏於身。
他年,待時機成熟,則託孤社稷於能臣,取詔書核驗,擁立遺詔宗室承嗣大統,入繼朕躬。祈列祖在天,佑其仁孝治國,明於禮樂,治政清明,國祚綿長。”
趙禎說出一位宗室的名字,就有一位宗室重重叩首。
祭文唸完,丟進火堆灼燒。
趙禎手執玉爵,行獻酒儀式。
幾位宗室亦步亦趨,模仿著趙禎的動作,不敢有分毫差錯,小心翼翼的達成了儀式。
此儀式,也就是以往立嗣、立儲儀式的變更版本。
因秘密立儲法的緣故,卻是先行儀式,再補儲君之名。
一旦儀式達成,以後兩份遺詔上的名字,示於百官的那一刻就可正式生效,無須再行繁雜且耗費時間的立儲儀式。
編鐘奏樂之聲長吟不止。
“噹!”
一聲重重鍾吟,宰輔大相公富弼呈上早就準備好的兩份詔書。
這兩份詔書,乃是以特製龍袍浸入黃檗汁,直至滅白為止,具有極好的防蟲滅菌之效。
詔書長約三尺,寬約尺許,記載內容事關立儲之事。
如何立儲,如何判別,都記載得非常詳細。
除了一些模版性的立儲內容,兩份詔書的正中都特意留出了一部分空位,卻是特意留作書寫儲君名字的地方。
六位宗室齊齊移目望了過去,哪怕是一向無意爭奪皇位的趙宗全也不免注目。
那簡簡單單的詔書,蘊含著莫大的誘惑力,讓人不想移開目光。
少許幾息,兩名內侍抬起詔書,拉伸開往臣子的方向走去,示於百官,讓百官知道詔書是什麼樣子。
不少臣子都鬆了口氣。
哪怕不知道誰是儲君,但也好歹算是有了正統!
趙禎望向六位宗室,沉聲叮囑道道:“爾等皆為宗室中的賢明者,他日朕駕崩,若是有人坐上了皇位,卻是須得按照約定,為其餘的幾位宗室封爵,或王或公。”
六人齊齊一拜,恭聲道:“請陛下放心!”
趙禎頷首,往前走了幾步,與皇后曹氏一步一步走進太廟正殿,祭祀歷代先祖、文武賢臣。
一場儀式,浩浩湯湯,足足耗費了近一天的時間,方才徹底達成。
文德殿。
文武百官、宗室大臣,一一齊聚。
一場祭祀,徹底讓人心穩了下來。
起碼,再也無人出聲勸諫。
官家趙禎登臨御座,雙袖合攏,往下掃視。
當視野掃到文武百官中段的那一刻,趙禎目光滯留了一會兒。
文武百官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不時有人回首望去。
江昭!
誰也不曾想,這種君臣爭辯勸諫,從而失和的事情,竟然有兩全其美之法。
立嗣,卻隱而不宣!
要說出這種法子,不單得有新奇的解決辦法,也得有一定的魄力。
變更祖宗立儲之法,這可是相當稀罕。
江昭心頭微動,舉止自若從容。
“翰林侍讀何在?”
果不其然,趙禎喊了一聲。
“微臣在。”
江昭連忙出列,往前走去。
其間,百官注目,六位宗室神色不一。
但不管如何,無論是誰上位,將來成了遺詔之上書有“正統”之名的存在,都得記江昭的一份情,都會非常慶幸江昭說出的“秘密立儲法”。
畢竟,一碼歸一碼。
平和的過渡皇權,這可是相當難得。
一旦成功上位,心態就會徹底不一樣。
一個個平時趨之若鶩,一旦真的得到了皇位,卻又會喜不勝喜。
“微臣江昭,拜見陛下!”江昭走上前去,行了一禮。
“近些年以來,過繼宗室之事百官爭議不斷,幸而有江愛卿上書秘密立儲之法,解決了此等難題。”趙禎扶著御案,壓在心頭的一座山落下,讓他心中輕鬆不少。
“諸位愛卿以為,該作何賞?”趙禎少有的爽朗一笑,揮了揮手,望向文武百官。
內閣大學士韓章適時走了出來,恭聲說道:“臣以為,或可升任禮部郎中、兼翰林侍讀,領朝奉大夫一職。”
作為老師,弟子表現得好,該給弟子爭取的東西,韓章自然是主動爭取。
翰林侍讀,兼翰林知誥制是江昭本來的職務,都是含金量拉滿的從五品官位。
歷來,翰林侍讀、翰林侍講兩個官位,都有“儲相”之稱,這也是少有的可憑“五品官身”就長時間接觸君王的官位,最好不要捨棄。
而翰林知誥制一職,則是事關擬詔書,可大量閱覽內閣的詔令,關乎觀政天下,也是非常重要的職位。
要是以往,江昭哪怕是升官,猛地捨去了其中一個職位,都有點小虧。
好在,如今不一樣。
韓章早已入閣!
作為內閣大學士,韓章手中常有機密級的內閣詔令、奏疏,完全可以私底下讓弟子學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