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貫擊掌說道:
“對啊,無論外朝議論如何,最終還是要內閣來牽頭,內閣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
沈一貫又皺眉說道:
“可這一次,內閣四位輔臣都保持沉默,沒有表態。”
蘇澤笑著說道:
“沒有表態就是時機未到。”
沈一貫看著蘇澤說道:
“時機未到?邊關軍情如此緊急,還時機未到?”
蘇澤笑而不語。
看到蘇澤又賣關子,沈一貫沒好氣的說道:
“子霖兄,這一次俺答入寇,翰林院內只有你沒有上疏,如今外面可都在議論,蘇一疏怎麼這次沒上疏?”
“蘇一疏?外面都是這麼叫我的嗎?”
沈一貫點頭說道:
“是啊,每月一封上疏,都能石破天驚,外面都說子霖兄是‘每月一疏驚天地’,外號蘇一疏。”
這下子就連一貫嚴肅的羅萬化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蘇澤也笑著說道:
“既然是每月一疏,那不是這個月還沒過嗎?本月蘇某已經上過疏了,要等下個月咯!”
“你!哈哈哈!”
沈一貫也笑了起來。
等到笑完,沈一貫還是好心說道:
“子霖兄,我知道你最近是忙於報館的事情,所以才沒空上疏,但是邊關事務是國家大政,就算是上疏附和幾句也是好的,若是被扣上‘疏於軍務’的帽子,日後就會成為你入閣的阻礙。”
蘇澤感激的點頭,沈一貫說的自然是沒錯的。
沈一貫看到蘇澤還是不上心,又說道:
“入閣的大臣可以不懂兵法,但是不通軍務是不可能入閣的。”
蘇澤看向沈一貫,怎麼你也是頭頂尖尖的?
不過再一想,沈一貫說的好像沒問題。
內閣大臣不需要能帶兵打仗,但是要懂得軍機戰略,否則怎麼處理國家的大事。
大明和大宋不一樣,大宋有樞密院負責軍務,大明內閣是軍政一把抓的。
見到好友為自己擔心,蘇澤還是感激的說道:
“肩吾兄,受教了,蘇某下個月會上疏的。”
沈一貫想到下個月也就幾天了,這才放過了嘮叨。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梆子聲,這是到了茶歇的時候了。
衙門都有茶歇的時候,史館這樣清貴的部門,在待遇上還是相當好的。
茶歇的茶水都是皇帝御賜的貢茶,而國史館又在紫禁城內,所以連茶歇的點心都是御膳房做的。
蘇澤三人走出公房,茶歇的時候官吏們都會聚集在華亭用茶吃點心,這也是一個衙門非正式的小聚餐。
如今留在史館的官員,要麼是編修《帝鑑圖說》的,要麼就是《樂府新報》編輯部的,蘇澤實際上已經成為這個部門的一把手。
宋代以來,官場就是差遣大於官位,用後世的話說,帽子大於位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