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江趙家可是世代簪纓,以詩書傳家的大戶人家,弟弟也是能考上貢士的,他孫女也是家教森嚴。
蘇澤的眼神飛快掃過四位輔臣,又偷偷看向隆慶皇帝。
這還是他第一次奉旨入宮面聖。
之前雖然也見過皇帝,但那都是大朝會上遠遠的看,這麼近距離還是第一次。
隆慶的氣色果然不太好。
“那就王用汲,著王用汲任僉都御史,巡案大同。”
皇帝一句話,王用汲從正五品變成了正四品,在場的內閣輔臣卻都覺得理所當然。
如果沒有連勝三級,他們這些閣部大臣,按照年資慢慢升遷,到死也升不到五品。
當官也要看命,遇到機會了,不用你努力就自動升上去了。
王用汲這趟差使如果幹得好,日後升遷的機會就更多了。
說不定很快就能追上海瑞的職位了。
決定了最難的巡案人選,隆慶皇帝輕鬆了很多,他看向蘇澤說道:
“此番的事情,都是你這潑廝鬧出來的,你且說說如何善後。”
皇帝雖然說著“潑廝”,但是臉上面帶笑容,四位內閣輔臣,以及站在皇帝身後的司禮監大太監們也都陪著笑,氣氛十分的融洽。
顯然這是一次非正式的問政了。
蘇澤卻不像是皇帝和內閣輔臣那麼輕鬆,他對於如何處理藩王問題,早就有了自己的計劃。
而大同的代王藩,就是最好的實驗地。
原因也很簡單,首先是代王的血脈距離皇室已經很遠了,皇帝本人對於代王一脈沒什麼香火情。
其次大同是九邊重鎮,藩王的問題更緊迫一些,這一次大同邊亂,也讓皇帝對這些邊境地區的宗藩產生了警惕。
最後一點,那就是代王是真的犯罪了。
混過體制的都知道,如果不涉及到違反亂紀,那上級再不待見你,也頂多讓你賦閒,很難把你徹底鬥垮。
但是如果你真的犯了錯誤,那就算你靠著後臺硬一時保住了位置,日後也免不了清算。
襲殺宗親,盤剝百姓,侵佔軍屯,這些罪行一旦坐實,那代王除藩就沒有了阻力。
蘇澤看向御座上的皇帝,既然你皇帝問政了,我就把想法說出來。
如果皇帝不同意,大不了再上疏唄,反正【手提式大明朝廷】十月份的模擬次數還有兩次。
皇帝如果接受,也就省下了一次模擬的次數。
蘇澤說道:
“臣的善後意見,就是三條,‘除代藩,開宗禁,復邊屯’。”
皇帝和在場眾臣都點點頭,除了開宗禁之外,剩下的說法也都是內閣的意見。
但是等到蘇澤說完,皇帝和內閣輔臣們都皺起眉頭。
怎麼這三條,和皇帝內閣預計的不一樣啊?
李春芳再次皺眉,但是高拱和張居正卻兩眼放光!
李春芳暗暗嘆息,蘇澤果然是無法無天的猢猻,這剛剛出了五指山,又要開始翻天了!
這樣下去,自己這把老骨頭可吃不消,要不然還是辭官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