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深呼一口氣,面色又平靜下來。
他逐一望向幾人,試圖記住幾人的嘴臉。
這幾個,誰都得重演一遍!
“據聞,子川是這一次的科考考官?”章惇望向江昭,出聲轉移話題。
“不錯。”江昭點了點頭。
作為狀元郎,又是禮部郎中。
他既可以選擇監考,還可以選擇出題,兩個職責二選一。
不過,相比起監考,出題要麻煩一些。
出題官從一月初就得關著,一直關到三月初,會試結束。
為的,就是以免考官透題,造成舞弊現象。
相比起出題官,考官僅需封閉式監考九天,閱卷十五天,攏共算上殿試的時間也方才不足一個月而已。
而且,考官涉及改卷,算是“裁判”角色,手中權力可比出題官要高上不止一籌。
既然有選擇,自然是監考官要好一點。
當然,無論是監考官,亦或是出題官,都是刷資歷的工作,為的是科考大事,並無高下之分。
“哎!”章惇一嘆:“都是嘉佑七子,有的人已經是監考官,有的人還在科考。難啊!”
江昭淡淡一笑,沒有說什麼。
同為好友,他肯定得適當助力一二。
本來,章惇第二次科考就是考的第五名,實力不差。
他又熟悉章惇的文風,找到機會肯定會出手。
起碼,可以試著把章惇的卷子丟到三鼎甲去。
一甲前三與二甲第二,實力上的差距根本微乎其微,差的就是有沒有人適時支援一二。
“三年已過,子川與子平就要外放,可決意好去何處為官?”蘇軾問道。
歷來,三鼎甲也有背景好壞之分。
江昭與章衡,無疑就是背景最厲害的一批三鼎甲。
外放之事,去何處可一言而定。
江昭沉吟道:“我已是五品官身,三鼎甲三年期滿,按例得升一級,京官外放,又是升一級。
如此,任職官位就得是正四品實職。
陝西路為邊疆,與西夏相接。要是不出意外,我就是去陝西路任轉運使一職。”
轉運使,掌管財政、物資轉運、監察地方。
邊疆之地,常有戰亂,押送糧草也是轉運使負責。
這是一個權力極大,且相對容易建立功績的官位。
“子平呢?”蘇軾又問道。
“陝西路,提舉常平司公事,領一州知州。”章衡答道。
提舉常平司,主要負責一路平倉、義倉管理、調節糧價、賑災、市舶司貿易,兼管茶鹽。
提舉常平司公事,乃是正五品官員。
章衡兢兢業業記載起居注,此前受到過宰輔大相公韓章的讚譽,因而升了一級,是為正六品將作監。
三年期滿,又是外放地方,自然就是正五品官位。
至於領知州一職,則是意在鍛鍊執政能力。
不是誰都像江昭一樣,十來歲就遊歷天下,觀政一方,甚至親手操作執政。
章衡雖為榜眼,卻也沒有執政經歷。
該鍛鍊的能力,還是得鍛鍊。
言罷,幾人皆是微微點頭。
“來,幹!”江昭一笑,舉了舉杯。
過些日子,他要監考,章惇要科考,蘇軾、蘇轍、曾布要散館考試,都有要忙的事情。
往後,就是他與章衡外放,要想再見,怕是得幾年的時間。
“來!”
八人齊齊舉杯,一飲而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